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憑藉「高周轉」戰略高歌猛進,如何看待「高周轉」?(上)

碧桂園憑藉"高週轉"戰略高歌猛進,如何看待"高週轉"?(上)

Author:rp

+++++++++++++++++++++++++++++++++++++++++++++++++++

1、 "高週轉"的定義:

碧桂園的"高週轉"在網絡已成為網紅,其掌門人——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將此納入碧桂園生存戰略。

2018年4月5日,碧桂園總裁莫斌總裁莫斌簽發《關於提高週轉速度、加快有質量供貨的緊急通知》;

2018年4月8日,碧桂園集團專門開了"高週轉 "專題會議;

2018年4月11日,莫斌再次簽發《關於提高集團各單位工作效率、促進項目高週轉的通知》和《關於項目報建高週轉的通知》;

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國強提出指示: "高週轉是我們戰無不勝的法寶","高週轉是抵抗任何風險最有效的手段","項目總經理一定要認真研究所轄項目,項目每天的利息、費用、效益等了然於胸;懂得提前推進一天工作所增加的費用與產生的效益對比,在守法的前提下,力求效益最大化。"

自從開啟"一二三四五線"城市全面發展的戰略,碧桂園在深耕三四線城市的同時,一端要加大"一二線"城市的投資力度,另一端則要加強戰略縱深,進一步下沉到五線城市。

在普通人來看,高週轉模式什麼意思?商業術語,指的是資金從資金形態——貨物形態——資金形態,每循環一週叫週轉天數,週轉天數越少,那麼週轉率越高,反之就是週轉率低。

高週轉---好賣的貨物,因為賣得快,所以要經常進貨,也就是週轉得快的意思。

低週轉----不好賣。

+++++++++++++++++++++++++++++++++++++++++++++++++++++++++++++++++++++

2、 "高週轉"的產生國內政策背景:

2.1.國內外環境

2014年,那年冬天,是全國性的房地產寒冬,武漢某小區全年賣房賣出個位數套房,還不夠賣房營銷費用,到處都是優惠,利率打折,送車位送花園送戶口送物業費零首付,房價還降了不少,可就是沒什麼人買。為什麼?因為就像股票一樣,買漲不買跌,傻子看出來房價在跌誰會去買?這是大多數韭菜的思維。

2015年,房價像吃了V6一樣,漲幅之快刷新記錄,碎了一地的眼鏡,大家都有基本概念,房價漲了大概一兩倍的樣子。

那為什麼2015年房價飛漲呢?高儲蓄、政策利好等等原因,看本質,原因很簡單,郭嘉要GDP持續增漲。

為什麼是2015年,郭嘉要GDP增漲?看這一年郭嘉提出一個重大戰略,2015年3月28日提出著名的"一路一帶"。"一路一帶"意味著中國佈局國際,擴大中國的影響力。就像美國一樣,國內經濟不景氣,不是經濟輸出,就是戰爭輸出,目的是轉移國內壓力到國外,擴大國際影響力,同時薅國際羊毛反哺國內。現在川普冷不丁加個息,全世界經濟就被美國收割一波。

基於上面信息,那國內GDP增速不能放緩,不然憑什麼向國內外證明有能力帶大家一起發家致富奔小康?在國內GDP基數成規模的情況下,想要GDP增速繼續上漲,必須有一技之長。要麼擁有劃破時代的創新行業或技術,要麼掌握全球某些命脈。

以目前角度看,互聯網產業只是虛胖,並沒有帶來什麼根本變革。雄安新區、海南新區還要一段時間發展新概念,2015年該怎麼辦?

如果房價停滯不前,停止房地產的增速,實事求是地講不只是GDP增速下滑這樣簡單的事情,涉及到和諧就不能展開說。

對一帶一路的其他國家而言,中國國內經濟持續增速,是他們對一路一帶的信心所在。所以GDP不能下滑,經濟要繼續快速增漲,於是做個艱難的決定,ZF保房價。

ZF現在need money,而且需要很多money,才能對內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對外搞經濟輸出、意識形態輸出,才能分庭抗禮。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

ZF從哪裡來money?眾所周知,money 來自稅收和土地兩個方面。有人會建議多印錢,但是是不可能,國內M2的總量已經達到了1676800億元人民幣(注:M2是指反映貨幣供應量的重要指標,還有M0、M1),同期對比是,GDP總量827122億元人民幣,超出一倍多。通俗來說,就是RMB1.00元創造了5毛錢的GDP。

市場熱錢太多,但是不在ZF手裡,這是困難時期不能容忍的事情。接下來,一系列動作控制熱錢:

2016年,開始去產能,去槓桿,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經濟轉型。

2017年,金融業開始緊縮銀根,銀監局監管層面加強,引導熱錢的流動。

2018年,中國2025智造,結果遇到川普出手施壓,隱患重重。

印錢不行,加稅可以嗎?同樣的道理,也是不行。

那既能鎖住熱錢不外流,又不至於影響民生,怎麼辦?答案呼之欲出,以前藏於開發商和炒房團的財富,是時候收割了,需要他們貢獻的時候到了,還能帶著普通人降低一下居民儲蓄率和保外匯。

2.2.四五線城市

局勢已經明朗化,這是房地產目前階段的一腳油門加快,接下來定向加息已經開始,基準利率未來將進行上浮,老司機開始穩著開車。

郭嘉關於小縣城的房價,提出政策,劃重點就是"去庫存"、"差異化調控"、"貨幣化棚戶區改造"。

首先,"去庫存",房價必然上漲,能解決地方債務問題。其次,小縣城發展不動主因還是沒錢,有錢才可以修路修橋,才能升級全民福利,才能招商引資。

錢從哪裡come?小縣城企業少,無非就是收稅賣地,小縣城人口少,稅收上不去,人口少,房價也就不高。只能越來越窮。

小縣城的房子庫存多,需求量小。大城市房源有限,都來炒誰還會去買小縣城?還怎麼去小縣城的庫存,於是提出"差異化調控"這個方案。

"差異化調控"這個方案具體為:

①一二線房價上漲,通過高房價限制,嚇跑你不讓你買。不要小看縣城土豪們的購買力,小地方的土豪才是真土豪,真金白銀在手裡握著,不像一線那種資產紙黃金,房貸比存款多N倍。但是,面對動輒上三四百萬一套的房價,縣城土豪也慫了。

②購房政策限制,通過社保、者個稅及戶籍等政策,再設置一道門檻,就算你再有錢也不行,還得交稅拿社保,即使這樣,還是不讓買。

③大家想購買一二線房子的原因,不就是因為漲價增值賺錢啊,那這樣好了,一二線房價不漲了,四五線小縣城開始漲價,你要是手握鈔票的人,怎麼買?

通過"差異化調控"一套組合拳下來,達到預期效果:

1 大批人回到小縣城買房,不讓購買力外流。

2 一批在外打拼多年的人,有些積蓄但是還沒買房落後的人,同樣也被勸退回老家買房。

3 一批有些積蓄的本地人,有自住房、沒生活壓力的、一批有意識和心思炒房的人,但是炒不動大中城市房子,發現本地有機會炒房的人、於是開始人手兩三套房,反正房價必然一直上漲的信仰已經充值500元。

4 外地炒房團開始組團去小縣城與大中城市的城鄉結合部炒房。

5 外地開發商大規模進軍小縣城開發房產,例如碧桂園

6 本地剛需購買者,在以上人的買買買行動,開始寢食難安,借錢也趕緊要買。

7 拆遷戶,這是大頭,壓軸大戲,農民進城就靠拆遷。郭嘉相關政策"貨幣化棚戶區拆遷改造"。

我們很驚奇地發現,一二線漲不動了,三四線微漲,五六至十八線城暴漲。

2.3未來小縣城的房價走向

未來小縣城房價走向是繼續上漲,一步到位地上漲,但是低調的火熱,大概率橫盤。

為什麼?首先,房價不能降,這是大前提。把全國的五六至十八線城的水平線統一地提到一個高度,這個高度不是按照現在訂,而是按照未來的生活訂的。正如你現在看我的文章一樣,不要用過去眼光看未來的生活,用未來眼光看未來。

其次,另一個大前提,就是中國的郭嘉發展目標,即必須發展成為大國強國,一帶一路走出去戰略必須成功,海南必須打開局面,中國必須成為developed郭嘉。

在仔細研讀兩個"一百年"目標的基礎上,你再去理解房價。想要快速趕英超美,人口紅利已經結束,只能提前透支未來的紅利,因為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一二線不能催化房價,那就三四線,五六線,七八線。

2.4碧桂園"高週轉"聰明在哪裡?

2018年至2020年,3年內棚改目標是1800萬套房子,而2010-2018年間,總共約8000萬人享受棚改政策的福利,人和錢都到位了,就差房子。

大量熱錢流動進入樓市,既能保證民生穩定,又避免通脹風險,又能通過漲價,解決貨幣超發印發的金融風險,一舉多得。

為什麼說小縣城房價會低調的火熱呢?因為只有漲價,才能有人持續進場,但是又要快點漲,好保證最大限度地收回超發的貨幣。既然要快,房子來不及蓋怎麼辦?於是乎碧桂園掌門人楊老闆發揮他的智慧,提出著名"高週轉"公司戰略,參考碧桂園3個月時間內開盤的目標。

從這裡可以看楊國強楊老闆的智慧最大展現。"高週轉"戰略目的就是規避不可控的郭嘉政策風險。

+++++++++++++++++++++++++++++++++++++++++++++++++++++++++++++++++++

3、 "高週轉"讓碧桂園高歌猛進,拿下宇宙第一地產商的寶座:

在上述背景下,楊老闆提出雞賊的"高週轉"公司戰略,在碧桂園集團高執行力執行下,從拿地到示範區開放,只需短短30天!

打個比方是:你上一個姨媽剛走,下一個姨媽還沒來,碧爺就已經造出一個幾千方的示範區擺在你眼前。生成巨大的示範區,比生成一個卵子速度更快,這就是地產高週轉神話!

碧桂園憑藉“高週轉”戰略高歌猛進,如何看待“高週轉”?(上)

碧桂園憑藉“高週轉”戰略高歌猛進,如何看待“高週轉”?(上)

碧桂園憑藉“高週轉”戰略高歌猛進,如何看待“高週轉”?(上)

3月22日到4月20日,短短30天,這9張圖的驚人變化,足以震撼每個地產人。30天,很多房企還沒招到項目總,很多房企還在討論設計方案,然而你的同行,已經把活幹完,就等開盤賣房收錢了。

3月22日,碧家發出拿地公告,宣告靈川項目啟動。

碧桂園憑藉“高週轉”戰略高歌猛進,如何看待“高週轉”?(上)

然而當天之內,拿下的土地就已經變成了這個樣子↓↓↓↓

碧桂園憑藉“高週轉”戰略高歌猛進,如何看待“高週轉”?(上)

之前業內曾盛傳:宇宙第一房企,下午4點15分摘地,5點已經在挖土方。從靈川項目的進展看,可真是名不虛傳。

碧桂園憑藉“高週轉”戰略高歌猛進,如何看待“高週轉”?(上)

3月23日,項目舉行盛大的奠基儀式。

碧桂園憑藉“高週轉”戰略高歌猛進,如何看待“高週轉”?(上)

一般來說,別的公司在奠基時,項目都還是一片荒地,然而碧桂園卻已經把示範區地下工程做完一半了。

碧桂園憑藉“高週轉”戰略高歌猛進,如何看待“高週轉”?(上)

3月28日,碧桂園在靈川送出上千份愛心早餐,學校、醫院、部隊、金融機構全覆蓋,轟動全城。(在三四線城市搞策劃的朋友應該學學)

碧桂園憑藉“高週轉”戰略高歌猛進,如何看待“高週轉”?(上)

3月29日至4月2日,靈川項目馬不停蹄的與農行、工行、郵儲舉行戰略合作儀式。(這財務部四天搞三個儀式要累死人啊)

碧桂園憑藉“高週轉”戰略高歌猛進,如何看待“高週轉”?(上)

4月3日,拿地13天,項目在桂林香格里拉酒店舉辦高峰論壇,一波大咖和媒體們出席站臺。

碧桂園憑藉“高週轉”戰略高歌猛進,如何看待“高週轉”?(上)

4月14日,碧桂園物業身著統一制服,進行全城巡遊。(物業還挺給力的)

碧桂園憑藉“高週轉”戰略高歌猛進,如何看待“高週轉”?(上)

4月15日,拿地25天,舉行產品發佈會,吸引上萬人到場,並啟動預售收意向金。

碧桂園憑藉“高週轉”戰略高歌猛進,如何看待“高週轉”?(上)

碧桂園憑藉“高週轉”戰略高歌猛進,如何看待“高週轉”?(上)

4月20日,拿地30天,示範區和樣板房全面開放。濤哥彙總了實景照片,說句實話,幾天時間幹成這樣,真牛逼!

碧桂園憑藉“高週轉”戰略高歌猛進,如何看待“高週轉”?(上)

碧桂園憑藉“高週轉”戰略高歌猛進,如何看待“高週轉”?(上)

碧桂園憑藉“高週轉”戰略高歌猛進,如何看待“高週轉”?(上)

4月23日,拿地33天,宣佈開盤在即!

碧桂園憑藉“高週轉”戰略高歌猛進,如何看待“高週轉”?(上)

碧桂園有這樣一條規則:

35天內實現展示區開放,獎勵20萬。

實在牛逼!

拿地30天示範區開放,工程方面的難度不細說,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討論。

設計的標準化提前出圖、工程的高強度穿插施工、營銷的密集宣傳、財務的積極配合、物業的全力支持。

每一個環節都做到前置籌備、極速推動、無縫銜接,才有了這大家想抄也抄不會的碧桂園速度!

在地產行業,碧桂園已經成為一種現象。

十五年前大家學中海,十年前大家學萬科,五年前大家學龍湖,而到了最近兩年,碧桂園毫無疑問成為全行業學習模仿的對象。

學碧桂園的同心共享跟投;學碧桂園的高週轉激勵;學碧桂園的區域競爭管控;學碧桂園的人力資源管理。

最有趣的是,整個行業都在吐槽碧桂園,然後吐槽完了就立刻會找來碧桂園的制度開始集體學(chao)習。

這就像《顛覆式創新》一書中曾提到的:所有顛覆式創新在初期都難以被主流企業理解和接納。

而30天示範區,3個月開盤的——碧爺,毫無疑問就是這個行業的顛覆者。

真是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