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白手起家建平台 狠抓實幹促脫貧

石阡扶貧開發公司黨委書記、兼任佛控公司董事長劉松,揣著“咬定青山不放鬆”理念,整合人員、精準發力,項目、資金、資源等加大投入,積極投身於脫貧攻堅主戰場,以產業扶貧督導等多種形式,踐行“為民、務實”的承諾,全心全意為群眾開闢出一條新的致富路。

劉松是石阡縣人,現年38歲,2003年7月畢業於貴州省民族學院中文系的漢語言文學師範專業。2004年3月參加工作以來,曾在石阡縣交通局,銅仁市高新區黨政辦工作。2017年12月,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石阡縣委員評為2017年度優秀政協委員。2016年,石阡全縣迎來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1月29日,劉松成立了扶貧開發投資公司,為石阡縣搭建脫貧平臺。當時,公司辦公條件、人員配備都不完善,人手不夠就一人頂著5人用。如今公司從成立之初的2人逐步發展壯大到近50人,使各項脫貧攻堅工作井然有序向前推進。

擺脫貧困住房是問題,劉松擼起袖子,帶著公司工程項目部員工鼓足幹勁,狠抓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設,實現安全住房。在縣委領導下,2016年圓滿完成了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設,全縣10個鄉鎮,共25個集中安置點,安置貧困群眾2235戶8962人,如願提前全部搬入新房搬遷入住率為100%。讓易地搬遷脫貧的2235戶8962人實現了“五個一批”中最要的一批提前完成;2017年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共兩個安置點(龍塘和泉都)共安置700戶4538人,現房屋主體建設、室內簡裝修已全部完工,正在進行基礎配套基礎設施掃尾工作,確保在今年5月底能提前搬遷入住。 在建設項目時資金也成為一大難題,劉松為帶領公司產業發展部職工一手狠抓項目建設,一手狠抓產業發展。2017年,該公司在龍井鄉孔石化村、花橋鎮冷水壩村建立兩個苗木良繁基地,累計實現年產值約1100萬元,增加了基地所在的兩村集體經濟和貧困群眾經濟收益達400多萬元,輻射了周邊近20個村產生連帶經濟效益,為全縣12個鄉鎮(街道)在暫時沒有發展產業專項資金的情況下及時提供了發展產業所需的經果林苗木。

使全縣25個省級集體經濟示範村如期脫貧確保集體經濟有穩定、持續、保障的收益。劉松在縣委的主導下、石阡縣創新省級示範村集體經濟的脫貧模式和效應中,將25個省級示範村集體經濟資金(每村100萬元,共2500萬元)注資入股到該公司,以“公司+集體經濟+合作社+貧困戶”為鏈接模式,保障實現了25個村產業發展年保底分紅5萬元,共計125萬元。今年4月公司成功收購大沙壩黃桃基地,面積約600畝,使公司多形式和多類型的發展,逐步全面走向實體化。

脫貧任務還未結束,劉松又帶領公司計劃投融資部職工狠抓融資建設,合理利用項目向銀行融資貸款,拉活地方經濟,實現脫貧自2017年扶貧產業子基金工作開展以來,劉松帶領公司完成扶貧產業子基金項目獲批14個,完成縣“六綠”示範點工程、縣農村基礎設施(交通扶貧一期)項目、公司設立“特惠貸”茶產業發展、設立石阡貴銀脫貧基建等基金募集。5月底實現入股貧困戶和村級集體經濟分紅900多萬元;我公司與貴陽銀行合作發起設立石阡縣脫貧攻堅基建基金,基金總募集120000萬元整,已完成首期募集20%即24000萬元。(楊華 梁練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