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累计亏损46亿,途牛变“屠牛”

三年累计亏损46亿,途牛变“屠牛”

说到途牛,大多数人的印象一定是电视里循环播放的广告“要旅游,找途牛!”。可真正要去旅游时,想到去途牛网上选行程、买机票、订酒店的人肯定没有知道这句广告词的多。


裁员降薪

然而途牛重回大众和媒体视野中,却是因为近日途牛内部员工爆料,途牛用降薪的方式逼迫员工离职,降薪波及500人,引发部分员工罢工近一周。微博上关于“途牛单方面降薪、集体罢工”话题的阅读量一度高达16万。

无独有偶2017年12月21日的途牛还发生过“血洗事件”。当日途牛方面突然辞退不少于400名员工,多为技术研发岗位,甚至有的部门被整个裁掉。当时,途牛就裁员一事已经做出回应,承认裁员事实,声称本次裁员是公司正常结构优化调整。

此外,2016年6月,途牛创始团队核心成员,CMO陈福炜离职。2017年11月16日,途牛联合创始人、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严海锋及首席财务官杨嘉宏同时“因个人原因”离职。在新成立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小黑鱼科技”。

此番途牛大规模的降薪、裁员,很明显是为了“节流”节省开支。昔日“阔少”真得沦为需要裁员、降薪才能保住营收平衡的地步了吗?


连年亏损

曾经的OTA市场,是携程、去哪儿、同程、艺龙、途牛等的多平台混战,想要在混战中突出重围,“合纵连横”强强联手才是唯一出路,这对于国内旅游平台的混战来说更是这样。

2017年同程旅游与艺龙旅行网宣布合并,更名“同程艺龙”,并背靠腾讯与携程这两个大股东。腾讯先后将微信钱包、QQ钱包中的酒店预订、机票火车票预订等自有流量入口相继交给艺龙和同程,两家公司的合并和业务整合,意味着腾讯能进一步巩固两家公司与其的业务协同,此后同程艺龙合并后也亦步亦趋的走上港股上市之路。

携程也在2017年以营收267.8亿元的成绩稳坐龙头交椅,在资本主导的OTA市场格局重构中,携程通过换股的形式取得去哪儿网的控制权,自此马太效应在携程的身上发挥作用,截至2017年,携程以267.8亿元的营收,21亿元的净利润稳居龙头交椅。

三年累计亏损46亿,途牛变“屠牛”

而此时的途牛呢,自2014年上市以来,亏损之路就一直没有停过。

从2015年到2017年,分别亏损14.6亿元、24.2亿元、7.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46.5亿元。2017年的营收出现断崖式下滑,虽然这也与OTA市场竞争恶化有关,但是也显示出途牛的竞争力在逐渐下降。截至2018年一季度市值仅为8.7亿美元。


转型坎坷

曾经途牛也是在OTA第一梯队的平台,可为什么眼看别家相继走上上市路,途牛却忙着裁员、降薪呢?

这就要说起途牛的转型路。

2016年之前,途牛的战略与定位很清晰,主要业务是跟团游、自助游的旅游产品定制,最早开创互联网旅游线路模式。途牛也公开批评对手同程:“同程看起来机票、酒店、火车票、门票、出境游样样俱全,但是样样不精。”

可曾经被途牛瞧不上的同程,2015年获得60亿元的巨额融资,估值达到130亿美元,是身为美股市场途牛的2倍,后来也与艺龙合并,冲击港股市场。

看到了业务上不精不专的竞争对手一个个获得投资估值大升,途牛动摇了。2015年途牛宣布进军在线机票领域、2016年途牛加大力度进军机票、酒店预订。

然而OTA市场竞争的重点是获客和运营,2016年途牛便走上了挥金营销的不归路。当时在广告市场上,曾有“真人秀10个节目里有8个是途牛赞助”的说法。

公开信息显示,途牛合作过的节目包括《非诚勿扰》、《最强大脑》、《中国好声音》、《花儿与少年》、《百里挑一》等热门综艺。2016年还曾豪掷1.485亿拿下《奔跑吧兄弟》第四季特约合作。然而巨额投入的广告营销轰炸下,最终的结果也是收效见微。

2016年11月,途牛公布五大新业务,发力机票、酒店、金融、影视、婚庆等。然而影视、婚庆的转型不成功,途牛从新回归旅游产品,浪费的这几年,竞争对手都已经登上了一个台阶,而此时的途牛也陷入了一个水深火热的境地。

三年累计亏损46亿,途牛变“屠牛”

而在融资方面,自2015年11月,海航旅游投资途牛5亿美元,替代京东成为途牛的第一大股东,持有途牛约24.1%的股份外,途牛再没有注入新的资本。


逐渐回暖

不过好在,2017年,途牛意识到要“理性”运营,从一味追求外部流量,逐渐转向了兼顾已有用户的运维,更加重视提升用户复购率,从一味追求外部流量到精准营销;有节奏地发展线下门店。

途牛发布2018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净亏损7160万元人民币,比2017年同期净亏损2.874亿元大幅下降。途牛预计,2018财年第二季度净营收将达到5.199亿元至5.383亿元,同比增长13%至17%。净亏损比去年同期大幅收窄,经营情况逐渐好转。

据了解,截至2018年4月30日,途牛今年共计新增51家自营门市,线下自营门店的数量已经达到220家,覆盖420个出发城市。特别是,与携程大面积采用加盟为主拓展地面店为主不同,途牛所有的地面店都采用直营模式。而根据途牛一季度财报显示,自营门市对途牛总交易额的贡献首次超过了10%。

业内人士对此评价,途牛开拓了一种线下渠道就是以缓慢的自营模式来开拓市场,和携程加盟连锁的激进方式相比,还是有差别的。他能够把质量管控的比较好,虽然步伐缓慢一些,但是会走得比较踏实。

互联网时代的快节奏浪潮不会停下来等待任何一家企业,落下了可能就是永远的落下了。未来无论途牛要走何种经营模式,眼下当务之急是提升用户体验、产生规模经济,将“途牛”打造成一个值得用户信赖的品牌,让用户记住的不再是一句空头广告语,而是良好的用户口碑和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