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節目集體遭「水逆」,首播的它們又怎麼樣了?

綜藝節目集體遭“水逆”,首播的它們又怎麼樣了?

導語

這個樂聲不斷的夏日,總會有一款聲音或一首歌,燃爆你的激情吧。

作者|林蔚

這個週末,綜藝節目集體遭遇“水逆”。本該在週五晚22點首播的《中餐廳》,因頻道節目後期製作和編排調整延至下週五播出。週五晚首播的《中國好聲音》驚現播出事故,持續了約五分鐘只有觀眾歡呼聲的畫面,觀眾頻吐槽“以為家裡電視壞了”。江蘇衛視角標,將參與《嗨!唱起來》節目的周筆暢寫成了張靚穎。

網綜方面,優酷出品的《真想吧,花花萬物》、《週六夜現場》紛紛下架,網傳因節目內容需做部分調整而致,再次上架時間未定。更大的一盆涼水則直潑在選秀藝人身上。眾多網友爆料,因《創造101》某選手粉頭集資百萬逃跑被查,《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選手節目出身的藝人暫時無法現身衛視節目。

綜藝節目集體遭“水逆”,首播的它們又怎麼樣了?

本熱鬧非凡的暑期綜藝檔,一時間有種寒流來襲的錯覺。無論是基於監管,還是囿於自查,或者僅僅因為失誤,暑期檔綜藝節目的開局未免有些坎坷。

《中國新說唱》賽制升級

首播略平,“黑馬”早露鋒芒

上線4小時,《中國新說唱》播放量破億。

昨晚節目播出的時段,#中國新說唱 第一集#這一關鍵詞長時間霸佔微博熱搜榜。高期待之下,《中國新說唱》製作升級、舞臺打造升級的背後,難掩第一集的平淡品相,少了《中國有嘻哈》裡野蠻生長的刺激感,達到標準並不意味著精彩。

綜藝節目集體遭“水逆”,首播的它們又怎麼樣了?

《中國新說唱》是愛奇藝今年第四部S+級別的超級網綜。總製片人陳偉帶隊的前兩部《熱血街舞團》、《機器人爭霸》在劇情式真人秀模式的打造上出現了問題。問題集中在劇情內容與比賽關係的失衡上。《中國新說唱》迴歸到說唱音樂本身,更細節地講是“中國味兒”的說唱音樂。劇情是輔助比賽而用的。

今年的說唱,選手之間的關係更加的love&peace,有更多對說唱的本體,即節拍、歌詞、旋律的嚴格評價標準。幾乎第一集的所有戲劇張力出在明星製作人吳亦凡的嚴格品評與選手的表現不佳間。《中國有嘻哈》以“地下”嘻哈音樂人為主的局面被打破,學生、律師、華人、偶像等各色職業、各領域的說唱人參與其中,是更多元且更綠色安全的一屆節目。

綜藝節目集體遭“水逆”,首播的它們又怎麼樣了?

安全的關聯詞,就是平。放大了明星製作人的嚴格和挑剔後,相映襯下的就是選手的弱。對於受眾來說,早已習慣了導師的人設和待人處事的狀態,尋找到新鮮有意思的選手才是看節目的最大訴求,而第一集顯然沒法滿足受眾的高預期。

綜藝節目集體遭“水逆”,首播的它們又怎麼樣了?

或許是出於不同集數所承載的功能不同,例如第一集是用來立規矩的,用規則和畫風各異的選手來告知受眾這一季的方向是什麼,眾多大神級的選手(滿舒克、萬妮達、王以太等)壓在第二集上線。如此的做法合理但同樣冒險,不熟悉Hiphop圈的人如果覺得第一集無聊,恐怕很難有興致等下一週的更新了。

仔細琢磨,第一期埋了不少線。儘管整體選手表現不夠亮眼,還是有幾個大熱門已經出場。早在月初愛奇藝舉辦的節目發佈會上,透露錄製到達中後階段,六強已誕生。網絡上盛傳的六強名單中的那吾克熱、劉柏辛、周湯豪,均在第一期登場。

綜藝節目集體遭“水逆”,首播的它們又怎麼樣了?

換個角度,從劇透的視角來看這些選手的成長和過關闖將,有一份別樣的樂趣在。尤其是live品質驚人、創作666的那吾克熱,有著十足的黑馬相。參加過《中國好歌曲》、《夢想的聲音》的他,顯然能靠實力圈一波粉。

闊別兩年半,《中國好聲音》重新迴歸

“175天團”成亮點,新賽制力圖營造緊張氛圍

週五晚,重奪名字的《中國好聲音》迴歸。據網絡數據統計,節目的全國網收視率為1.01,份額4.66%,推及觀眾規模3712萬。雖說不上亮眼,但在衛視音樂節目收視普遍低氣壓的環境下,開局還算平穩。

當從謝霆鋒的口中聽到那句“你為什麼來到這個舞臺?”的時候,熟悉的親切感再度襲來。學員們一如既往的音樂夢想,導師間越發自然的默契配合,實力不凡的演唱表演,這些帶有“好聲音”烙印的特質保留了下來。

五季《中國好聲音》,外加兩季的《中國新歌聲》,七年的音樂選秀之路,“好聲音”面臨的挑戰是巨大的。七年來,受眾浸淫了無數的音樂選秀節目,口味已變得更加挑剔。如何應對,是個大難題。

綜藝節目集體遭“水逆”,首播的它們又怎麼樣了?

為了新意,節目組還是做了許多新的改變。比如,學員們的出場方式由直接登場,轉變為集體坐在後臺,由導師們針對選手的歌單進行選歌,選手們隨機登場。為了增強可看性,採用先到先得的規則,導師滿員後,後進者可與先到者PK角逐。

新增添的魔鏡轉椅,作用在於學員透過轉椅身後的“魔鏡”觀察到各位導師的表情,瞭解他們的真性情,拉進導師和學員之間的心理距離。一切的升級,是為了調動學員的積極性,同時增強節目的緊張感和吸引力。

綜藝節目集體遭“水逆”,首播的它們又怎麼樣了?

第一期節目的效果,似乎未及想象。“魔鏡”的功能沒有明顯的展現,僅作為畫面的視覺輔助出現。它對於導師和學員間關係變化的作用,並不明朗。PK戰的內容還未呈現,暫無法評議。

新一季的《中國好聲音》在導師們的人設打造上頗有看點。周杰倫、謝霆鋒、李健、庾澄慶的全男性導師配置,從節目策劃到宣發上,針對四人的個性和風格,做了不少的創意。比如從總體身高印象上,為四人打造的“175天團”名號,是非常好的記憶點。

綜藝節目集體遭“水逆”,首播的它們又怎麼樣了?

相比已有鮮明特色的庾澄慶、周杰倫,為新加入的李健、謝霆鋒打造人設是當務之急。第一期的亮點幾乎圍繞這兩位導師展開。李健的段子手、冷幽默標籤,和時不時飆成語的個人特色,成了他的人設;“80後認為是歌手,90後認為是演員,00後認為是廚師”的謝霆鋒,在一期節目裡,藉由架子鼓、吉他等樂器的展示,重新定位了他音樂人的身份。

和導師人設細節打造的完整相比,學員們的存在感和個性稍顯薄弱。一首瘋狂至極的《權御天下》帶來了不小的熱度和討論度,但學員本身的魅力和記憶點尚有待挖掘。

隨著《超音戰紀》本週四的登場,週五的《中國好聲音》、週六的《中國新說唱》、《明日之子2》的播出,這個夏季的音樂盛宴已開局。下週陸陸續續還有《幻樂之城》、《這!就是對唱》來襲。這個樂聲不斷的夏日,總會有一款聲音或一首歌,燃爆你的激情吧。

綜藝節目集體遭“水逆”,首播的它們又怎麼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