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茂女高管跳楼:职场,一个对女性不够友好的世界

如果这是你第二次以上看到我的文章,建议点击上方

蓝字关注我。

万达茂女高管跳楼:职场,一个对女性不够友好的世界
万达茂女高管跳楼:职场,一个对女性不够友好的世界

文 | 马尔文 李栩然

首发 | 栩先生(ID:superMr_xu)

1

最近,南京万达茂总经理徐毓跳楼的事,一直在我的朋友圈传播。

“哎”,“可惜”,这是我看到最多的评论。

我读完新闻后,也忍不住发出类似的感慨。

所谓职场,所谓强人,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据说,徐毓是南京商业圈著名的“女强人”。

2017年7月6日,徐毓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倒计时328天。

万达茂女高管跳楼:职场,一个对女性不够友好的世界

这一天,离万达茂开业还有328天。

南京万达茂由万达集团斥资150亿元打造,被誉为南京新商业地标。

除了高考那年,我还从没见到超过300天的倒计时。她的压力可见一斑。

今年6月1日,南京万达茂终于正式开业。一年中,她全程参与各项准备工作,基本每天加班超过晚上12点。

照理说,现在可以松一口气了。

但6月5日的一场会议后,她却出乎意料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们并不知道会议上发生了什么,她面临了多少压力,能知道的就是两件事:

1、6月3日,万达茂一处游乐设施发生故障,十多位游客受伤。

2、6月5日下午,万达茂举行会议,主题是开业以来一些问题的整改。

据徐毓的同事描述:“会开到一半,徐总合上本子,说今天这个会我不开了,我不干了。”随后,徐毓离开。

6月5日下午6:41,徐毓在她和丈夫、女儿三人的微信群里发了三个字:对不起。

万达茂女高管跳楼:职场,一个对女性不够友好的世界

6月6日上午,徐毓的丈夫接到警方通知,她的遗体在万达茂不远处的一处建筑工地被发现。徐毓坠楼身亡。

2

逝者已矣。针对这件事本身,我不多做评价。

我想到的是:职场,确实是一个对女性不够友好的世界。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我也想借此谈谈,我关于职场乃至人生的“加减乘除方法论”。这是我们对自己能做的事情。

徐毓坠亡的事情发生后,有不少人引用一句流行语——生不进恒大,死不进万科,生死不进碧桂园——说明大型地产公司的巨大压力。

其实,今天,只要是快速发展的行当,哪个压力不大呢?

杭州有家媒体做过一篇有脑洞的报道,看网易、阿里、华为、华三、吉利、海康威视这些大公司,到底哪家最晚熄灯?

万达茂女高管跳楼:职场,一个对女性不够友好的世界

结果是:记者熬过晚上12点,发现每家公司都同样亮着灯,永远都有一小波人还在加班……

虽然都是叫做“自主”加班。

工作压力巨大,这就是我们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也不仅仅限于这些所谓行业前沿的企业。

你当然可以说这是有活力的体现。但是,对每个个体来说,这种工作节奏,确实不够友好。

对女性来说,可能更是如此。

一方面,女性在事实上,总是承担着更多的家庭事务:生养、照顾孩子,操心父母,一些琐碎的家务……

另一方面,很多时候,职场是没有男人女人之分的。

3

讲两件小事。

第一件事:我的一位大学女同学,刚毕业时应聘成功了杭州一所高中的语文教师职位。她男朋友也在杭州找到不错的工作。

两家人都很高兴,因为双方都稳定下来,所以毕业的暑假就结婚了,成为我们班的“人生赢家”。

她去学校工作没几天,就是教师节。

校长趁这个机会,把新入职的几位老师都叫到一起聊聊天:介绍了一下学校的基本情况,关心了一下新老师们的适应情况,也再次了解了一下大家的生活情况。

最后,也交待了一下岗位的要求情况。其中有一条是专门和女老师说的:

三年之内,不允许生小孩。

是的,不允许生小孩。原因很简单,新教师都必须担任班主任。这一届学生毕业前,班主任必须全副身心投入在他们身上。

你可能觉得不近情理,产假时让人代个班不行么?

但站在校长的角度来说,人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合理。

她和她丈夫听完,都觉得这个规定很扯淡。

犹豫了很久,但最终还是没换工作。因为都觉得,能稳定下来就算不错了。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我们专业另一位女生身上。她本科毕业后,就去了当年非常著名的一家杂志社打拼。

收入不错,但是也很辛苦。

她跑的是公检法这条线,为了拿到一些优质的内容,经常坐长途火车去外省的法院、检察院了解信息。

不知道是不是长期饮食不规律,得了胃溃疡。

但她在QQ上告诉我,最难受的时候,不是坐十几个小时硬座,也不是胃溃疡发作。

而是她拖着原本就不适的身体跑到对方那里时,人家的小部门领导,一定要逼着她喝很多酒。

“领导,我今天身体不太舒服”。她想,一般人都能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哎呀,你上次来也说不舒服,哪能天天不舒服呢,你们这些女同志,不要老是找理由嘛。

没办法,有求于人,喝到吐。

她告诉我,回去的火车上,她因为觉得不舒服买了卧铺,一个晚上辗转反侧,一边是编辑不断在催稿,一边是身体极度不适,睁着眼躺到天亮。“老娘这么多年第一次哭了,实在觉得太不容易了”。

回去后没多久,她就申请辞职了,因为长期下来,身心俱疲。

她没有去新的公司,而是先回家休养。

职场是没有男女之分的:因为,业绩是没有男女之分的。

还因为,社会并不会对女性更友好。

4

这不是说职场应该被厌恶。相反,我们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大部分人都必须通过职场的打拼。

只是说,今天的职场现状就是这样,它从不会顾及你个人的很多感受。

这样一个不够友好的职场世界,就这样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只能想办法去应对。

今天想和职场女性、职场男性都分享一下,我自己关于职场甚至人生的“加减乘除方法论”

在职场中,我们最不缺少的建议,就是做加法:加油工作。

但今天我想主要说说后面几种方法。

首先是除法:除掉“拼命工作”的观念。

“拼命工作”这个观念是有毒的。我非常欣赏认真工作,但我坚决反对“拼命工作”。

因为,命真的可能会被“拼”掉。即使不被“拼”掉,这样做也并不值得。

我曾经写到过陈天桥弟弟陈大年的故事。

陈大年和陈天桥一起创办盛大,拼命创业,也获得了巨大成功。

万达茂女高管跳楼:职场,一个对女性不够友好的世界

(陈大年)

但这背后的代价同样是巨大的。随着事业越来越好,陈大年兄弟俩去医院的次数越来越多。

最极端的是有一次,陈大年经历了“濒死体验”

一个夜晚,上海浦东的一座立交桥下,陈大年感觉身体不适,当场笔直躺了下去,仰面望天。他预感,自己几分钟后就会死去。

救护车赶到,他幸运地被抢救了过来,但身体却彻底垮掉,承受不了高强度的工作。

陈大年重新创业后,投资人告诉他:年总,我们投了那么多的公司,其他我不敢说,但我敢说你是我见过的CEO里最懒的一个……

这是选择,也是被迫。

陈大年后来悟出的道理是:其实拼命对创业没什么帮助。

我想说的还有一层:即使“拼命”让你“成功”了,跳出职场这个小世界来看,也是得不偿失的。钱很重要,事业很重要,但是,成功也从来不是单维度的。

一天只有24小时,你在一件事情上过度消耗,其他事情势必顾不上。睡眠、身体、家庭、思考、学习……这些事情都没有时间来做,能算成功吗?

我们处在一个时代:大多数人都被逼着在一条窄道上去获取“成功”。社会观念也告诉你,只有那样才算“成功”。

我们确实应该很努力地去获取成长和成功,但我们也应该思考:到底哪样,才算真正的成功?

这需要你我去思考,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那些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到底做得怎么样?

对每个人来说,这些答案并不一样。

但我希望我们都至少清楚两点:

第一,成功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第二,我们应该允许自己失败,甚至多次失败。

后者尤为难得。

5

在人生中,我们需要除掉的观念还有很多。

建立了新的观念之后,我们可以有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了。

想清楚了哪些事情最重要,才能在职场和更大的世界中有所权衡。在职场世界里,同样需要思考哪些事情更加重要,这样才能做减法。

减法:减掉繁杂的业务,只做更重要的事。

陈大年重新创业后,基本每天工作时间是六小时——早上十点半到公司,干到下午6点铁定回家。中午还留2个小时吃饭、锻炼。

而他的公司,依然发展得不错。

他还说,现在自己在努力学习一件事情:不做业务……

那做什么呢?做哪些对决策者更重要的事情:做裁决、做授权、做激励。

这个道理其实是古今中外都通用的。

儒家就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叫“无为而治”、“垂拱而治”。垂衣拱手,啥也不用做,却天下太平。

当然不是大家都啥也不用干,“垂拱”的人,说的是君主。

可能吗?当然可能。你看明朝的皇帝,一个个当木匠的当木匠,炼丹的炼丹,不是也过得还行吗……咳咳,当然这些君主不是什么正面例子。

但这个理念是可行的。理论上,君主就是可以不去做这些具体的业务,用今天的话来说,把握好裁决、授权、激励这些,也就够了。

至于其他人,当然不能啥也不干,但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行了。

对老板来说,裁决、授权、激励更重要。对每个员工而言,也都有着更重要的事情。

对一个想干事的人来说,工作永远是做不完的。想清楚哪些事多干,哪些事少干,哪些事不用干,然后去做减法,和做加法是一样重要的。

6

最后说说乘法:简单说,就是拓宽自己的人生维度,拓展技能和爱好。

很多人说,一个人活成一家公司的样子,才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个体。背后的意思是,一个人不同的能力之间,是相乘的关系。

这样的话我也听过不少,但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却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类比。

大学的一次卧谈。

熄灯后,趁着月光,隔壁宿舍的哥们在弹吉他。

我们宿舍几个乐盲,突然聊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吉他有六根弦?而不是三根四根?

作为乐盲,我们都提了几个“创意”想法。当然,都极其不靠谱,自己都无法忽悠自己。

但大家的好奇心都被勾起来了,而又不想爬起来去隔壁问,亟需一个能“自圆其说”的理论。

这时,一个室友突然说了起来:

“你们没见过演唱会现场弦断了的场景吗?

六根弦断了一根,五根弦照样可以弹得很好嘛。

你要是三根弦,万一断了一根,谁还能弹?这不就是出演出事故了吗?

所以!我认为,六根弦的原因是,既安全,又比较容易操作。”

这个说法同样很扯,但我们当时都觉得“嗯,很有道理嘛”,听完,大家都很满意地睡了过去……

后来,我们发现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还真的有点意思,虽然不是针对弹吉他而言。

之所以需要拓展更多技能、爱好,很多时候,不是为了它能够给你带来巨大的价值——要把副业做好,需要花的精力绝对不少。

但如果你有六根可以掌握的“弦”,就算发生意外断了一根,勉强适应一下,日子还是能过得下去。

但很多时候,不要说六根弦了,我们甚至全副身心投入的,压根就是一把“一弦琴”。

如果哪天这根唯一的弦崩了,那这把琴就真的完全废掉了。

这才真的是:它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和你说。

这一套“加减乘除方法论”,是我在应对问题的时候,给自己开的一张私人“药方”,是一些想法的简要概括。

之所以今天写出来,是因为我觉得,它可能会对女性更有帮助。

我认识的女性朋友,很多都比较善良,她们在工作中往往比男性更难做到拒绝别人,很需要做“减法”。

同时,她们也都对生活中的新鲜事物更有热情,更有机会去发展多元的能力和爱好,给自己做“乘法”。

当然,这些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希望这个方法论能有一些帮助。

最后,愿逝者安息。

也愿我们在职场这个不够友好的世界,能让自己走得更好、更远。

—— END ——

万达茂女高管跳楼:职场,一个对女性不够友好的世界

► 关于作者:李栩然,用心打磨每一篇高质量原创,知乎粉丝数超过13万,出版有作品《所有的奋斗都是一种不甘平凡》。善于从独特的角度,深度思考时代大潮下的个人成长······被粉丝亲切称为“学长”。本文首发于栩先生(ID:superMr_x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