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攜手進入合作新階段

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6月9日報道,中國為海外電影製作提供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對於南非等新興電影市場來說至關重要。電影市場可能會為非洲國家國民收入作出重大貢獻。

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6月8日發表文章稱,中國於1963年向阿爾及利亞派出首個醫療小組,以幫助這個從法國統治下獨立的國家。許多非洲國家表示,中國醫療援助的動力來自於人道主義支持,而非經濟利益。

據新加坡《商業時報》網站6月6日報道,世紀之交以來,中非合作成果顯著,中非合作論壇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該論壇不僅致力於經貿往來,還支持中非教育方面的雙向交流。

當前,國際秩序醞釀深刻轉型,中非關係發展日益引人注目。“成就、挑戰、展望”成為中非合作的三個關鍵詞。

非洲民眾的支持是中非合作取得成功的重要體現。非洲智庫“非洲晴雨表”在2016年的世界發展信息日(10月24日)發佈了一份研究報告。該報告就36個非洲國家的50000名民眾對中國的態度進行了調查統計,平均63%的被調查者對中國持正面看法,其中,馬裡比例高達92%。2018年3月,國際著名民調機構益普索發佈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成為肯尼亞民眾最認可的發展合作伙伴。

中非友好有其深刻的歷史淵源。首先,兩者均為文明發源地,在古代即有友好交往。其次,雙方均屬發展中地區,在國際舞臺上都需爭取平等權和話語權。再者,雙方互補性強,政治中互信互補,經濟上互利互惠,文化上互學互鑑。

實際上,中非關係始終貫穿著一條主線——平等相待、尊重主權、共同發展。雙方關係的演進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正常發展期、過渡轉型期和快速上升期。20世紀60年代,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訪非時提出發展中非關係的五項原則和中國對外援助的八項原則,為雙方關係的發展奠定基礎;1978年,中國與43個非洲國家建交,中非關係開始實現穩步發展;1995年至今,中非關係進入快速上升期。受新時期戰略影響,中國對非政策逐步完成了交流領域從單一到多元、合作性質從注重經濟援助到強調互利雙贏的轉變。

約堡峰會以來,中非攜手邁入合作新階段。

政治上,中非高層互訪廣度頻度空前,政治互信持續深化。中國已同53個非洲國家建立不同類型的夥伴關係。經濟上,截至2018年3月,中方承諾提供的600億美元資金支持絕大部分已經落實,埃塞俄比亞至吉布提鐵路、多哥洛美機場新航站樓、海信南非工業園等一大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入運營或加緊推進。

同時,中非人文交流合作也不斷深入。雙方已建立130多對友好城市關係,中方在非培訓各類職業技術人員16.2萬名,提供2萬多個政府獎學金名額和1300多個學歷學位教育名額,每年赴非旅遊的中國遊客超過百萬人次。

中非合作為國際社會帶來諸多機會和驚喜的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在新形勢下,中非合作更應穩步疾行、深入民間、發展文化互鑑、商定移民政策。

首先,2015年《約堡行動計劃》提出2016-2018年中非“十大合作計劃”,涉及工業、農業、基礎設施、金融服務、公共衛生等多個領域。事實上,該計劃涵蓋面廣、涉足領域多,在三年內全面落實還存在一定困難。中非雙方應沉下心來,進一步檢查行動計劃的落實情況。

第二,藉助民間力量和國際組織以助推中非合作,也是目前中非雙方要繼續努力的方面。德國利用20國集團的平臺發展與非洲國家關係,就是中非合作可以借鑑的經驗之一。

第三,近年來,中非合作多在經貿領域開展,仍需進一步加強文化互鑑。文化交往絕不是為了體現一種“實力”,而是旨在平等交流、增強互信。

此外,中非關係的加速也催生了雙向移民的增加,制定相關移民政策,解決移民面臨困難,應成為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中的題中之義。

今年9月將在中國舉行的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暨中非峰會,為世界帶來新期盼。中非合作論壇的倡議最初來自非洲馬達加斯加外長利娜·拉齊凡德里亞馬納納,會議的議程由雙方商定,行動計劃由雙方共同落實。這是中非合作論壇的特點之一。

中非合作論壇中方後續行動委員會秘書長、外交部非洲司司長戴兵日前表示,“國際對非合作機制很多,從不缺少承諾,關鍵是實實在在地促成合作成果,切切實實地兌現承諾。中國對非合作的突出特點就是重信守諾、言出必行、高效務實。”

在世界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非洲需要中國,中國更需要非洲。中非雙方應在共識、共商和共贏的基礎上,守望相助,攜手共進。 (受訪專家: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李安山 丁 寧採訪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