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中國足球踢不過冰島?

北京時間7月14日

(本篇來自阿閒的悟空問答)

肯定會有朋友從國民劣根性、制度以及整個大的足球圈文化環境角度來做一番批判了事,從而說出“吾輩足球,以數十億人為基礎,卻難當大任,不如去之”這類老調重彈,於實際問題無補的廢話。

為什麼說是廢話呢?所謂打得好就留著,打不好就完全摒棄這種極端對立的態度,用來發洩情緒,紙上談兵倒還是可以,真應用到實際情況中,會發現實際情況的複雜性遠遠超過了這話所涵蓋的範圍

那這種話不是廢話是什麼?!

當然論據是沒有問題,人都是習慣性的往自己的舒適區走,這也並非只是我國國民之劣根性;而我們的制度,一則由於人口優勢,給予足球資源太多,讓球員們坐井觀天、不思進取。二則是足球圈裡面的受賄問題,固然隨著前些年部分高層的下野得到改善,可是人心底的思想卻很難動搖,“官本位”這個詞深入人心,這倒也並非足球圈了;至於整個足球圈文化環境角度的話,隨著這些年俱樂部的雄起以及雄厚的資金實力,以及愈來愈深入人心的“

為錢是取”的觀念,年輕一輩的球員對於為國效力這類事情,自然是很難真正的提起興致來!

這些都是對的,足球圈子是存在著這些問題,可為什麼人還是能愈來愈好,掙錢愈來愈多,甚至影響力也愈來愈廣呢?!

換句話說,為什麼技戰術得不到提升的球員們還是會有N多球迷風起雲湧的去吹捧呢?

為什麼中國足球踢不過冰島?

其實很簡單,蛋糕做大了

當年郝海東他們,個頂個的都在國外甲級聯賽當主力,打進了世界盃卻被我們眾口一詞罵得是狗血淋頭,當年的我們以為他們只是中國足球輝煌的開始,沒有想到他們就是頂峰!

當年我們主要覺得他們掙大錢不辦事,卻沒想到如今的觀念早就已經進化成只要對俱樂部和市場負責就可以掙到遠比當年郝海東他們更多的工資,而不需要去辦什麼國家隊的事!

這就是時代不同了,現在趕上互聯網經濟,很多東西都蓬勃發展,尤其是粉絲經濟,只要有粉絲基礎,保證了周邊產品的購買力,你就可以是球星,或者說可以是明星,這是宣發渠道的不同,以前只有在國字號球隊打出成績,你才可能為眾人所熟知,而現在的話,在俱樂部打出成績一樣的可以獲得類似的影響力

這就是做大了蛋糕,在互聯網經濟時代,宣傳渠道鋪天蓋地,而非像以前一樣只有在國家隊打出名堂一條路,

這個是時代的因素,並非僅是足球圈,幾乎每個圈子都走上了這條路。

只不過因為足球迷的基數,讓足球運動員的錢更好掙而已~

為什麼中國足球踢不過冰島?

畢竟有錢不掙,傻的嗎?!

我們絕對不能一邊自己“錢本位”思想濃厚的同時,又去要求足球運動員們放棄這種“錢本位”的思維方式,踢足球的也是人吶。

所以我的意思是說,什麼制度因素啊、國民劣根性吶、足球圈的環境吶等等都不是最根本的因素,最根本因素其實還是時代因素

換位想想,如果是自己的,從小在體校踢球,一路上來踢成了球星,畢業後有俱樂部給開一年一千萬的合同,我想大部分人,都不會再有進取的心了吧~~

自身如此,那怎麼能夠去要求別人突然就變成聖人呢!!!

我以為這個問題是個死結,暫時是無解的,時代的問題又怎麼解呢?!我們總不能在自己身處這個經濟至上的時代,而要求運動員們突然復古過去理想中的最完美的道德思維吧,他們也是跟我們一樣,是身處在這個時代中的呀!

所以我想,咱們還是熬吧,熬到哪天孩子們嘴裡面不再全部都是什麼“財務自由”啊、“升職加薪”啊之類的話題的時候,估計也就到了國足振興的時候了~~

我是不抱有期待的,可別揶揄我悲觀~~~~

ending。。。。。。

為什麼中國足球踢不過冰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