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空游武大

“武大”是“武汉大学”的简称,是一所中国著名的综合研究型大学,也是近代中国建立最早的国立大学。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清政府设立自强学堂片,由此揭开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序幕。1896年更名方言学堂,1913年为六大国立高师之一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更名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更为现名。至今已有125年办学历史。

抽空游武大

国立武汉大学

这是隐藏在珞珈山路里的老武汉大学大门牌坊,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立的。这个牌坊离现在的武汉大学大门还有一段距离,周边都是商店和住宅,是一个很有历史感的牌坊。

抽空游武大

抽空游武大

现武大大门牌坊和校徽。

这个牌坊前些年应为八一路在武大门口需要修建一条八一路隧道,将大门拆除后在此重新树立的。话说武汉大学的这个牌坊的命运还是很坎坷的···

抽空游武大

鲲鹏广场

进入武大之后就是个很大的上坡,骑自行车来的我表示还好平时经常锻炼,不然这个坡就能让我今天白到武大来一趟了(人都快要累死了)···武大里的路我不太熟悉,骑着骑着就到了这个鲲鹏广场。这个几何形的现代广场和周围旧时的建筑组合在一起有一种别样的风味。

抽空游武大

宋卿体育馆

鲲鹏广场的右边就是宋卿体育馆。

宋卿体育馆(武汉大学体育馆)位于珞珈山南部底。 馆长约35.05米,宽约21.34米,建筑面积2748平方米,由上海六合公司中标承建。1936年,国立武汉大学时任该校体育主任袁浚多方奔走,争取黎元洪家属捐赠10万元,实用12.7万元,体育馆四周绕有回廊, 形成轮舵式山墙和三重檐歇山顶。既表现出现代新型大跨度结构的建筑技术,又保持和发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并以武汉黄陂人黎元洪之号命名为“宋卿体育馆”。

抽空游武大

抽空游武大

武汉大学行政楼(工学院大楼),这栋楼应该在各种武大的宣传册里都能见到吧。武汉大学行政楼为武大早期著名建筑之一,由建筑美国工程师开尔斯等设计,上海六合营造公司中标承建,1934年11月开工,1936年1月竣工,建筑面积8140平方米,造价40万元,其中由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资助12万元。竣工不到三年,就被日寇侵占,成为日军的医院。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武汉大学工学院被撤销,学校便将工学院大楼改作办公大楼,并一直使用至今日。

抽空游武大

露天电影院

老的学校都流行修一个露天的电影院,上次说的华科里有一个,不过现在已经拆除,只剩下一个挂幕布的楼留作纪念了。武大的露天电影院现在似乎变成了一个停车场···其实这样的老式露天电影院对于有怀旧情结的同学来说是个很好的去处,如果能再放映下电影那就更完美了。

抽空游武大

雅各楼

在武大这个学校对我最大的吸引就是随便找一栋楼都有可能是优秀历史建筑。

抽空游武大

国立武汉大学农学院创办于1936年,因抗战爆发而并入国立中央大学,后于1946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院系调整而参与组建了华中农学院及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

抽空游武大

抽空游武大

抽空游武大

樱花大道。这条路现在可是出名呢,每年到了樱花开放的时期,这里可是个武大,甚至是武汉的旅游名片呢,可惜我来的时候樱花早已凋谢,但绿树成荫也别有一番风味。

樱花大道,武汉大学著名景观之一。正名为樱园路,是武汉大学樱园的核心部分。位于武汉大学文理学部校区的珞珈山南坡。东起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西至鉴心湖,全长约600米,途经老理学院楼、樱园老斋舍与校史馆、鲲鹏广场、情人坡、宋卿体育馆地。除最西端的宋卿体育馆路段外,其余路段的道路北侧均植有日本樱花。抗日战争期间,武汉沦陷,武汉大学被迫迁往四川乐山。日本人将老斋舍开辟为战地医院并在此种植樱花。战后这批象征日本侵华的罪恶之樱先后死亡。1972年中日建交后,日本友人曾赠与周恩来总理一些樱花树苗,周恩来总理将这批友谊之花转赠与武汉大学,植于武汉大学行政楼、新闻院、樱花大道等地。目前这批樱花树因为年龄原因也已经寿终正寝,但是“友谊之花二代”以及日本友人们后来陆续赠送的樱花树仍在每年的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绚烂开放。

抽空游武大

樱顶

樱顶,即武汉大学樱园宿舍的房顶,这里又被称作樱花城堡。樱顶之上有武汉大学老图书馆,能在老图书馆自习,成为武大学子梦寐以求的幸事。除了老图书馆外,它应该是武大最高的地方,经过了精心设计,武大的樱顶宿舍是三座一模一样宿舍的联合,因为本来楼就高而漂亮,三座并列相连,更显得有气势,面积也较大,平日看上去就像一个广场,站满了人游走。樱顶之下就是樱花大道。樱花节期间,站在樱顶不仅可以看到樱花大道上的游人来往如织,樱花盛开烂漫如雨,同时还可以远眺珞珈山的韵味私藏。

抽空游武大

抽空游武大

抽空游武大

抽空游武大

在樱顶的左侧,有一条小路,走过来就看到这样一幢建筑,武汉大学学生俱乐部。

武汉大学学生俱乐部又名学生饭厅及俱乐部,位于珞珈山顶的西南部,武汉大学老图书馆侧旁,是珞珈山最早竣工的建筑之一。1930年8月开工,1931年9月竣工,建筑面积2727平方米,工程造价12.27万元。由汉协盛营造厂中标承建。

1937年至1938年周恩来、董必武同志先后多次在此讲演宣传我党抗日主张,宣讲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1937秋,周恩来在礼堂作了《关于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十大纲领》的演讲,同年12月31日,在礼堂又作了《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和任务》的演讲,反响极大,不少师生受到鼓舞,投笔从戎。学生俱乐部其实是当时学校的礼堂,许多重大聚会和学术报告在这里举行。蔡元培、李四光、胡适、蒋介石、李宗仁、司徒雷登等人都曾在此演讲作学术报告。

抽空游武大

抽空游武大

老图书馆

从樱顶再往上走,就到了老图书馆。

武汉大学老图书馆,简称老图——被看作武汉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和精神象征。这里不仅有藏书,有自习室,也是珞珈讲坛的主讲地。武汉大学老图书馆位于珞珈山顶,是武汉大学的至高点,前面就是樱顶、老斋舍、樱花城堡。由开尔斯等设计,上海六合营造公司中标承建,1933年10月开工,1935年9月竣工,建筑面积4767平方米。2013年武汉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老图书馆成为武汉大学校史馆。

抽空游武大

凌波门游泳池

武汉大学背靠著名的武汉东湖,从武大凌波门出来之后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个露天开放游泳池。作为一名洪山区的老人,也曾经到此游泳池游过泳。现在这里不光是用来游泳,也成了同学们留影、新人们拍照的景点之一了。在此,还兴起了一个新的活动,自行车跳东湖。

抽空游武大

此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至此,我的此次短暂的武大游结束了,后期有时间希望到武大做一次更深入的拍照留念、讲解工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