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南方人愛吃大米,北方人愛吃麵呢?

心靜如水85943557


這是一個錯誤的說法,“南方人愛吃大米,北方人愛吃麵”這種習慣形成僅百餘年。

首先,歷史上中國南北方人都愛吃大米。

在春秋時代,粒食是華人的代表,而粉食是蠻夷的代表。絕大多數中原人是粒食。

1、漢人可能是世界上個最早馴化稻米的的民族(目前還有爭議,有的說法認為是東南亞最早馴化稻米),但毫無疑問的是,黃米、小米、大黃米是漢人最早馴化而成的,這是粒食的一個原因。

圖片說明: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7000年前的稻穀。

2、稻米對土地要求比較少,比如水稻,幾乎不用施肥,可以每年生產,產量也比當時其他作物高。

3、歷史上北方氣候更溫暖,適合稻米種植。

基於以上原因,稻米佔據壓倒優勢,而小麥等外來物種需要精磨,後期加工非常麻煩,所以古人大多也採用粒食,即麥飯(又稱麥餅,名曰餅,其實樣子和米飯差不多),可小麥去殼後有種皮,味道苦澀,所以麥飯是窮人才吃的食物。

當然,貴族已有精磨的小麥,可以做麵條等,一般用作點心。

圖片說明:清代《御製耕織圖詩》“插秧”圖, 焦秉貞繪,朱圭、梅裕鳳刻。

其次,南方人吃大米是北方傳過去的

從漢代開始,漢人開始向溼熱、多瘴氣的南方進發,特別是經唐代大開發以後,南方食俗與北方基本近似,即以米食為主,麵食只是點心。

比如早餐吃麵條,這是北方很少有的習俗,但南方卻保持了。再有生日吃麵,南方人也有這一習俗。

圖片說明:南宋的《耕穫圖》,作者佚名,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其三,北方面食為主是受少數民族影響

特別是魏晉南北朝,中原混戰400年,少數民族大量進入中國北方,草原民族因不斷移動,所以食物多帶餡料,這樣吃起來比較方便,這一食俗在北方迅速推廣。

在此階段,北方風俗逐漸胡化,特別是經過混血,單眼皮的漢人也多成雙眼皮,北方也開始廣泛植麥。

圖片說明:饆饠可能就是今天餃子的前身。

小麥的蛋白質含量高,營養優於水稻(抗戰時,蔣百里曾寄望山東在戰爭中起到更大作用,因為當地人吃小麥,身材比較高大)。但小麥含異種蛋白,可能引起人體過敏,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面部肉掉下來,這個在孫思邈的《千金方》中就有記載。

圖片說明:古代食物製作場景(新疆吐魯番出土唐代女廚師陶俑),其中已可見面食加工設備,表明麵食在當時已開始普及。

在戰爭與飢餓影響下,對小麥過敏的人的基因很難傳下來,今天國人中對小麥有嚴重過敏反應的已經很少,但很多人會抱怨吃小麥後身體不舒服、便秘等,這也是一種過敏反應。

其四,北京人吃小麥是清末的事

雖然北方小麥大量普及,但很多地區仍以米食為主,山東、山西因與少數民族接觸較多,麵食普及度更高。

清朝定鼎北京後,基本是從江南運大米到北京,所謂旗人吃老米。直到晚清,大量山東人到北京開槓子房,北京人才發現麵食也很好吃,才開始普及。

圖片說明:清代畫家江萱所繪《潞河督運圖》(局部),可見清代漕運盛況。漕運主要是以大米為主。

所以,“北方人喜歡吃麵,南方人喜歡吃米”是一個以偏概全的說法,在今天,東北很多人也愛吃大米,因為日寇佔領時,大量高麗人來的東北,此前東北人不會種大米,至此也學會了相關技術。東北大米的血統來自日本大米,所以質量特別高,加上生長期長,目前已成中國最優質的大米。坦率說,吃慣了北方大米,會覺得南方大米難以下口,吃後嗓子都覺得痛,被認為是“拉嗓子眼”。

在中南地區,如湖北、湖南,包括江南的上海、杭州等地,包括福建,麵食都很發達,小吃水平均高於北方。像南方人發明的油條、片兒川、小籠包、湯包,都是非常著名的,可見用米麵分南北不靠譜。


老虎他爹


其實我覺得這個可以分為地域的習慣兩種方式來解釋!

1.南方降水多,氣候溼熱,相對於水稻的生長更為有力,而北方呢?四季分明,氣候也相對乾燥,適用種植小麥等農作物。就好像是四川人喜愛辣,因為他們生活在潮溼的盆地,如果不依靠外界的一些方法來排除體內的溼氣,會很容易生病。所以第一點我認為跟地域有關係。

2.就好比突然有一天父母買回一塊你從來沒有吃過的榴蓮,我相信多數人的反應都會用因為味道,而產生排斥,但如果從小你就習慣了這種味道,有可能所謂的這種排斥會轉變為一種喜愛。

不久前看過一篇文章,外國人非常好奇,為什麼我們要把大米作為主食,他們認為大米太硬難以消化。實際上我們看到這時也會提問,那為什麼你們把肉當飯吃呢?

溜溜就是北方人,但是我更愛吃米,因為從小接觸最多的餐食就是大米!

所以,我認為不論是你愛吃米還是愛吃麵,都是因為地域以及家庭習慣兩種方式造成的!


別叫我溜溜


為什麼南方人愛吃大米北方人愛吃麵食? 古俗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很有道理。現今應從地理環境.人體基因及生活長久習慣去理解。 人類活動,人之生存因環境而生者適存並進化。南方主要是長江中下游平原因水量充沛陽光溫度適應水稻.魚類生長,又適合古人類生活,捕魚應比捕獸類容易,由採古水稻漸種水稻,長江中下游平原故而有萬年左右栽培歷史,從而長久養成吃魚米習慣。 北方主要黃河中下游沖積平原成旱地生長小米麥子高梁故演變成種此類作物而吃的習慣,約有六.七千年栽培歷史。 再往中國北方緯度推去,多草原故而遊牧生活成習慣而吃肉類成主要食物。總之,人的生活習性,與地球生存環境伴隨改變人類基因長久演變進化而固化的。


一草29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大米屬於酸性食物,白麵屬於鹼性食物。常吃麵食很養胃的,對身體好,米就不一樣了,因為它屬酸性食物,要適當的搭配儘量少吃,也可能是因各地環境問題,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