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指急性心肌缺血性壞死,大多數是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生冠脈血供應急劇減少或中斷,導致心肌嚴重且持久的急性缺血。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一. 什麼原因導致的急性心肌梗死?

通常原因為冠脈不穩定斑塊破裂、糜爛的基礎上,繼發形成血栓,進而導致冠狀動脈血管持續阻塞。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二. 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都有哪些?

1. 先兆

大多數病人在發病前數日有乏力、胸悶不適、少量運動就會出現心悸、氣急、煩躁等心絞痛的前驅症狀,其中以新發心絞痛、原有心絞痛加重的病人症狀最為突出。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2. 疼痛

疼痛是最先出現的症狀,多發生於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質與心絞痛相同,誘因不明顯,且常發生於安靜時,程度較重,持續時間長,休息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不能緩解疼痛。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多數病人常煩躁不安、出汗、恐懼、胸悶或者有瀕死感;少數病人無疼痛感,開始即表現為休克或者急性心力衰竭。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部分病人疼痛部位為上腹部,容易被誤診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部分病人疼痛部位反射至下顎、脖頸、背部上方,容易被誤診為骨關節疼痛。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3. 全身症狀

發熱、心動過速、白細胞增高、紅細胞沉降率增快等,由壞死物質被吸收所致。一般疼痛發生後24~48小時出現,程度與梗死範圍常呈正相關,體溫一般在38℃左右,很少到達39℃,持續時間一週左右。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4. 胃腸道症狀

心肌缺血劇烈時常伴有頻繁的噁心、嘔吐和上腹脹痛,與心臟排血量降低、組織灌注不足等有關。重症病人會發生呃逆。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5. 心律失常

多發生在起病1~2天,且以24小時內最常見,伴隨乏力、頭暈、暈厥等症狀。各種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頻發室性前期收縮、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室顫是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症狀,也是病人入院前主要致死原因。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6. 低血壓和休克

疼痛期血壓下降常見,未必會休克。如,疼痛緩解而低壓仍低於80mmHg,有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四肢發冷、脈細而快、大汗淋淋、尿量減少、神志遲鈍,則為休克表現。休克多在起病後數小時至數日內發生,主要是心源性休克,心肌廣泛壞死,心排血量急劇下降所致。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7. 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能出現在起病初期幾天,或者在疼痛、休克好轉階段出現。伴隨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發紺、煩躁等症狀,嚴重者出現肺水腫,隨後出現頸靜脈怒張、肝大、水腫等右心衰竭。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STEMI強調:及早發現,及早住院,加強住院前就地處理。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治療原則、治療目的:儘快恢復心肌血液灌注(到達醫院30分鐘內開始溶栓或者90分鐘內開始介入治療)以挽救瀕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擴大或縮小心肌缺血範圍,保護和維持心臟功能,及時處理心律失常、心衰竭等各種併發症,防止猝死,使病人度過急性期,且康復後保持儘可能多的有功能性的心肌。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① 休息:急性期12小時內臥床休息,若無併發症,24小時內可以在床上進行四肢活動;若無低血壓,第3天可以在病房內走動;保持環境安靜,解除焦慮。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② 檢測:進行心電圖、血壓和呼吸的檢測,除顫儀隨時處於準備狀態。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③ 吸氧:呼吸困難和血氧飽和度低者,最初幾日間斷或持續,通過鼻管或者面罩吸氧。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④ 解除疼痛:心肌再灌注治療開通梗死相關血管、恢復缺血心肌的供血功能,是解除疼痛的最有效方法。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2. 硝酸酯類藥物治療:大多數心肌梗塞病人應用硝酸酯類藥物進行指徵。(詳見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二))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3. β受體阻斷劑治療:減少心肌耗氧量、改善缺血區供癢失衡。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4. 抗血小板治療(詳見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二))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5. 抗凝治療:凝血酶使纖維蛋白轉變為纖維蛋白,是形成血栓的關鍵,故抑制凝血酶很重要。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6. 再灌注心肌治療:① 冠狀血管支架手術(PCI) ② 冠狀動脈塔橋手術(GABG) ③ 溶栓療法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7.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斷劑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8. 調脂治療(詳見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二))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9. 恢復期治療:逐步進行適當鍛鍊,控制體重、血壓、血脂、血糖等心血管病危險因素。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四. 在正常人群中預防冠心病屬一級防護,已有冠心病者還應預防再次梗死和其他心血管事件稱之為二級防護。

1. 冠心病的一級防護

傳統危險因素包括:年齡、性別、家族病史、高膽固醇血癥、吸菸、糖尿病、高血壓、腹型肥胖、缺乏運動、飲食缺少蔬菜水果、精神緊張。除去年齡、性別、家族病史不可改變,其他8種傳統危險因素均可改變,換言之,是可以預防的。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① 合理飲食(低鹽、低脂、富含水果和蔬菜)、戒菸、規律運動、控制體重。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② 血脂異常干預

40歲以下血脂正常人群,每2~5年檢查一次血脂;40歲以上人群,每年進行一次血脂檢查。

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每6個月檢查一次血脂。首選他汀類藥物強化治療干預。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③ 血糖監測和控制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④ 血壓監測和控制:鼓勵家庭自測血壓。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2. 冠心病的二級防護

已明確診斷為冠心病的患者,一般需要堅持長期藥物治療,控制缺血癥狀,降低心肌梗死和死亡的發生。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推薦ABCDE預防方案:

A指阿司匹林;

B指β受體阻斷劑;

C指控制膽固醇和戒菸;

D指控制飲食和糖尿病;

E指健康教育和運動

抗心絞痛藥物合理用藥(三)——急性心肌梗死

美小護每日原創更新,盡我所學,守護您和您家人的健康,謝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