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说》文化的传播——缘武堂

李桂源,出生于1982年,2009年到中山开武馆,至今已有八年之久。李桂源从小热爱武术,进入社会后开始到佛山工作,在工作周围刚好有一家武馆,一开始是自己喜欢,当作锻炼去学习,接触咏春拳之后发现非常适合自己,开始坚持练咏春拳。李桂源坦言自己练咏春的时候并不知道原来之前李小龙也练过这套拳,是过了一两年之后看《李小龙传奇》才知道李小龙也练咏春。

《老大说》文化的传播——缘武堂

缘武堂,李桂源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决定以后要用这三个字开武馆,李桂源的初衷是想把所有有缘于武术的人共聚于一堂,所以叫“缘武堂”。李桂源的武馆不以营利为主导,甚至收的徒弟到后期可做到免学费学习,并且李桂源也会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体质、性格与爱好以不同的方式来教导徒弟,生活中习武,武出生活,让自己的徒弟在快乐中学习,学习中快乐。

采访实录

开馆:源于对武术的热爱

李桂源回想起当初刚开始开武馆的时候说到,其实当时开武馆的想法很简单,一方面是自己真的很喜欢武术,第二方面是想把中山对武术有兴趣的人教会,然后可以陪自己练陪自己玩。这样不仅可以把武术的整体气氛搞起来,李桂源认为自己同时也可以从中有所进步。李桂源觉得一个武术的氛围真的很重要,钱与名利对于李桂源而言并不是那么的重要,他坦言自己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噱头,但他从不喜欢把这些向外公告,因为他觉得没必要,只要自己在武林界可以被那些老前辈认可了,你的能力就会越来越高,生存空间也会越来越大。

现在也有很多武馆门面做的很不错,但是教的东西其实是有所欠缺的。咏春拳是由叶问电影开播之后才开始广受大家的追捧,中山也因这名气相继开了很多咏春武馆。在三年五年如果没什么实力,单纯是为了盈利的很多也都沉下水了,只有真正有心想教武术,不单纯为钱的才能慢慢坚持发展,因为很多武馆一因为没钱赚就选择了关门,李桂源感觉自己没钱赚也可以,因为自己是真的喜欢。

《老大说》文化的传播——缘武堂

《老大说》文化的传播——缘武堂

《老大说》文化的传播——缘武堂

《老大说》文化的传播——缘武堂

好的咏春师傅:“为父”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李桂源认为“为父”,假如你能拜一个师傅为父,那是一辈子的,师傅能给徒弟当做父亲,能让徒弟把你以父辈来对待,你也必须要做到父辈的职责。李桂源认为一个师傅对一个徒弟的职责其实非常大,是真的把自己徒弟当儿子,所以以前的传统师傅收徒弟不会太多,一般都是三五个,最多也就是十来个。其他教开的不是真正的徒弟,徒弟是真的一辈子,不在于钱。李桂源坦言自己现在只收小朋友为徒,成人都当朋友去教,小朋友徒弟也就十几个。从今开始,李桂源也开始选择性收徒弟,因为已有十多个,再多自己也忙不来。

李桂源收徒弟一般要看家长是否左右孩子的思想,因为有时候家长并不懂你的教学方法,家长是否理解会直接影响学习,因为家长不相信你,产生质疑后会导致让孩子退学,半路退学也会影响到缘武堂的声誉,因为没练好半路退了,李桂源想要带的徒弟是一辈子的。李桂源收徒弟一般也观察三两年,一旦收为徒弟后只收一年的学费,过后便不再收取费用。真正的徒弟过后就不是说要学多少套路,而是让他把真正的东西沉淀下去。沉淀需要时间,要让自己的徒弟如何懂得自己去学习武术,而不是让自己的徒弟去模仿师傅的动作,模仿只会一代比一代差,要引导他用自己最适合的方式去练,去磨练自己的意志,等徒弟可以自己独立了,才容易练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功夫。

《老大说》文化的传播——缘武堂

《老大说》文化的传播——缘武堂

《老大说》文化的传播——缘武堂

《老大说》文化的传播——缘武堂

咏春:以柔克刚

李桂源表示自己不单只练咏春拳,其他的武术也有练。李桂源在练咏春之前,自己“乱”练太极也已练出效果找到感觉,所以很多武林前辈都说李桂源的咏春拳会有太极的影子。李桂源在跟他的师傅学咏春的时候,师傅有教其他徒弟练散打或者截拳道,李桂源选择去做陪练,也吸收了很多搏击的因素,所以李桂源在学咏春的时候直接攻防能力也是比较强,而咏春也是攻防比较直接。李桂源认为咏春适合现代的人使用,外行人看电影可能会觉得咏春很凌厉,其实电影里能表现出来的只是咏春拳很小部分,咏春圈里的人都称咏春拳是“女人拳”、“斯文拳”,咏春是女人创出来的,一开始教用的教学方式是放松放柔,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刚柔并用。

少林功夫以钢入门,他们为了吃饭要做苦力活,所以要用力去扛,自力更生,但练到最后没了进步的时候会去练“易筋经”、“洗髓经”,又会让他们从新去把松柔练出来,才能突破功夫的瓶颈,这两套拳经不是用来攻击的,而是内练筋骨与精气神,被尊称为镇寺之宝。咏春从松柔开始练,刚开始没有那么累,但练到发力的时候,筋骨就会有一定的感知,肌肉也人有了一定的记忆。对小孩而言就有难度,因为小孩还小属于“记忆型”欠缺理解能力,还会精力过剩,发力了才觉得好玩,所以教小朋友又是另一种方式。在教拳的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法,成年人先懂拳理,小孩先懂套路,女的按性格或者原汁原味去教,因为咏春本来就比较适合女性去练,但现在练咏春拳的以男士居多,现在社会很多人还是喜欢去练所谓的搏击,但练到最后还是要以柔克刚,所有武术都不能过激。

现在社会喜欢快餐文化,很快的去学几套拳理,就开始自己开武馆,这会导致越教越偏移,全面懂得咏春的师傅,他对每个人的教法都不同,每个年龄段的教法都不一样,每个人练的咏春都会有不同的风格,拳法也是因人而变。

未来展望:百花齐放

李桂源最想看到的是武术百花齐放,而不是李桂源一个人。一个人做是不可能的事,他想让自己的徒弟可以把武术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咏春,学习咏春拳。李桂源现在做的是把自己的徒弟培养好,练出咏春拳的品德与武德,下一步假如自己的徒弟还想有更好的深造,会把自己的徒弟引导到不同派系的武林前辈那里,让他们去学习去传承。李桂源最想要看到的就是武林大团结,把武术界所有练武圈子朋友,不论年龄或身份都能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强大的武林氛围,让未来所有的孩子都能学到武术,现在李桂源正在准备着筹划下一步的公益武林社区服务,共享武术,分享健康,可以说是义务教学,目的就是实现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学到真功夫。

《老大说》文化的传播——缘武堂

编后语:

小编真的很佩服李桂源师傅,他对武术的精神是毋庸置疑的,我崇拜他对武术的执着。现在的培训机构越来越多,以赚钱为目的的数不盛数,以良心为主的还有多少?小编认为咏春拳其实就是中华民族所流传下来的一种文化,我们应该用心去传承,把中国武术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吸纳更多武术爱好者,形成特有的武术强国氛围。

《老大说》文化的传播——缘武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