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的「處」和處女的「處」是一個意思嗎?

立秋都過去半個月了,太陽公公還是不肯放過我們,出門走兩步回來都能變成烤熟的五花肉,就差為自己帶鹽了!

真懷疑咱們過了個假立秋。

處暑的「處」和處女的「處」是一個意思嗎?

/ 走出空調房那一刻的你 /

不甘心地看向日曆,卻驚喜地發現,謝天謝地,這火爐模式終於有要結束的趨勢了!因為今天是處!暑!

處暑的「處」和處女的「處」是一個意思嗎?

處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

雖然被大暑小暑暑相連嚇怕了的文字君現在一看到「暑」字就已經大汗淋漓,但好在前面有個「處」來拯救我們。

處暑的「處」和處女的「處」是一個意思嗎?

咦?「處暑」不正是處於暑天的意思嗎?聽起來明明更熱了呀!別怕別怕,快讓中文十級的文字君來給你解釋!

「處」這個字雖然有居於某種狀態的意思,但前幾天立秋剛立了一個flag說秋天開始了,後面處暑就來個正當暑天?古人總不至於精分到這種程度吧。

因此,「處暑」裡的這個「處」顯然不能解釋為「處於」,正確打開方式請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沒想到吧!「處」竟然還有停止、退隱這層意思。

處暑的「處」和處女的「處」是一個意思嗎?

它雖然不是「處」的爆款詞義,但在古文中也很常見。像《易·小畜》就有:

既雨既處。

曹植《浮萍篇》也有:

日月不恆處,人生忽若寓。

《孫子兵法·軍爭篇》還有:

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

其中的「處」都是作「停止」解。

處暑的「處」和處女的「處」是一個意思嗎?

所以「處暑」其實是夏天結束,暑氣消退的意思。

「三伏適已過,驕陽化為霖」,處暑之後,冷空氣活動更為頻繁,高溫被雨水打壓進一步消退,天氣逐漸轉涼。

正因如此,人們也把「處暑」等同於「出暑」。

處暑的「處」和處女的「處」是一個意思嗎?

也就是說,只要再堅持一天,在高溫煎熬中的我們就要被解救了!

驚不驚喜?開不開心?如果你很開心,文字君這裡還有一個可能讓你不太開心的消息:

從處暑開始,我們就要陷入被處女座支配的恐懼了!因為處女座的出生日期正好就是處暑到秋分這一段時間,時間上無縫貼合。

處暑的「處」和處女的「處」是一個意思嗎?

/ 接招吧,處女座 /

所以,《處女座之歌》可以這樣唱:

處暑的尾巴,你是處女座。秋分的前奏,你是處女座。潔癖龜毛也可以性感和可愛······

一切都來得剛剛好,彷彿上帝精心的安排。

處暑的「處」和處女的「處」是一個意思嗎?

不過話說回來,處暑的「處」跟處女的「處」是一個意思嗎?

難道處女的本義是「生於處暑的女子」?畫風突然變得有點清奇是怎麼回事······

各位想聽風弄月的觀眾請洗好耳朵,文字君這就本著科學嚴謹的求知態度,來給大家捋一捋「處女」這個詞到底是怎麼來的。

處暑的「處」和處女的「處」是一個意思嗎?

一看到這個詞,你是不是脫口而出chù nǚ?實際上99%的人都不知道,這裡的「處」應該讀成第三聲chǔ。

處暑的「處」和處女的「處」是一個意思嗎?

這個引人遐想的詞,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管子·輕重己》中就有:

十日之內,室無處女,路無行人。

等等……十天之內,要讓家家戶戶一個「處女」都沒有,這是什麼操作?!

處暑的「處」和處女的「處」是一個意思嗎?

其實,這裡的「處女」跟我們平時常說的意思有所不同,既不是還沒那啥的小姐姐,也不是生在八月底九月初的處女座,而是指待在家中的婦女。

聯繫上下文就知道,這句話產生的背景是齊桓公向宰相管仲請教一年四季如何治國。

所以「室無處女,路無行人」是指大家都去田裡幹活了,誰也沒閒著,並不是採花大盜或處女終結者進村啊!

處暑的「處」和處女的「處」是一個意思嗎?

無獨有偶,《戰國策·秦策二》裡有一句:

君聞夫江上之處女乎?

南宋的鮑彪在註釋裡把其中的「處女」解釋為「女在室者」,這是從「處」字的常用義「居處,棲息」引申出來的。可見這個詞的本義並不涉及直男癌口中的貞潔問題。

由於古代的女子在沒出嫁前常常養在深閨,因此古人也喜歡用「處女」來指代獨居無夫的未婚少女,與已婚的婦人相對。

處暑的「處」和處女的「處」是一個意思嗎?

就像《荀子·非相》裡的:

今世俗之亂君,鄉曲之儇子,莫不美麗姚冶,奇衣婦飾,血氣態度擬於女子。婦人莫不願得以為夫,處女莫不願得以為士。

這句話是說現在的小鮮肉都打扮得十分妖豔賤貨,但奈何已婚的御姐都把他們幻想成老公,未婚的妹子都想找他們當男票······

如此說來,各位土直男就算穿越回古代也有很大可能性淪為單身狗啊!這個世界太可怕了。

處暑的「處」和處女的「處」是一個意思嗎?

在這個意項上,「處女」還有個我們熟悉的同義詞「處子」,它也是表示待字閨中的小姐姐,像《孟子·告子下》中就有:

逾東家牆而樓其處子,則得妻;不摟則不得妻。

看見沒有,連孟子老人家都在教導直男們要主動出擊,擺脫注孤身的命運啊!

處暑的「處」和處女的「處」是一個意思嗎?

又因為未婚的妹子大多自帶幾分羞答答的少女感,所以文學作品裡常常用「處女」「處子」來形容嬌柔之態,例如:

讀書於無閭之嶽,容若處女。

或比喻靜守之狀,例如:

靜若處子,動如脫兔。

處暑的「處」和處女的「處」是一個意思嗎?

處暑的「處」和處女的「處」是一個意思嗎?

你也知道,古代禮教森嚴,沒有經過三媒六聘的啪啪啪都是耍流氓,是被法律禁止的。未出嫁的女子,個個都應當是不諳人事的黃花大閨女。

因此,「處女」也自帶了一層未曾破身的意思,也就是今天大家對這個詞的普遍認知。

處暑的「處」和處女的「處」是一個意思嗎?

這層意思在古代還很流行,三國時期吳國的虞翻有這樣的說法:

凡士與女未用,皆稱「處」矣。

將有才德卻隱居起來不願出仕的賢者稱為「處士」,跟把保持童貞還沒嫁人體驗雲雨之歡的女子稱為「處女」,其實是同款腦回路。

在古代貞操觀念的推動下,這一層與貞潔、清白相聯繫的含義漸漸超越了「處女」一詞的其他意項,成為女子守身如玉的代名詞。

處暑的「處」和處女的「處」是一個意思嗎?

/ 傳說中檢驗處女的方法:守宮砂 /

所以總結起來就是:處女 = 待在屋中的女子 = 未出閣嫁人的女子 = 黃花閨女。

到了白話橫行的明清時期,文學作品中「處女」的詞義基本上已經與我們今天無異了。例如明代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七里就有:

當下想出個主意來,便教左右喚到老實穩婆一名,到舟中試驗高氏是否處女,速來回話。

清代《施公案》第三百四十五回裡也有:

又令穩婆驗得小人的妹子果非處女,因即嚴刑拷問。

處暑的「處」和處女的「處」是一個意思嗎?

/ 「穩婆」就是古代接生婆的雅稱 /

最厲害的是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竟然連「老處女」這個詞都用上了:

將寢,告生曰:「妾乃二十三歲老處女也。」生猶未信。既而落紅殷褥,始奇之。

要是放到今天,蒲松齡應該會被廣大婦女同胞們噴死吧?

處暑的「處」和處女的「處」是一個意思嗎?

不過正因如此,「處女」一詞後來還發展出了形容詞含義,表示「初次的,未經開發的」,例如「處女作」「處女地」。

但跟它最初的意思,就真的有點縱使相逢應不識了······

所以現在你知道了吧?處暑的「處」和處女的「處」完全就是兩種畫風!分清它們,請從記住正確讀音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