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在冬季 来一锅羊蝎子何如?

到底什么食物最能代表北京?

对于一个北漂过的人儿来说,

豆汁?没喝过。

烤鸭?正儿八经吃过一回。

爆肚?卤煮?不不不,我不好这一口。

那么,

我觉得会是羊蝎子!

相约在冬季 来一锅羊蝎子何如?

寒风凌冽的冬季,

约上三五好友,

热腾腾的一大锅端上来,

这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暖暖的幸福吧。

相约在冬季 来一锅羊蝎子何如?

南方人看北方的饮食文化,分量足、调料够、口味重,像爆肚、卤煮这些玩意儿,听起来就有种怕怕的感觉,何况吃“蝎子”?

我与羊蝎子的渊源——“羊蝎子是那个蛇蝎类的蝎子吗?比广东人还重口味?”噗……

好友请吃饭,爱热闹,盛情难却,如期相约,进了丰台区一家叫“老诚一锅”的火锅店。

因此才知道,羊蝎子就是羊脊骨。一只羊剁完,羊腿羊腩羊排各有用处,剩下一条长长的脊骨,带着零星羊肉,远看有蝎子的形状,炖汤挑着里面的肉吃,这就是羊蝎子火锅。据说这一直是老北京穷人的吃食,却也暗含着这座城市的气质:混沌杂乱,安详大气,浩浩荡荡又充满人情味。

相约在冬季 来一锅羊蝎子何如?

因为羊蝎子实实在在的羊肉不多,主要是吸食脊骨的精髓,所以吃羊蝎子,一定不能斯文,一定要上手,否则,当小伙伴们大快朵颐过后,你会狠狠地被鄙视一番,毕竟大家都会扫一眼谁的餐盘里堆的骨头最高。

有了第一次的尝试过后,对羊蝎子的痴已经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北京那段时间,小区正对门就是一家叫“芦月轩”的火锅店,每周末,我们都会相约在这家店,点上一中份儿的羊蝎子火锅,老豆腐、腐竹豆类食品,还有蔬菜系茼蒿菜,另外加一分宽面。戴上一次性手套,或者索性徒手上嘴,已然没有了形象可言。

“看,邻座有一位老大爷在点餐”。

“或许他在等他的老伴儿,或许在等自己的儿女”。

……

等我们吃完离席了。“原来他是一个人在火锅店吃羊蝎子”。

冬季,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美食,大概就是羊蝎子了吧。

最后一次在京吃羊蝎子,在五一的时候,与好友趋车前往密云游玩,春雨沥沥,略有些湿寒,穿着雨衣“探秘”野长城,途中遇到一位登山爱好者,年龄和我们一般大,后来结伴同行,晚上留宿密云,旅店的老板给我们推荐了一家当地适合6人聚餐的餐馆。依旧是火锅店,但店家端上来的锅着实有老北京味道,那种混不吝的气质从汤锅里满满得溢出来;装修破败也无所谓,但是要烟火气爆棚;所幸我们是结伴同行,要的就是众人狂欢觥筹交错的气质。

后来,离开了北京,尽管搜寻过羊蝎子火锅店也尝试过数家,但始终觉得味儿不在。原来,一个人对一座城市的感情,来自于某样食物与这座城市的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