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入伏啦!今年「三伏」爲期40天 進入「大烤」

今天入伏啦!今年“三伏”為期40天 進入“大烤”

結束了梅雨季,在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無錫開啟了持續晴熱、高溫少雨的盛夏模式。最近,錫城每天都是晴天,最高溫度都在35℃到36℃,藍天白雲讓人百看不膩,朝霞晚霞也天天見。今天開始,無錫正式進入“三伏”,一年中最炎熱的日子到來了。

加長版“三伏”來了 晴熱天氣“複製粘貼”

“伏”是中國傳統的說法,分初伏、中伏、末伏。根據氣象部門多年的氣候統計,“三伏”基本上涵蓋了錫城最熱時段,民間說的“苦夏”就在此時。“三伏”一般為30天。簡單來說,可以用“夏至三庚”這四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今年的三伏天屬於加長版,共有40天。其中,7月17日入“初伏”,7月27日入“中伏”,8月16日入“末伏”,8月26日“出伏”。“三伏”中又以“中伏”為熱,因為入伏後,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多,散發出來的熱量較少,地面層的熱量在不斷積累,所以一天比一天熱。到了“中伏”,地面積累的熱量達到最高值,加之夏天雷陣雨天氣較多,空氣溼度增大,水的熱容量要比空氣大得多,這也是“三伏”悶熱的重要原因。

很多人疑問:40天的“三伏”是否比30天的更熱?氣象專家表示,40天的長三伏並不罕見,1951年至2017年這66年間,出現長三伏的有49年。不過,夏天炎熱程度與伏天時間長短並不完全一致,而是與控制夏季天氣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位置和強度有關。好比2016年是加長版“三伏”,但由於梅雨期超長,受連續的雨水打壓,錫城的氣溫和常年同期相比是偏低的。去年也是加長版三伏天,卻讓人苦不堪言,無錫出現了28個高溫日,還誕生了最高溫紀錄。

躲過“重點關照”區 要打高溫“持久戰”

眼下副熱帶高壓氣勢高漲,無錫位於副高底部的偏東氣流裡,就像小火慢烤,又曬又熱!目前來看,未來“熱”的總體趨勢不變。正如氣象部門所說,我國中東部地區正在經歷今年以來影響範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的一輪高溫熱浪,大家需要做好打高溫“持久戰”的準備,補水、防曬、防暑都不能放鬆。

雖說這波高溫時間久,但最近預報的最高氣溫每天都是36℃左右,始終沒達到38℃。和去年不同,今年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北,尤其後期它的重心將穩定在山東一帶,所以未來山東的高溫將比較猛,很有可能會經歷史同期少見的高溫過程。無錫處在副高南側,不在高溫的中心區域,避開了副高的“重點關照”區。雖然白天太陽熱辣,但偶爾也有云彩遮擋。就像昨天早晨,錫城最低氣溫27.6℃,起步偏高,但“雲姑娘”一早趕來湊熱鬧,遮擋了耀眼的陽光,加上小風吹吹,體感舒服了很多。不過,“雲姑娘”只是來串一下門,很快就撤退了,火辣辣的太陽立即“復出”,高溫報告也火熱出爐。

氣象專家說,夏天熱不熱除了看有沒有雨,有時候看風也能知道。最近兩天,錫城吹的都是東南風。東南風是從海面上吹來的。夏季時,海洋升溫慢,陸地升溫快,海洋溫度相對於陸地來說較低,清晨或晚間小風一吹,當然會清涼不少。而且風從海上來,自然夾帶了不少水汽,所以雲也有了,時不時還能給大家遮個陽。

飲食提倡“三分葷七分素”“三伏天”不宜貪涼

“三伏”的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中暑、空調病、腸道疾病等健康問題也接踵而來,大家要合理作息,及時補水。飲食上,“三分葷七分素”較合理,可以多吃麵食。由於夏天溫度高、出汗多,會損失蛋白質,更有大量的B族維生素和鉀、鈉等礦物質流失,這時吃麵更有利於補充營養。同時,不能因貪涼而吃太多冰冷食物,因為身體的氣血遇熱則行、遇冷則凝,為了一時痛快大吃寒涼性食物,反而會把散熱渠道堵塞,更容易中暑。這時候可適當多吃些山藥、薏米等味甘宜脾的食物。

除了吃,運動不可或缺。許多人在夏季首選的運動是游泳,專家建議,游泳後最好乾蒸一會兒,將身上的溼氣去除。夏季還可以選擇慢跑、快走、打太極拳、做瑜伽等和緩的運動。此外,入伏後,太陽的“殺氣”會增強,紫外線的威力也會加倍。氣象專家提醒要做好防曬工作。一般在戶外作業或到海灘遊玩,長時間在戶外

曝曬的人容易被曬傷。10時到14時是日光中紫外線照射最為強烈的時段,應儘量避免外出,外出前應塗抹防曬霜、打遮陽傘或穿長袖衣服。

(晚報記者 蔡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