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在身边——雷剧,雷州半岛的一朵艺术奇葩

雷剧是是广东省四大民歌之一,是记载着雷州半岛人民生存、劳动、生活的的载体。雷剧源于雷州歌,经过姑娘歌、劝世歌、大班歌、雷剧四个发展阶段,到剧种形成历时300多年。近年,经过雷剧工作者的不断探索、改革,雷剧已拥有80多种腔调。雷剧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在身边——雷剧,雷州半岛的一朵艺术奇葩

雷剧中的经典形象

雷剧起源于雷州半岛。旧时,雷州歌是以雷州方言自我歌唱,自我抒情的民间歌谣。据传,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端午节,海康南渡河赛龙舟沉船死人,翌年,麻扶村乡老改为“赛歌台”,进行赛歌活动。自此,雷州歌登上舞台(乡里人称踏楼板)。后来,由民间歌手自由组合,逐渐形成雷歌班,又因有女子参加,称为“姑娘歌”。

非遗在身边——雷剧,雷州半岛的一朵艺术奇葩

雷州方言属于闽南语系的一支

当年,姑娘歌一般是用两个石碾(俗称石牛)并列竖起,中间搁放一块牛车板即成舞台。对歌唱词是口头文学、天文地理、风土民情无所不唱,随问随答,比赛歌才。姑娘歌对答如流,接近生活,乡土气息浓郁,有的姑娘歌还有歌文,内容大致是《劝世戒烟》、《劝人忠义》等劝世歌。甚至有的姑娘歌还有人物和故事情节,深受群众欢迎。

非遗在身边——雷剧,雷州半岛的一朵艺术奇葩

雷剧表演

雷剧结构严谨,平仄协调,韵律优美。每首4句,每句7字,有的每句前可加2至3字,称为“歌垫”;第一、二、四句末字押雷州音韵(其中第一句末字不能用阳平字,第二句末字只能用阴平字,第四句末字只能用阳平字);第三句末字不用押韵,但必须是仄声;第二、四句的第4字是阳平声。这就是雷州歌格律。

非遗在身边——雷剧,雷州半岛的一朵艺术奇葩

雷剧唱腔

这种格律接近七绝,唱起来琅琅上口。其腔调自由,喜怒哀乐随心所欲自由唱,如亲人死了,以歌代哭;女子出嫁,姐妹夜里集中,以歌诉情陪嫁唱等。雷州有一句很流行的俗语叫做“一条歌唱到城”,即赶集时沿途接连不断地唱歌,直唱到城镇。这种自由腔调开口即唱,才使雷州歌得以一代代传承下来。

非遗在身边——雷剧,雷州半岛的一朵艺术奇葩

在雷州半岛,雷剧市场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来,这与国内戏剧市场惨淡的大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据不完全统计,雷州市有专业、业余雷剧团在300个左右。这些剧团年平均演出场次在100场。以此来计,全市每年有3万场雷剧在广大农村的大小舞台上演出,独特的唱腔、音乐和唱词演绎着人间喜怒哀乐,温暖和抚慰着乡人们质朴的心灵,让他们在生旦净末丑的角色里辩识着人间真善美。

非遗在身边——雷剧,雷州半岛的一朵艺术奇葩

:雷州市雷剧艺术节剧照

现在雷剧已具有相应的规模,整个团体的艺术结构达到戏曲剧种的要求与条件,观众喜爱有加。雷剧经历三四百年的发展,已经走向成熟。湛江市实验雷剧团1992年一度晋京演出,卢凌日创作的《抓阉村长》,深受京华观众的好评,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从此,雷剧在北京的剧坛上传出了前所未有的一声南方巨雷。2001年,该团相隔10年后第二次晋京演出古装雷剧《梁红玉挂帅》,主演员林奋获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非遗在身边——雷剧,雷州半岛的一朵艺术奇葩

雷剧已成为广东四大剧种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