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坝区气象局2017年汛期气象服务效益总结

2017年汛期,按照贵州省气象局、安顺市气象局和平坝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大力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和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注重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注重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和应急响应;注重提高气象服务效益。做到人员到位、设备到位、服务到位,圆满完成今年的汛期气象服务任务。主要内容如下:

(一)组织领导

1.区委书记芦忠于组织召开防汛工作会议

5月22日下午17时,区委书记芦忠于组织召开平坝区防汛工作会议。区政府、区委在收到省人民政府明传电报及区气象局《重要气象信息专报》后,对22日至23日这次强防雨天气高度重视,区委书记芦忠于亲自组织召开防汛及多部门会商会议。

2.多部门重大天气会商。

6月15日上午,平坝区政府办主任邹元勇组织国土、水务、林业、农业、住建、防汛等部门到气象局业务平台参加全省气象部门重大天气会商。

3.刘远坤副省长一行调研安顺市平坝区地质灾害情况。

6月26日上午,刘远坤副省长一行调研指导安顺市平坝区羊昌乡、夏云镇地质灾害防治及防汛工作时,强调国土、水务等部门要密切关注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加强关注天气趋势。在安顺市气象局主要负责人向刘副省长做简要工作汇报后,刘副省长对气象服务工作充分肯定,他说“这几年气象部门的硬件设施上去了,气象服务质量不断增长。”

4.李隆副区长组织召开强降雨天气过程视频会议。

6月28日,省政府组织召开全省持续性强降雨天气过程视频调度会。李隆副区长结合平坝实际提出:一是要高度重视,按职责抓好防汛工作,气象部门做好预测预报和预警信息服务,国土部门做好地质灾害点巡查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安监部门要做好煤矿及非煤矿山巡查。二是要加强应急值守,区防办要对乡(镇、街道办)提工作要求,加强领导带班和24时小时值班的工作制度,民政部门要做好救灾物资准备,消防部门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各职能部门要齐心协力,互通信息,做到资源共享。

5.

省局检查组到平坝区气象局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8月15日,在安顺市气象局负责人的陪同下,省气象局安全生产检查组到平坝区气象局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组针对《省气象局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落实党的十九大期间安全保障措施、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辖区企业责任落实情况、气象特种作业情况、内部消防安全情况以及其他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等要求逐项进行全面检查。

(二)汛前准备情况

1.省局、市局汛前指导工作。

三月二十日上午,贵州省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副处长武文辉、何亮、苏静文和张一山等一行四人,在安顺市气象局帅忠兰副局长、市装备中心郑西主任及市业务科杨芗的陪同下,莅临我局进行汛前工作指导。我局根据黔安气发〔2017〕7号《关于2017年全市汛前检查的情况通报》文件的要求上报《平坝区气象局2017年汛前检查整改报告》。

2.隐患排查整改。

4月7日—8日,在市装备中心技术人员和本局业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地面气象观测场规范化建设》要求,将备份自动气象站采集器、风向风速传感器从观测场西面搬至观测场东面;并将各要素的通讯线、电源线重新穿管、布置。另外由于我局原发电机老旧,特购置一台新型发电机,排除电力等方面安全隐患。

3.应急预案。

汛期气象服务是全年气象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特别是加强对汛期重大气象服务过程的科学指挥和组织管理,确保气象服务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特制定《平坝区气象局重大气象服务应急预案》和《安顺市平坝区气象局业务应急预案》。并制作下发了《安顺市县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流程》、《安顺市县级重大气象灾害应急保障气象服务流程》、《安顺市重大灾害性天气“三个叫应”服务机制》、《安顺市重大灾害性天气(暴雨)气象服务对外“三个叫应”细化指标》、《安顺市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制度及流程》,完善《平坝区气象局强降水“三个叫应”服务标准和流程》等。

(三)气象服务情况

1.应急响应

今年汛期内,安顺市气象局在6月23日启动了气象灾害(暴雨)Ⅲ级应急响应命令,7月1日解除;7月7日启动了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命令,7月10日解除;根据市气象局启动相应命令,我局立即进入气象应急响应状态,全面开展气象服务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业务人员发扬坚持作战、不懈努力的精神,按照要求,制作《应急日报》并上传到市局业务科。加强对天气的监测,参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公布的预警标准,按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业务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灾情上报和预警信号上传工作的通知》,结合服务需求,及时发布、解除预警信号并及时上报灾情。

2.预报预警。

预警发布情况:汛期内,共发布预警信号62次,其中雷电黄色预警43次,雷电橙色预警1次,暴雨黄色预警10次,暴雨红色预警3次,大雾黄色预警4次,大风蓝色预警1次。通过一体化平台、大喇叭、万村千乡网页、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平台发布。

3.公众气象服务。

每日下午16时制作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传给电视台,电视台制作成节目后播出;通过政府网站、手机短信、微信平台、电子显示屏、大喇叭、万村千乡网页向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和公众发布。

4. 决策气象服务。

为做好各类天气的预测预报工作,多次组织业务人员参加各级动员、学习和会商,充分利用可视化电视会商系统,参加汛期动员会。在 “中高考”前和平坝区开展的各种重大活动前,参加天气会商并制作专题气象服务材料报送相关单位;加强学习各种规章制度、文件规定,强化责任意识。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无漏报、无责任性事故出现。

汛期共发布《气象信息报告》71期、《重要气象信息专报》5期、《气象信息快报》18期、《烤烟服务专题》26期、《农业情报》28期、《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题》4期、《平坝春运气象专题》5期、《高考专题气象服务》4期、《中考专题气象服务》3期,及时通过纸质、传真、邮件等多种方式发送至有关领导和部门。

5.人影作业服务。

根据天气趋势的预测监测,7月中旬,平坝区气象局提请区政府同意,今年人影炮站顺利完成汛期防雹任务,完满收官。在平坝区人影作业指挥中心的监督指导下,7个人影炮站对37高炮、火箭进行了收官前的维护保养,并将装备、弹药按照规定的业务流程缴入指定库房,炮站作业人员已根据政府安排返回各自岗位。

据统计,今年全区共组织开展作业7次,用弹646发,历时4个月。经作业,有效预防了冰雹灾害的发生,为全区农业、工业、矿业等行业汛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四)工作亮点

1. 预警信息效果。

气象台积极预报监测灾害性天气,及时发布预警信号,通过“三个叫应”减轻和避免了灾害性天气对我区经济和人员造成的损失。

2. 决策服务效果。

气象台对于汛期间的每一次天气过程都能做到准确预报、及时服务,甚至是超前服务,急政府所急、想政府所想,根据天气情况及预报,提前提出相应的防汛抗灾建议,为政府防灾抗灾的全面部署,做出了科学的决策依据,政府各级部门对气象局的服务做了高度评价。

3.公众服务效果。

今年汛期,我局积极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平台、电子显示屏、大喇叭和电视台等方式对外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公众满意率较高。

4.成功经验

在今年的汛期预报中,我局总体强调提前服务、针对服务、联动服务、过程结束后及时汇报雨情及未来天气趋势。我们能够准确及时地进行预报服务工作,利用雷达密切跟踪回波的发展,及时进行责任区联防,及通过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大喇叭和电视台等方式对外发布预报预警信息,最大限度的减轻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防灾减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今年汛期预报还是准确及时的,预报服务工作还是比较到位的,每次过程我们都能准确预报,提前及时服务,提醒防汛等部门提前采取防范措施。但对汛期趋势预报中时间预报把握不到位,强降水过程预报准确度不够,降水局地性强,精细化预报我们仍显不足,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强化对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和预报员的经验相结合,强化和提高本地精细化指导产品的应用,加强汛期预报的能力和方法,不断提高预报质量和服务水平。我们将不断总结不足,学习兄弟市县局的先进方法和经验,持之以恒,继续努力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