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年轻人文字中值得探讨的三个小问题

笔者不是那种说中文中出现英文单词就不对的老古板,其实有时候中文中出现英文单词会让句子变得更简洁。

汉语当中出现英文字母是一种西化的现象,但很多时候汉语当中的英文字母只会让汉语变得更简洁更干练。像“B站首日破发,成交量却比肩BAT”这样的句子,其中的b战指哔哩哔哩网站,BAT指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如果全部换成汉字,就变成了“哔哩哔哩网站首日破发,成交量却比肩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

▲以上引用部分摘抄自笔者另一篇文章《警惕汉语的过分西化,五个措施展现汉语的简洁之美》

这里说「ps:」用法值得探讨,是因为中文有更好的替代。文章结尾处的「ps:」可以用「结语:」替代,文章正文中的「ps:」可以用「注:」或()替代。

当前年轻人文字中值得探讨的三个小问题

三、全篇几乎都是“的”

很多年轻人写个文章全篇“的”个不停,其实中文里类似“的”还有其他2个结构助词—“地”“得”。笔者估计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他们实在弄不清楚“的”“地”“得”三者之间的区别和用法。因此,这里就给大家说下这三者的区别与用法。

“的”一般用在名词之前,前面的词语是用来修饰和限制后面的名词,常见结构形式是“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地”一般用在动词之前,前面的词语是用来修饰和限制后面的动词,常见结构形式是“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动词”。

“得”一般用在动词之后,后面的词语是用来补充或说明前面的动词,常见结构形式是“动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这里,补充下像“他高兴得叫了起来”,虽然叫是个动词,但是这里的结构助词是为了补充和说明动词高兴的,所以就应该用“得”。因此,“的”“地”“得”在使用的时候,要先看看到底是修饰、限制后面的动词或名词,还是补充、说明前面的动词。

希望年轻的朋友,还有其他的朋友,以后都要多多注意“的”“地”“得”在句子中的用法。

当前年轻人文字中值得探讨的三个小问题

以上就是散人要跟大家探讨得,当前年轻人在写文章和打字聊天时经常会出现的三个小问题。大家如果对以上内容有补充或更好的建议,欢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