廣西十大傳統名菜 廣西最有名的十道菜 吃過五道的都算吃貨


田螺黃燜雞是廣西桂林的一道家常菜,廣西大大小小的餐廳都有這道菜,香辣味美,螺肉豐腴細膩,味道鮮美,雞肉和骨頭湯帶出這道菜的鮮甜。田螺肉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鈣質的天然動物性保健食品。由於螺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蛋白質、鐵和鈣,對目赤、黃疸、腳氣、痔瘡等疾病具有較好的食療作用。螺類所含熱量較低,是減肥者的理想食品.

橫縣魚生又俗稱兩片,是著名的漢族傳統佳餚。歷來被橫縣人稱作縣菜,它代表著橫縣的烹飪技術和飲食文化的最高水準、接待客人的最高規格。在南寧,乃至整個嶺南地區,熟悉橫縣的人都把魚生與橫縣同等在一起,稱橫縣為魚生、稱魚生為橫縣。橫縣魚生之所以出名、美味,與其做法工藝之獨特、選料配料之精細有著密切的關係。

黃燜禾花魚是桂林全州縣頗有名氣的傳統菜餚。相傳,清代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帶著一班文武官員巡遊江南,到了桂林府。府臺知道乾隆皇帝好遊玩,愛吃喝,便投其所好。派人到處採購山珍海味,請來有名廚師,大擺筵宴,為皇上接風乾隆平日在京城吃的多是北方口味。這次來南方,覺得酒醇菜美,異常新鮮。席間,他對菜盤裡的禾花魚特別感興趣,高興地問左右:“這是什麼魚?這樣肥嫩可口,無腥無膩”。


紙包雞是梧州名菜,傳統的紙包雞是精選本土農家散養三黃雞為原料,將切好件的雞肉用紙包雞秘製醬料醃製後,以玉扣紙逐件包裹,再以花生油入鍋浸炸而成。獨創的隔紙浸炸烹飪法,鎖住了雞肉及調味料原有的味道,所以能保持雞肉的鮮嫩甘滑、醇厚不膩,色澤金黃、氣味芳香。

靈川狗肉有天下第一美味之譽。狗肉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有滋陰補腎,祛寒健胃等大補之功,以秋初至春末食之最佳。靈川狗肉烹調工藝獨特,從選狗、殺狗、切狗烹調到品嚐皆有講究,食後餘香滿口,通體舒泰,令人百吃不厭,回味無窮。

全州醋血鴨是桂林全州的一個特色美食 ,採用盛夏上市的子鴨為原料,殺鴨留血、注入酸醋,以嫩姜或苦瓜為配料,將鴨肉先武、再文火燜熟,在出鍋前倒入醋血。成品上桌,清香沁人心脾、美味讓人難忘。

靈馬鯰魚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靈馬鎮的一道本土佳餚,也是武鳴乃至整個廣西飲食產業的一個響亮的品牌。靈馬鯰魚這道菜的製作並不複雜,講究原汁原味,沒有紅燒清蒸等做法,一律土法燒,更能體現正宗靈馬鯰魚細膩鮮美味道。

荔浦芋扣肉是廣西荔浦及桂北地區的漢族傳統名菜,此菜肉質細膩,熟後鬆軟芳香,具有特殊風味,營養豐富,含有粗蛋白、澱粉和一定的無機鹽、維生素,具有補氣益腎、健脾胃之功效,是製作飲食點心、佳餚的上乘原料。用荔浦芋和五花豬肉做成扣肉,歷來成為逢年過節家宴或紅白喜事和賓館酒樓席上的一道名菜。


檸檬鴨檸檬鴨是廣西南寧武鳴一帶的特色菜餚。其做法是將宰後洗淨的鴨切成塊,入鍋炒至六分熟再放入切成絲的酸辣椒、酸芥頭、酸姜、酸檸檬、酸梅、生薑及蒜泥,共同煨至八分熟,再放入鹽豉,炒熟後淋上香油即可出鍋。其味酸辣適宜,鮮香可口,極其開胃。

陽朔啤酒魚,是陽朔有名的地方特色菜,魚肉鮮辣可口,無一絲魚本身的腥味,啤酒和魚肉的香味可以讓人胃口大開。陽朔的啤酒魚是選用陽朔灕江裡鮮活的大鯉魚,先用桂北山區出產的生茶油烹炸,然後放入桂林產的上等啤酒紅燜而成,具有獨特的香酥鮮嫩風味。2002年5月陽朔啤酒魚以外香內嫩,皮黃汁濃,入口唇齒留香在奇山杯全國迷宗菜交流比賽研討會 上一舉奪得金獎。由此,陽朔啤酒魚堂堂正正地遊進了京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