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職教師不敢輔導了,社會上補課機構不僅沒收斂,反而遍地開花。爲何會這樣?

mglcm



這幾天我縣中考剛出分,正好有一鄰居孩子今年中考,問到孩子的分數,鄰居有些傷心地告訴我孩子連建檔線都未達到。鄰居告訴我,對於孩子讀書是花了大價錢的,每個學期在我縣一補習機構補習,每學期6800元。我聽了後很震驚,一方面震驚於補習的價格,另一方面也為孩子花了這麼多錢感到不值。

這就是當前課外補習機構的現狀,沒有約束、沒有監管。其實這並不是個案,網絡中也常常傳出花大價錢補習最後結果讓人啼笑皆非的事。

對於孩子為什麼補習沒效果,其實想想也正常,如果不是孩子平時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存在問題,他們在學校、在課堂就應該能學好,到補習機構除非一對一可能有點效果,再讓他和其他同學一起去上大課,怎麼可能有效果?

今年以來,國家可以說是掀起了整頓校外補習機構的大潮,可是文件看到不少,到地方,特別是小縣城,只聽到見打雷聲沒看見下雨。


有許許多多老師對不允許教師有償補課的事很有看法,不少教師會認為如果允許教師補習,家長還不用花那麼多錢,可能效果還更好。但作為也是一名教師,個人認為讓國家允許教師有償補習是不可能的。現在看起來是這麼個道理,但一旦補習合法化,誰能保證“課堂不教課外補”的事不會真實發生?

站在國家層面,中小學校減負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讓教育迴歸教育本質的需要。但是正如前期火遍網絡的一篇文章“請不要為我的孩子減負”,說出了千千萬萬家長的心聲,在這個只認分的年代,一昧強調減負,卻不從整個教育體制入手,上下聯動,廣泛宣傳,這個一面教師拿著低工資抱怨,一面是社會人租個地方,擺幾張桌子就賺得裹滿缽滿,一面又是家長不忍重負的死結永遠解不開。


輕風教育


首先糾正一下題主的說法,“在職教師不敢輔導了”這種說法是不確切的,應該說“在職教師不敢明目張膽地輔導了”,事實上在職教師一直在補課,只是改變了形式而已。

社會上補課機構遍地開花,第一個原因就是家長有需求啊,現在孩子少了,條件好了,人們對教育更重視了,也更關注孩子的發展了,很多家長不惜花錢為孩子補課,捨得在教育上投入。另外,很多家長忙於工作,沒有時間管孩子,擔心這麼長的一個假期,孩子玩瘋了、心野了,開學後不好收心。去上個輔導班,起碼有老師看著,學多學少先不說,至少孩子不會去玩水、瘋跑打架、上網吧玩遊戲等做一些危險或不靠譜的事。第二個原因就是禁止在職教師補課,不讓老師補了,家長又有需求,自然各類輔導班就應運而生了。再加上媒體上經常有人說“老師上課不講補課講”誤導家長,讓家長以為只有在輔導班上孩子才能學到“真經”。第三個原因就是學生的錢好賺啊!

現在經商的人都知道兩類人的錢好賺,一是孩子,而是戀愛中的年輕人。孩子從一出生的奶粉錢開始,什麼吃的、玩的、用的肯定都要最好的。父母都是寧肯苦自己,不肯委屈孩子,所以只要是給孩子花錢,家長都是不心疼的。補課機構抓住了人們的心理,大肆宣揚,假期補課多麼重要,自然會加重家長的焦慮,萬一不補課,孩子落下了怎麼辦。因此,盲目從眾,只要是給孩子花錢,那就出。第四個原因就是高考這根指揮棒的作用了。雖然高考已經不再是萬千學子的唯一出路,可畢竟是關係到命運、前途的一場考試,仍是廣大學子改變出身、提升層次的最有效的途徑,尤其是對那些平民二代、農民二代來說,更是無比重要。補課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分數,因為高考只認分數。沒有了高考,人們的焦慮自然也會消失,而這在當下,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高考依然是最公平的無可替代的選拔人才的最好的方式。因此,補課機構不會消失的。

這麼多的輔導班,哪裡有那麼多的專職教師呢?這就是我一開始糾正題主的原因,很多在職教師自己不辦輔導班了,而是去輔導機構上課去了,或者是在家搞家教呢,總之,錢照樣賺的。老師根本不用強迫學生,會有大量的學生主動找上門來的。

當下,各種輔導機構遍地開花,就連我們這樣的小縣城也是如此。當然,隨之也亂象橫生,在辦學資質、師資力量、辦學環境、日常管理及收費標準方面都有待完善、規範。隨便找個地方,隨便找幾個老師就開課了,只要賺錢就行,其他的不考慮。雖然國家已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各地也有所行動,但是對輔導機構不能一味地取締,只堵不疏肯定是行不通的。畢竟家長有需求,還是多動動心思,怎麼讓家長的錢不白花,物有所值吧!


道道的快樂重新來過


這道理也不懂,此消彼長呀!本來在職老師輔導就算收錢也不貴,4年前我女兒到另一個區去輔導數學,在職老師3小時收50元,除了教同步還教奧數,這是多麼良心的價格。而在職老師能夠最有效牽制社會輔導機構亂收費現象,但現在在職老師課外輔導一除,輔導機構就開始發飆。

我想不用久,大部分家長又開始埋怨,因為之前他們用了多少心思惡語加重老師的罪狀,說老師進行課外輔導不但可以住洋樓買洋狗,很多課外輔導機構都是老師開的,總之所有都是老師的罪過。現在好了,老師不能輔導了,課外輔導機構就開始行動起來了,你們慢慢接受挑戰吧,別又強烈要求老師來輔導,這可是要丟工作的。

不久前有一個學生告訴我,說她的輔導老師真的是太良心了,本來除了在職輔導,她媽媽還要求她去參加社會輔導機構的物理輔導,試已經考了,但是最低一門課程上一次課要500,而她在職的老師只收一半不到的價錢。

多餘的話不用說了,在職的老師開始高興了,以後看那些揭盡所能損老師的人還怎麼活。


君子19920306


其實在職教師不做有償輔導本來是出於好的出發點,希望老師們能在課堂上更加盡心盡力,而不是把精力花在課後輔導上。

但是這樣的決定卻沒有符合家長的需求,現在的家長們都是社會中的人,都經歷過社會殘酷的競爭,她們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對自己的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覺得如果僅僅是學校上課那點時間是不夠的,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優秀,都想著通過課後輔導班增加孩子的競爭力,有需求就有市場,所以補課機構自然遍地開花了。

而且恰恰這正是因為在職教師不能有償輔導,才讓這些補課機構更有機會得到生源,擴大自己。

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社會現象,很多家長也覺得很正常,就是苦了那些孩子們了,真的挺辛苦的。她們的學習時間其實也很緊張,其實學習並不是唯一重要的事,孩子們除了學習,在他們成長過程中還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被家長們忽略了,比如抗壓能力勞動能力的培養。


教師資格證說


有供需就會有需求,現在大部分都是一胎二胎政策,很多家長很願意花錢在教育上投入.一來是想讓孩子不想輸在起跑線上,二來自己上班也確實沒有時間管理,畢竟小孩的教育是關乎他們一輩子的大事,這樣很多家長寧願花錢送小孩去輔導啦,多才多藝的小孩誰不喜歡.

在職教師不敢輔導了,那是國家政策不允許,主管部門會嚴查,抓到了會嚴懲.而培訓機構相對會松很多.在職教師不能補課,最開心的莫過於這些輔導機構了.這些機構將教育產業化,買單的還是各位家長.

輔導機構遍地開花,一方面可以促進行業競爭是好事,可另一方面有些培訓機構為了圈錢,教育質量可想而知.比如大家隨處而見的培訓結構舉辦的“特種兵訓練”“夏令營”“某某地方一日遊”,這些費用都很高,時間很短,試問一下:這些真的能提高小孩的能力嗎?像練功一樣,短短几日就能練成吸功大法?在我看來,這些都是噱頭,都是以圈錢為目的。再者,培訓機構的教育人員素質這塊誰來監管.我們都知道現在在職教師都是通過招聘考試(筆試、面試)進去的,有能力的都進入公立或是好的私立學校。培訓機構的老師呢?是招聘的剛畢業的大學生?有教師資格的就行?還是暑期大學生臨時工?高三畢業生?這些我們都不得而知.這些人中有素質高的,但更多的是素質參差不齊的.他們有過一線教學經驗嗎?機構的教學質量怎樣值得大家去考證.

在我看來,學舞蹈、學聲樂、學象棋等陶養情操的東西可以去培訓機構.但學英語、數學、語文等這些學科建議還是不要去.原因很簡單:這些學科都是學校裡的強項啊,是學校常抓不懈的科目呀,一線教師更有經驗!而其他的興趣班,相對來說,學校抓的會松點,教學器材也有限.總之取其所長嘛,不要盲目跟風花冤枉錢!

一點意見,如有不妥,歡迎在下方批評指正!


聞花密語


我特別想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我得從我小時候的經歷開始說起。

小學的時候我的母校為了方便農村孩子上來讀書,申請資金蓋了一棟宿舍樓,每年每人就收幾百塊的住宿舍水電費,學校還有食堂,也是每年每人幾百塊錢。那時候晚上還要上晚自習,晚自習是免費的,有老師來監督和指導我們寫作業。但是後來出了一個規定,說什麼如果學校要弄成寄宿制的必須免費(吃住水電費),不許利用下課時間補課。這下好了以前的那棟宿舍樓現在是辦公室樓,以前的飯堂早就拆掉了,因為繼續辦都是學校虧本,這時候學校外面就開始冒出一堆一堆的培訓機構和午託晚託全託了。

初中的時候我們週末(半天假)和寒暑假(每次兩週)都要補課,但是一個學期下來每個人也才400塊錢,補課的課時和平時上課的課時都是一樣的。後來有人舉報了,現在到我弟上初中了,已經沒有便宜補課的福利了,在外面上的培訓班一節課40分鐘100塊錢。

高中也是和初中一樣的補課時間,補課課時按照高中的課時來上,一天9節課不包括晚自習,週末補課的價格是一學期200,寒暑假每次補課兩週,每次收費250塊錢,算下來一個學期也才450塊錢。

就這麼低的補課費用都能引起一些家長的不滿,去教育局瘋狂舉報!算下來我當時初中花了400*6=2400塊,高中花了450*6=2700塊,加起來補課費才5100塊錢!這是6年的補課費!現在去培訓機構5100能上多少節課?一個假期夠不夠?反正對我和我的家人來說是很值的。

有人說老師在課堂上不講重點,課後補課的時候才講,從我的人生來看這是瞎扯淡的說法。如果一個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不講重點,那他如何做到提高班級的成績?一個老師教出的學生成績有高有低,這能全都怪老師的不對嗎?

還有輔導班的事,在我本地的縣城,很多輔導班都是請那些畢業師範的還沒找到工作的大學生來教,有些甚至連教師資格證都沒有,收費倒是高得很,很多家長就覺得花錢多請來的老師一定很好,我特別不贊同這種說法!在學校補課至少有專業的團隊來管理教授學生,那些培訓機構教學質量能保證嗎?

還有一些家長說在編的老師個個都去培訓機構或者自己在家補課偷偷賺外快,賺得富得流油。不好意思,在我們這裡我只能呵呵,因為我們這邊的教育局查得很嚴,一旦查出來很有可能就丟了工作,而且我們也沒時間去給人輔導學習。至於那些說老師富得流油的,我一個月工資2400塊,效績一年只能拿4個月的,4個月3333.34元,一年算下來我的工資才3萬多一點,當然了我才剛剛上崗。我們這邊教齡15年以上的老教師才剛剛達到3200的水平,30年4000-5000多,然而房價已經到2900了,現在還覺得當老師富得流油嗎?


一一方通行


課外補習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剛需,除非國家能夠在全國範圍內全面禁止補課,否則任何禁令都是沒有用的。

望子成龍的實現途徑其實也就是把書讀好,現實社會,如果一個大學都考不上,那還談什麼發展就是笑話,所有的家長其實都明白這個道理,因為大學逐漸普及,所以不是一類重點,也很難找到一個像樣的工作。大家都削尖了腦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想要考到名校的確也不容易。

其實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高等教育越是普及,名校的效應就越重要,所以很多家長都會給學生加碼,很多學生自己也有這種需求,全面禁止了老師補課之後,這些需求被釋放到社會,上這是一個極大的商機,很多人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所以只要有這種需求存在,這個市場就一定會存在,不論採取什麼樣的高壓政策或者禁令。禁令越多,就會讓這個價格變得越高,因為資源會變得相對難以獲得。

其實這也是一種市場供求規律,要解決這個問題,不僅要從政策方面下手,還要從供求關係方面去想辦法,優質教育資源稀缺,讓很多家長就只能轉向市場購買。

我想在技術發展到人工智能替代教師之前,這個問題都會長期存在,沒有什麼太好的解決辦法,為了一段時間線上教育會有一個高速成長時期。這不僅是技術進步,也是因為市場巨大需求需要得到有效滿足。


凡鐵鑄兵堂


對學校老師輔導辦班一刀切,導致社會輔導機構異常火熱,這到底是對是錯?

大家好,我是秦山之巔,從事初中英語教育20多年。我女兒現在高一升高二,放假前,班級微信群所有家長都懇請老師暑假能夠辦班輔導,但是,沒有一個老師答應輔導補課。

這幾天我也一直穿梭於各輔導中心,今天終於給女兒報了名。大班(12到15人)120元一課時,一對一400元一課時。女兒數學報了大班,物理報了一對一,一個暑假,大班20課時,一對一15課時。大家可以算一下,暑假補課要花費多少錢,可是,就是這樣,報名都還要排隊。

為什麼現在社會輔導機構沒有收斂反而遍地開花?很簡單,有需求就有市場,只要中考高考存在,只要有競爭存在,輔導班就不可能絕跡。現在對在職教師課外輔導辦班抓的非常嚴格,所以以前在老師那補課的學生就都到了社會輔導機構了,你說生意怎麼會不火爆?

上面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個人觀點,歡迎關注留言,共同探討教育教學問題。


秦山之巔


用在職在校補課打擊校外陪訓機構不過是屎堆挪尿堆,利益競爭與轉移罷了。

且競爭性與贏利性會逐步驅趕在校補會越來越貴,補的東西越來越多。

最後,趕狼的獵狗也會變得狼狽為奸了!

根本原因是,小升初,中考的存在,選擇性的存在造成了這個惡果。

解決之道:

1:將十二年學制壓縮至十年!

2:十年義務教育,立法:義務教育階段禁止培訓機構介入,同時,每學期機選學校就學,像車牌一樣多選一,就近還是就好自己看著辦。

3:十年結束,統一會考,合格後,推向校外機構去補課備戰高考。義務教育不再擔負高考!

4:高校自主按專業性質選擇考試科目,比如計算機專業,應該不會要求有極好的歷史成績!學生有針對性只准備幾個科目。

5:高校一年四考,按季度來。多了試錯糾錯的機會!

胡說一通,只是心疼娃娃們天天補課,覺不足!!!


曾經心如明月


不要補課,政治正確的廢話。

又到高考放榜時,什麼分數上什麼學校,既然社會就是這樣運轉的。家裡有孩子上學的,必然會關注,肯定希望小孩的分數達到理想狀態,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從娃娃抓起。

所以從小學放在老師家裡寫字,輔導作文。初中補數學,英語。高中補數學,物理,英語。。希望小孩有個好的將來。

現在停了寒暑假,晚自習學校的補課,目的減輕學生負擔。但家長希望小孩好的願望是不會停掉的。

比較下課外輔導機構和教師的差異性。輔導機構收費更高,市場化運作,上個補習班上千元很平常。教師補課收費低廉。最多幾百。

如今是禁止教師學校補課。下了課是自由人,你教學能力強,學生,家長口中美譽度高。自然會有人找你補課。與脅迫,誘導補課是兩碼事。

如今教育不過是條生產線,提出禁止補課初衷是好的。但是面對現實。只提所謂高尚情懷。會不會很搞笑。只靠工資,教師從一線到八線都是苦逼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