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癌症不是一個人的事,抗癌成功的家庭都會團隊作戰!

點擊↑↑↑藍字關注康復醫學網

ID:cnkfyx

房文錚 保健時報 ID bjsbwxh

得了癌症不是一个人的事,抗癌成功的家庭都会团队作战!

許先生自從查出患甲狀癌兩個多月來,就整日沉溺於恐懼、抑鬱、絕望中,覺得活到死都要天天吃藥,成為拖累家人的累贅。臨近手術,許多親朋好友都趕來看他,他覺得像是來和自己告別一樣,弄得心裡更不好受,彷彿已跟“死亡”畫上等號。

對抗癌症,不妨團隊作戰

心理干預有助於延長癌症患者生存期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房文錚

癌症是慢性病,需要漫長的治療過程。這個過程中,沒有良好的心態難以支撐下去。

它與軀體狀況還會相互影響。相關醫學調查表明,腫瘤患者常會出現抑鬱、焦慮、精神錯亂等心理問題,甚者精神崩潰,直接影響治療效果。

安慰患者的前提,是自己先振作

患者被確診為癌症後,家屬同樣會有悲觀、恐慌、絕望的情緒,會到處亂投醫、盲目問藥。這也會影響患者的情緒,給患者增添更大的思想負擔。

所以,患者家屬首先要振作起來,用“自家人”的身份,為癌症患者加油、鼓勁兒,起到調動患者機體的積極作用,打消患者的恐懼、盲目心態,增強科學抗癌信心。

心理康復治療措施的實踐,需要腫瘤患者、親屬與醫務人員之間的相互理解、配合,這樣才能取得滿意效果。專家強調,“家庭抗癌”容易將痛苦稀釋。因為與專業心理醫師治療相比,患者與家屬隔閡較少,家屬的話更有說服力。

事實證明,晚期癌症患者若每星期都能和家屬一起參加一些與治療康復有關的集體活動,其生存期要比單純接受治療的同樣病情的患者長。

戰略上藐視疾病,戰術上重視疾病

癌症患者首先要“認命”,既來之,則安之,先坦然接受,跟身體內的腫瘤“和平相處”。

在戰略上藐視癌症,相信癌症是可以戰勝的,給自己希望和信心;必要時找心理醫生開點抗焦慮、抑鬱的藥物。

同時在戰術上重視癌症,充分認識癌症也是一種“慢性疾病”,把握好每個治療細節,定期複查,有問題就能及時發現、處理。

隨著治療的深入,癌症患者面臨著比其他患者更為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和心理活動,加之目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恐癌心理,周圍人們緊張、過分的關懷無形中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負擔。

因此,患者要與醫生積極溝通,傾吐心中的苦悶、憂愁、怨恨、委屈和不幸,尋求心理支持。經過心理醫生的分析、解釋和誘導、勸說,改變不良認知,降低消極情緒反應。

癌症患者生存期長久者,除了堅持規範治療外,大多是心理狀態比較好、對自己很有信心的人。患者要注意轉移對疾病的注意力,避免養成一味臥床靜養的惰性。在不引起疲勞和不影響治療的前提下,適當參加鍛鍊,如散步、打太極拳等;適當生活自理以分散注意力。

特別是經常參加各種抗癌活動,在集體治療中相互交流、互相支持,消除心理上的壓力。

寧靜溫馨的環境有助於平復患者心緒

癌症會導致一些患者失去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患者家屬需掌握營養進食、穩定睡眠、褥瘡護理、康復等護理知識,及時為其更換衣物、被褥,保持床單、衣服寬鬆、清潔、乾燥。

患者在熟悉的居家環境中享受親人的陪伴,不僅減輕了身體上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心靈上的撫慰與支持。患者的居室內要整潔、安靜、光線充足、溫溼度適宜、空氣新鮮、避免噪聲。

在牆上粘貼患者喜歡的畫、工藝品、相片等。採用合適的座墊和床墊。多陪伴患者,聆聽並體會患者的心情。握住患者的手,用溫柔的聲音跟他說話,柔和的音樂和燈光也可以使患者平靜下來。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 編輯 || 夏淼

得了癌症不是一个人的事,抗癌成功的家庭都会团队作战!

合作/投稿 手機/微信/QQ/支付寶號:15313343001(←長按複製)

關注 康復醫學網微信號:cnkfyx

《基礎臨床按摩療法:解剖學與治療學的結合(第3版)》

院士推薦,康復治療師人手一本! 超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