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奉浦快线、轨道交通5号线之后,奉贤哪些地方还存在交通短板?

奉贤是目前上海陆地部分唯一不通轨道交通的行政区

总体来说,奉贤是上海建设交通方面的后进生,上海陆地郊区部分唯一不通轨道交通的行政区(青浦有2号线的徐泾东,17号线进度比5号线快许多也于去年通车;金山虽然很远,但每天有数十对的金山城际铁路的动车组往返于上海南站与金山卫之间)。

备受忽视的奉贤东乡

目前奉城、四团、青村等这些传统的奉贤东乡地区,交通短板比较多,规划了十多年的沪奉高速公路(沪高速S3)一直被拖延,曾经的“一城九镇”将奉城定位为西班牙风情小镇,结果“一城九镇”这个计划虎头蛇尾,没有继续,之后奉城的名字逐渐从上海规划界与地产界淡出,如今这座昔日奉贤县的老县城几乎沦落到被人遗忘的地步。也有报道称,相关部门有设想规划轨道交通南港线,线路起终点分别为奉城和亭林,预留延伸至枫泾,主要沿亭枫公路、平庄公路走行,不过没有进一步的信息,实施很可能遥遥无期。

给予希望又饱受失望的海湾大学城地区

另外,海湾大学城在奉贤落地已经有十余年,周边也有不少类似绿地香颂这类的品质别墅区,结合金汇港入杭州湾处的海湾旅游区,照理来说潜力不小。但海湾大学城一直没有被奉贤区统筹利用与开发,公共交通实在不敢恭维,因轨道交通的长期缺位,数万师生对交通出行的吐槽就没有断过,主要还是依托各校自己组织的班车以及莘海线、沈海线这类市郊长途公交的支撑。

2008年的5号线南延伸段规划提到延伸至海湾地区,当年是有规划命名活动的,袁童鞋也参与了2008年5号线南延伸段的站点命名并获得了入围二等奖,但之后的5号线延伸到海湾的消息便不了了之,只到南桥新城,南桥以南途径新寺道院、柘林奉柘公路(华亭东石塘区域)、海湾大学城的段落不见了,让人甚感疑惑。

在奉浦快线、轨道交通5号线之后,奉贤哪些地方还存在交通短板?

2008年时的轨交5号线延伸方案,如今已经过去十年

奉贤2008年版的5号线南延伸段规划是规划将5号线延伸至海湾地区的,这是袁童鞋当年参与征名活动时保留的规划图。但之后南桥新城以南通往新寺、柘林、海湾的段落不了了之。

海湾大学城区域有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以及建设中的人大附中上海分校(占地130亩,2018年9月开学),教育资源经过十余年的积累,其实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气,但公共交通一直是短板。这里也并没有形成像松江大学城(邻近9号线松江大学城站)、浦东金桥三校(邻近12号线金海路站,规划有9号线)、闵行交大华师大所在的紫竹科学园(有5号线东川路站、规划有15号线、23号线)、浦东南汇临港大学城(可接驳16号线滴水湖站,虽然尚有一定距离)那样的产学研住一体的园区,非常可惜。

松江和闵行的他山之石

而松江大学城、闵行交大华师大的毕业生,其中不少人毕业后选择了在松江新城或九亭、闵行江川颛桥莘庄等地居住,也有不少毕业生选择了在漕开发松江分区、闵行紫竹科学园区就业(当然与微软之类的知名企业在这些园区落户也有一定的关系)。与同样属于郊区的松江、闵行相比,奉贤不乏高校资源,但却留不住多少人才,对世界500强企业的吸引力也较小,很值得反思。

敬奉贤人,交通还需努力

奉贤、奉贤,地名取自孔子七十二学子之一的言偃来奉贤讲学,有“敬奉贤人”之意,奉城、洪庙、齐贤等地名也都和言偃多少有点关系,这一点上,奉贤还有很大的文章可以做。除了近年引入格致中学、人大附中以外,充分利用好海湾大学城,补上公共交通、配套设施的短板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希望奉贤能以奉浦快线、5号线南延伸段为契机,多加努力补齐短板,发展交通惠及民生,真正实现左右逢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