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運20」飛機有多大,能載多少頓?可以分析一下嗎?

手機用戶54205903427


運-20整機長47米,翼展45米,機身高度15米,其中貨艙長20米,寬4米,高4米,最大載重66噸!在世界現代軍用運輸機中名列第5位。


近些年來,我國的戰鬥機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殲-20的橫空出世更是進入了世界戰鬥機的頂尖序列。但是具有戰略意義的軍用運輸機方面還有很大差距,此前我國最強的運輸機是渦槳動力的運-8,無論從航程還是從載重都不堪敷用,更和我軍的綜合實力不匹配。以致於能夠仰仗的只有從俄羅斯進口的伊爾-76,甚至在大地震等災害來臨時藉助於民航的力量。

2007年,我國宣佈啟動大飛機項目,軍用項目落戶陝西。2013年1月26日,運-20首飛成功。其最大載重達到66噸,可以滿足搭載主戰坦克等重裝備,最高速度918千米/小時,最大航程達7800公里,可以滿足亞洲地區的戰略、救援物質的投送,極大的提升了我軍的戰略佈局力量。運-20是目前我國自主研製最大型的軍用飛機,由中國西安飛機工業集團負責研發。運-20參考了C-17、伊爾-76等成熟運輸機的外形設計,其採用懸臂式上單翼、前緣後掠、無翼梢小翼和超臨界機翼設計。

2014年11月,運-20在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2016年7月6日,運-20授裝接裝儀式在空軍航空兵某部舉行。標誌著有“胖妞”之稱的運-20正式列裝部隊。運-20具備戰略空運和戰術空運為一體,具備在信息化條件下端對端投放,能直接從縱深地區進行遠距離投送,這對於我軍的空中戰略投送具有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航空之家


總想比比,沒機會,2016,運-20、C-17、IL-76同時現身珠海,並駕齊軀,停在了一起,終於逮個正著,比了比,有人咕弄道,似乎比C-17短一點,不錯,只有45米,走到室內展臺,看見運-20-F100,就不吱聲了,這個比C-17還長了一米呢。是的,論塊頭,它比C-17略瘦些,翼展短些,

最大起重到了220噸,載重可至65噸,而C-17最大起重為265噸,載重77.5噸。比之俄羅斯伊爾-76,以及改進型伊爾-476,各項指標都要強一些,有分析道,不要C-17這麼胖,也不要這麼長,高些就好,也真是巧了,運-20的貨艙高度正合適,拉得下99式坦克,裝得了新型步戰車,以及各種火炮,其妙如此,妙不可言,畢竟後發於人,世人鹹說運-20的成功,親切地稱之為“胖妞”,其實它是有一個大名的,名曰鯤鵬。鯤鵬是史上傳說中的神物,來自《莊子》,“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

不大不小。正合適,日本的C-2要小,150噸的最大起重,載重37噸,研製要比我們早些,使用了兩臺CF6-80C2發動機,幾無限制地可以使用西方任何設備,但比運-20入役要晚,因此嘰咕道,一定是中國又使了什麼招兒,沒什麼招,還是能力問題。C-2試飛遇見的問題,打漂,解體,也不知解決了沒有?要比就比C-17,1993年就入役的C-17,只造了279架,就把生產線給關了,數量不多,其中還包括7個國家裝備的34架,入役以來用得也順手,有號戰略兼戰術通吃,其實不是沒有問題,冗餘太多的貨艙有些個浪費,也不是大了就好,絕大部分時間用不上,飛來飛去,效費比過高

大國長臂。鹹以為貨艙設計最好,適中能容,空間合理不浪費超臨界機翼設計得好,阻力小,機翼輕,載油多,速度快;定位好,起點高,像這麼大的以前沒造過,不造是不造,造了造得好,共涉及機體設計、工裝、數控、非金屬製造、機械加工等140多項專利,通過大飛機制造,就把中國航空工業製造技術提高了一大截,它比伊爾-76性能高,非日本C-2所可比。衡量一支大國空軍的條件,有人一喻,如果預警機是一支必備的大眼睛,戰略轟炸機是重拳,那麼大型運輸機就是大國長臂。海灣戰爭中,美國動用大型運輸機,僅用了23天就把4萬部隊運送到萬里之遠的沙特,共運送50多萬貨物,50萬作戰人員,如果中國100架運-20在手,一次性即可將一個機械化步兵團運送到萬里之外,因此意義堪比遼寧艦。

動力問題。運-20設計得好,但動力不濟,現在使用4臺俄製D-30KP2,單臺推力只有12噸,C-17使用4臺PW2040渦扇發動機,單臺推力18噸,涵道比為5.9,推比可達0.28,功率大,油耗低,航程可達11600公里,而現在的運-20最大航程只有7800公里,差距甚大。未來換裝的渦扇-18,據悉相類D-30KP2,推力與之不相上下,終極換裝目標是渦扇-20,核心機同於渦扇-10,推力估為16噸左右,與PW2040仍有差距,但對運-20來講,性能正有巨大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