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命题重点提升科学阅读素养

2018高考语文命题重点提升科学阅读素养

作者 苏玉杰博士

2018年的全国高考语文命题,除了传统文化考察(论述类文本阅读)、英雄人物考察(文学类文本阅读)外,还有两篇文章是倾向于科学素养的考察,如实用类文本阅读,约四分之三的材料聚焦于潘建伟和墨子号上,再如语言应用的17-19题更是借鉴北京高考题,集中到一篇阅读材料上,这不光增强了语言应用功能,更扩大了阅读量,从这篇阅读材料是“大洋一号”也是科学类素材,我们不难得出:高考语文命题重在提升考生科学素养。

2018高考语文命题重点提升科学阅读素养

苏玉杰博士

高考语文命题为何重点提升考生科学素养?中国教科院研究员苏玉杰博士对此这样解释:语文的命题若是只倾向于语言、文学和文化的考察,会把语文教学引导到绝路上去,语文更应该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从高考命题上加以这方面的倾向性引导,有助于中小学语文学科教育的改革。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是失败的,尤其是长期以来“真语文”教育思想严重的影响,让语文教学和考试都失去了思想性、人文性,更削弱了科学性和文化性,这两年的高考语文命题改革,为扭转这一教学现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今年的高考命题,或会让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有深入的革命性改变。

苏玉杰博士结合着个人调研和教学实践,深入剖析语文的应用性学科性质,他说:作为一名高中生,读不懂《人民日报》上的评论员文章,读不懂“科学家的故事”这类的文章,读不懂“红色故事”,那如何继续深造,又何谈未来担当呢?苏博士还说,四维学习法,就主要是以《人民日报》为素材进行语文素养全方位的探究。在写作环节,苏教授举一篇自己特别喜欢的习作《到世界去——由鱼缸理论想到的》为例进行阐述,该文主旨是“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实际上是一篇展示中学生科学素养的真性情表达,文章也体现了对民族科学和民族文化的自信,更有一种高中生的担当。

2018高考语文命题重点提升科学阅读素养

苏玉杰博士

苏玉杰博士还谈到:“不追科学家只追明星”、“不追求社会价值只追求物质利益”、“不崇尚个人奋斗只知道个人享受”的价值观也将会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得以扭转和改变。高考命题在此方面还应大有作为,这一“指挥棒”的功能发挥也是一种高考“正能量”。在前不久的一期《朗读者》上,潘建伟院士朗读的爱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观”视频就被苏教授很好地发挥在了自己的教学实践调研中,听过苏玉杰博士的课的高中学生是有深刻感触的。最后苏玉杰博士总结说:语文教育如若不能通过阅读和写作提升科学素养、文化素养和担当意识,语文教育还有什么意义?!所以,应为高考语文命题者的改革精神点赞!

【苏玉杰博士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教育科学转化与应用中心培训专家;国家教材委员会调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语文中高考命题研究专家。从事超常教育的课题研究和问题教育课题及科研项目开发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