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囤地的李嘉诚

爱囤地的李嘉诚

这两天“李嘉诚退休”成了财经圈的热点新闻。其实在我们内地的房地产行业李嘉诚的名声并不太好,因为他喜欢囤地。不信你去网上搜一搜,关于李嘉诚炒地十年赚十倍的新闻比比皆是。

也确实是这样,有些地块在他手里根本就没有开发或者只开发了很小的一块,光靠持有土地和土地买卖就赚得盆满钵满。所以在民间很多民众都说他是在谋取暴利,损害老百姓的利益。

爱囤地的李嘉诚

爱囤地的李嘉诚

爱囤地的李嘉诚

(文图无关)

李嘉诚作为我们华人的商界传奇和精神领袖,现在他退休了,我们不再去过多的批判他,而是去尝试“理解理解”他。事实上经过我的一番研究之后发现,囤地本身什么也具有其特殊性,很多问题值得深究。

1

李嘉诚囤积的大都是上千亩的大宗地块,这么大的地块即使以正常速度开发可能也需要十年。那为什么地方政府没有把地块切小分次拍卖呢?说白了还是缺钱。这更像是地方政府的超前消费。你可以把这件事理解为地方政府以土地为抵押向企业借的长期债。

2

囤地不是一般人能够玩得起的。上千亩的土地,动辄几十亿的资金,一放就是十年纹丝不动,什么企业能受得了。这要求企业有巨大的闲置资金,且资产负债率较低。而我们大陆的房地产企业负债率普遍都很高。

另外,囤积土地也是一个技术活。我们国家对于已经出让的国有土地该如何利用有着严格明确的规定,握在手里长期不开发是要被罚款甚至收回土地的。你这样一直握在手里不动又不想交罚款,需要怎样跟土管部门周旋,这本身什么就具有很强的技术性。

3

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这是大家对投资的最基本的共识。在这也是同样的道理。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赌博,十年来就房地产行业下注,连着十年把把压大,且年年压中。这种现象就全球来看可能也就我们中国可以实现。这得益于十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保持着长期稳定增长。像零八年那样,外有金融危机内有地震大灾仍然能够坚强的扛过去,并迅速的从危机中走出来,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可能没有什么,但是对一个国家来说并不容易。十年的时间可能在历史的长河里算不了什么,但是如果换做是在国外,十年都不知道经历了几个经济周期几轮起伏了。是赚是赔还真不一定。

还有一个终极问题,那就是像李嘉诚这样囤积土地是不是变相地推高了房价,榨取了普通老百姓的利益?

这个其实不能完全这样讲,在房价低位时囤积土地的确实是减少了房屋的供应面积,有推高房价的嫌疑。但是在高位卖出时又增加了供应,降低了房价上涨的压力,在时间的维度上起了平衡调节的作用。至于哪个作用大一点哪个作用小一点还很难细化计量。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肯定是买的早的沾了光,买的晚的吃了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