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险遭名牌大学拒录,老赖爸爸该不该负责?

儿子险遭名牌大学拒录,老赖爸爸该不该负责?

有关高考的新闻总是牵动社会各界的心。

温州苍南县的饶同学是2018届高考生,他考上了北京某著名大学,然而,他的录取工作在档案调阅和资格审查阶段时出现了意外,即将录取的大学告知,他的老赖爸爸存在失信行为,如不及时处理好,他将失去录取资格。好在老赖爸爸这次还账态度积极,老赖爸爸立即联系了当地银行还清了款项,最终,饶同学被顺利录取。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巨大且伴随一辈子。

儿子险遭名牌大学拒录,老赖爸爸该不该负责?

网上热议并赞成这样的处理

这位老赖爸爸为什么遭到这么严厉的警告和处理?为什么孩子饶同学在大学录取这么重大的事情上受到“株连”?

原来,早在2017年3月,浙江苍南农商银行将这位老赖爸爸的恶劣欠债行为申请进入了执行程序,后来,当地法院用尽了所有执行措施,执行款项依然欠债20万元。而在去年7月,老赖爸爸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

不仅如此,今年高考之后,小饶同学也被被学校警告,如果老赖爸爸不还钱,他的高考录取将受到处罚。这位老赖饶爸也被苍南县执行法官多次警告,并被告知此时将会牵连到孩子日后的大学录取工作。

然而,即使是这样,这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老赖爸爸依旧心存侥幸不予理会,因此,他的不负责任最终才酿成了饶同学大学录取差点被拒的结果。

儿子险遭名牌大学拒录,老赖爸爸该不该负责?

校园里经常举行诚信演讲比赛

饶同学的大学录取差点被拒,最重要的还是关系到国内诚信教育和诚信体系的建立问题。

诚信是什么?即守诺、践约、无欺,形象来说吧,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说得深刻一点,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他人和社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个人就失去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运行之规。而父母在下一代的诚信教育过程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家长的一言一行会成为孩子效仿的典范。父母的人格素养越高,其榜样作用也就越强。因此,只有讲诚信的父母,才能培养出讲诚信的孩子。如果父母能够带头示范——时时处处讲诚信,那么就能在孩子面前树立榜样,从而使他的孩子接受诚信并做到讲诚信。

儿子险遭名牌大学拒录,老赖爸爸该不该负责?

诚信教育从娃娃抓起

父母因失信牵连到自己的孩子,应该是对诚信教育的一种补救措施。因为,诚信教育的实施和诚信环境的建构是一项综合工程。

诚信教育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整体性、融合性和渗透性,并非孤立,诚信教育的实施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互相协同整合。学校的诚信教育有赖于家长的配合,社会的支持。在诚信教育中,社会各界理当支持把家长引入其中,实现家校、社会协同教育,让学生体验到诚信无处不在。

儿子险遭名牌大学拒录,老赖爸爸该不该负责?

各种新形式抓好诚信教育

当然,孩子的诚信教育也应该规避法律上的处理不当。我们支持建构诚信体系的同时,也应当保护好法律上的正当权益。

就浙江苍南饶同学这起事件来看,饶同学上大学的权利是他本人的固有权利,而法律上规定,那些非法定的、非必须的、非专属于本人的权利才能被失信而执行,并不能就此剥夺失信者子女正当权益获。比如,子女的高消费和上贵族学校,这些行为超过本人的基本需求,可以收到“牵连”处罚。

但愿,家里少一些老赖的父母,多一些负责任的老爸老妈。

儿子险遭名牌大学拒录,老赖爸爸该不该负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