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瞎話故事」高南阜趣聞——土地廟寫春聯

高鳳翰,字西園,號南村,又號南阜山人。一八六三年生於膠州城西南三里河。他是我國文壇上的名士,他的詩、畫、書至今享有盛譽。

高南阜之傳略、年鑑、小傳等,各名家早有專著,記載已備。現僅就裡間流傳的南阜之軼聞趣事集成一束,以饗讀者。

「膠州瞎話故事」高南阜趣聞——土地廟寫春聯

丁丑除夕日。高南阜的父親高曰恭進京應試,還未回家。

五、六十戶人家的三里河村,斷斷續續的鞭炮聲此起彼伏,家家戶戶都忙著蒸“供養”、祭財神、接福神、迎喜神、請“一千二百神”。

十五歲的高南阜獨坐書房,不知是因為掛念父親,還是因為別的什麼,再也無心讀唐詩宋詞了。他瞞著傅氏母親大人,隻身出了大門,獨自朝村北大道走去。

土地廟前。

枯枝上的幾隻烏鴉,見有人來,撲撲楞楞飛起,發出了淒涼的叫聲。南阜站在土地廟前,只見土地廟牆倒屋塌,廟院裡亂石荒草亂七八糟,陰森森,冷清清,和村子裡那歡歡樂樂的過年滋味大不一樣。

「膠州瞎話故事」高南阜趣聞——土地廟寫春聯

南阜走進廟門,一看神像,好可憐啊,土地正神渾身灰土蛛網,土地奶奶臉上“灰毛溜狗”。看見這副慘相,南阜仰天長嘆:“唉!在人世間官高威亦大,職卑位也低,想不到神仙世道里也是大神香火旺,小神獨淒涼!”他想了一番.決意回家寫付春聯,讓土地廟也有點過年滋味。

南阜回到家中。這時父親也從京城回來了。

舊社會兒子見了老子要作揖行禮。南阜禮畢,便把剛才在土地廟前的想法稟告了父親。

「膠州瞎話故事」高南阜趣聞——土地廟寫春聯

“如今人心不古世態炎涼,人家都想求大神賜福去禮拜大神,你卻能顧及土地爺小神,這是公道之舉,你小小年紀能與世俗抗爭,難能可貴,可嘉,可嘉!”高曰恭手捋鬍鬚,一手撫摸著南阜的頭頂,“你寫吧,正好我想看看你的書法有何長進。”

南阜順手從書架上抽出一張“張丹”對子紙,裁成兩塊條條,一邊磨墨,一邊望著父親,意思好象是請求父親告訴他寫什麼詞兒。

“土地廟的對聯,有的是現成詞兒,上聯是‘德居五行來,下聯是‘位列三才中’。”高曰恭隨口說來。

高南阜眼珠一轉,放下筆,恭敬地說:“父親大人,您老常說,文務求實,言為心聲。今日年三十,土地廟內香火全無,冷冷清清,再說些‘三才、五行’,是不是求空不求實了?”曰恭沒想到離家才一年,兒子竟有了如此見解,心中頗感高興。他又朗聲道出另一副對聯:

廟內無僧風掃地

佛前少燭月當燈

南阜聽罷,恭恭敬敬地對父親說:“父親大人,您老沒到土地廟去看看,滿院子破磚碎瓦亂石枯草,什麼樣的大風也掃不淨那裡的地;佛前少燭,大年三十哪有月明當燈?……”

高曰恭的兩副現成對聯詞兒,皆被南阜婉言拒用了。

他心裡並不因兒子斯文的頂撞而生氣,反而被兒子這種不盲從有主見的作法逗樂了:“那好,你自己出個對吧,可要講究平仄對仗!”

南阜聽罷吩咐,不慌不忙地攤開紙提筆蘸墨,揮毫疾書。

一副遣詞別緻,墨跡淋漓的土地廟對聯寫成了:

嗯?哪裡放炮?

唉!今日過年!

「膠州瞎話故事」高南阜趣聞——土地廟寫春聯

高曰恭一看,不由得吃了一驚;兒子的字,已不下老子。只見字體結構謹嚴、工整,筆力渾樸而蒼勁,似有入木三分的初萌;全聯佈局沉著而奔放,瀟灑而守矩;懸起審看,很有氣息流走,奇趣橫生之感覺。再琢磨對子內容,更是超然不落俗套,詼諧已成莊重,僅十個字,活生生地道出了土地廟裡的淒涼景像,畫出了土地小神困窘神態和土地奶奶苦惱而又無可奈何的心情;有動有靜,土地爺夫婦窮困潦倒的樣子躍然于丹尖紙上,職低位卑之小神的境迂活現在對聯中。

南阜從小便有才,後來成材是當然。

▍蔡鐵原蒐集整理 | 欄目顧問:髙敘成 | 編輯:一壺好茶 、紅塵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