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星”沉没水域实现船舶定位预警

7月12日上午8时45分,荆江航段石首段霎时下起了瓢泼大雨,1小时最大雨量达到了52毫米。此前,荆江航运气象预报预警系统早已捕获了这一信息,并将预警信号发送给了在此江段航行的所有船只。

“东方之星”沉没水域实现船舶定位预警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航道上气象条件复杂,事故多发。2015年6月1日21时30分,隶属于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的东方之星轮,在从南京驶往重庆途中突遇罕见强对流天气,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造成442人遇难的重大灾害事故。

今年 6月28日,梅雨期新一轮强对流天气来临前,由荆州市气象局和荆州海事局联合开发的基于船舶定位信息的荆江航运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投入试运行。

“东方之星”沉没水域实现船舶定位预警

7月12日气象预报预警系统8时40分通过短信和传真向海事部门发出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3小时,公安、石首局部有50毫米以上降水,伴有雷电,阵风6-8级。

荆州海事局收到预警后,立即做出气象类二级(橙色)水上交通安全预警决定:自2018年7月12日8时41分起实施气象类二级(橙色)水上交通安全预警,预警范围为长江干线岩板窝至五马口水域(中游航道里程499KM 至327KM)。

据悉,该系统共整合了共享船舶ATS、水域CCTV、海巡艇CCTV、气象雷达、12379预警信息发布等十多个平台及系统。真正实现了荆江航道地理信息、CCTV视频监控信息、船舶运行位置信息,以及精细化网格气象监测预报数据、灾害性天气雷达监测预警数据的精准实时叠加,能面向具体船舶提供精准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

2016年6月,荆州市气象局与荆州海事局携手开展气象预警合作,并成功开发出“湖北省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平台”,将预报空间分辨率提高到2.5公里。今年,双方共同制定了气象海事数据共享方案并组织实施,明确今年8月底前完成共享平台1期开发,对接12379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海事-气象数据“一张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