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智慧:厲害的招數,進可以制人,退可以保身,發人深省!

我喜歡讀歷史,喜歡把歷史解讀的複雜化。有的網友說我寫的是誅心之論,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了。是不是這樣呢?我認為,

把歷史進行復雜化的解讀,反而能夠幫助我們把生活中複雜的局面簡單化,有助於我們解決實際的問題。把歷史複雜化解讀的過程,我們能夠在腦海中構建一個個模型,從歷史事件的成敗中,總結出每個模型成敗的概率,誠然,任何模型都不可嫩百分之百的還原和做出完全正確的推斷,即使如此,長期下來,我們的判斷力也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好比下象棋。開始學棋的時候,我們都是知道了基本的規則,就開始進入棋局。早期下的沒有章法,負少勝多,下的多了,開始學會一些套路,形成一些風格,知道要去佈局,知道要分析對手的意圖,知道高手都是下一步看好幾步的。高手怎麼做到下一步看好幾步的?因為他們構建了模型,掌握了規律,知道我這麼下,你有很大的可能那麼下,你那麼下,我怎麼引導你按照我的意圖繼續下。如果你總是按照我的意圖下棋,你輸掉的概率就很大了。

後來我知道,下棋的高手,都有過特殊的訓練,就是覆盤經典棋局,或者背誦棋譜。我解讀歷史,就如同覆盤棋譜,希望在覆盤的過程中,掌握規律!

今天給大家解讀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專諸刺王 僚),印證我的觀點。

伍子胥逃亡到吳國,吳王僚沒有起兵幫他討伐楚國。伍子胥得知公子光有奪取王位的野心,於是把復仇的希望寄託在公子光身上。想要讓公子光幫助自己復仇,前提條件是自己要幫助公子光幹掉吳王僚,奪取王位!

公子光的想法很簡單粗暴,就是找一個勇士,去行刺吳王僚。他覺得只要殺了吳王僚,自己就能做吳王。這是很多人的思維習慣。還拿下棋舉例,很多人認為,我這麼下,對手一定那麼下,結果你這麼下,對手沒有那麼下,然後你就不會了。

公子光認為伍子胥一路從楚國逃到吳國,認識的人肯定不少,讓伍子胥給自己推薦一個勇士。伍子胥於是給公子光推薦了自己的好朋友,專諸!

公子光於是各種厚待專諸,無非是大把的給錢,禮賢下士,這是古代貴族收買底層人的慣用手段,而且屢試不爽。現在也一樣,當高社會地位,高權力的人向一個低地位的人表現出友好,然後給予一定獎勵和許諾後,低地位的人仍然那樣的受寵若驚,義不容辭。這既是所謂的士為知己者死,殊不知,底層的人認為高層的人是自己的知己,而高層的人只把底層的人當做工具。只聽聞士為知己者死,從不聞知己者為士而死。很悲哀,也很無奈!

專諸未能免俗,這對他來講,也許是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能為欣賞自己的貴族做事,是莫大的榮幸!哪怕這樣的證明,付出的代價是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然而,縱使你願意死,也要死得其所,也要完成目標。公子光沒有什麼好的方案,在他的意識裡,就是要專諸憑藉勇猛,殺掉吳王僚,就算大功告成,沒有想過,專諸怎麼才能成功的刺殺吳王僚。

公子光沒有方案,專諸作為實際執行者,必須有方案才行。他對公子光說:凡事輕舉無功,必圖完全! 這說明,專諸認真思考具體方案了。輕舉無功,必圖完全,這就說明了智謀的重要性!相比於公子光單純簡單的想法,專諸思考的更有深度。不是說你公子光找了一個勇士去殺吳王僚,吳王僚就洗乾淨躺著那裡等你來殺,必須通過謀略,佈局,提高刺殺的成功率!如果專諸聽了公子光的話,提著刀就往王宮裡殺,結局就不必言明瞭!

專諸又說:夫魚在千仞之淵,而入漁人之手,以香餌在也。欲刺王僚,比先投王之所好,乃能親近其身。

專諸這句話,看似簡單,實際上道破了人性!魚在水底,因為貪吃香餌而上鉤。人也一樣,人的香餌就是這個人的“所好”!人面對自己“所好”的事物,總是很難有抵抗力。有人好打麻將,有人好喝酒,有人好美色。。。“所好”讓人產生身體或者精神上的愉悅,這是人生在世必須有的一部分,不可缺失。於是所好就成了香餌,就成了別人利用的缺點。利用人的“所好”去驅使一個人,是百試不爽的手段。廈門走私大王賴昌星曾說過,我從來不害怕別人沒有需求,只要是人,就一定有需求。這個需求,就是香餌,就是“所好”!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暴露需求就是暴露自己的弱點。聰明人總是善於通過自己的能力來滿足需求,善於在外人面前隱藏自己的“所好”,因為他們知道,暴露自己的需求,別人就會給自己製作香餌,容易上鉤,風險極大。有人說,你知道那是香餌,不去吃就好了,不一定就有風險,不至於不敢把自己的所好暴露。這個道理很明顯,但正是這個想法,葬送了很多人。因為面對香餌,你的理智告訴你不要去吃,但如果這個香餌極香、極有誘惑力呢,如果這個香餌偽裝的極其安全無害呢?你會不會失去抵抗力,去吃一下?

想想我們自己吧。一個喜歡打麻將的人,明知道回家會因此吵架,當有麻將局時,還是心癢難耐去赴約,因為打麻將就是能給他帶來精神上刺激的快感,他太喜歡這種感覺了!這種表現,就是對“所好”完全沒有抵抗力!再比如,一個人喜歡玩手機,明知玩手機對眼睛有害,影響睡眠,好多人自我安慰,我就玩一會,結果呢?總是不到凌晨不罷休!這是因為短期玩手機不會有明顯的害處,人總覺得,我就玩會手機,不會眼睛瞎掉,這就是把香餌隱藏在表面無害中了。可是當你玩手機的時候,別人在學習提高呢?當別人知道你愛玩手機,故意送你一部好手機讓你玩的盡興呢?你會吃這個餌嗎?

所以專諸這段簡單的話,簡直把人性展現的淋漓盡致。人總會產生錯覺,心理學上叫做自我服務偏差,覺得自己的自控力比別人強,不會輕易上當,吃了別人製作的香餌。實際上,是人就會吃香餌,關鍵在於香餌是不是足夠香,是不是偽裝的足夠安全罷了!

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就知道了與打交道,想要去控制一個人,關鍵在於知道他真正的“所好”,然後用心的去製作滿足他“所好”的香餌,把這個香餌包裝的安全無害,當資源充足時,可以免費的提供幾次香餌,等時機成熟了再收線。更有高手,如果不知道別人的“所好”,就千方百計的試探,金錢、美女、權力、榮譽、等等,輪番上陣,就看你咬哪個餌!

我們更知道了,對外人,不要輕易暴露自己的“所好”,不管別人是否動機不純,總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啊!不要去挑戰概率和人心,這個風險大可不必去冒!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提升自己,自我滿足自己的“所好”,才是真正的安全無害!

故事的結局,大家都知道,專諸把匕首藏在烤魚的肚子裡,利用向吳王僚獻魚的機會,接近吳王僚,一舉刺殺之!專諸被剁成肉醬,名垂後世,值與不值,仁者見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