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的困惑(詼諧故事)

曹魏大將鄧艾統帥的士兵如潮水一般殺向成都,蜀漢皇帝劉禪考慮再三,感到與其徒勞抵抗,不如順應大勢,取消國號,開門納降,使百姓免遭生靈塗炭。他仰天長嘆:“自己辛辛苦苦治蜀40餘年,也沒有讓巴蜀百姓過上安逸生活,如今益州依然疲敝,那就讓別人來治理吧!”於是自縛其身,命人抬上棺材,呈上降書和玉璽到鄧艾軍前歸降。鄧將軍念其誠降,親解其縛,燒掉棺材,並封他為驃騎將軍。

劉禪的困惑(詼諧故事)

(劉禪投降圖)

此後他被遷往洛陽,封為安樂公,賜給深宅大院、萬匹蜀錦和百名奴婢,雖然沒有當年做皇帝那般瀟灑,倒也每天錦衣玉食優哉遊哉。

遊哉之餘,他有三大困惑始終縈繞心頭:

劉禪的困惑(詼諧故事)

(劉禪困惑圖)

一者,他十分不解諸葛丞相家族的愛國之心竟那樣強烈。敵人大兵壓境,丞相家族毫無懼色,男丁拼死抵抗,戰死疆場,女眷大多為國殉節。劉禪為此時常嘆息:“這也太沒必要了吧?我把蜀國搞垮了,成了亡國之君都沒感到什麼痛苦,你們這些丞相的後人有什麼接受不了呢。從一定意義上講,在無法改變局勢的情況下,投降也是一種大智慧,生存是第一位的,沒有必要做無謂的犧牲,能屈能伸方為大丈夫嘛。再說,憑著我們的名氣和地位,當了俘虜也是會受到特殊優待的,連那些投降的大臣不都給安排官職啦!丞相一生縱橫捭闔料事如神,處事何等睿智,他們的後人怎麼會如此愚鈍,竟想不到這一層呢?”

二者,鄧艾在中原,距蜀國千里之遙,怎麼知道黃皓是小人呢?劉禪時常皺眉:“他們捕獲我朝那麼多拒降之臣都沒殺害,卻居然要殺我的一等賢臣黃皓,硬說他是奸佞小人弄權誤國,這也未免太武斷了吧!我的尚父諸葛丞相要我親賢臣、遠小人,說這樣堅持下去,漢室興復計日可待。多年來我一直把丞相的告誡當作座右銘,對郭攸之、費禕、董允、向寵等賢臣言聽計從、信任有加。在他們陸續離世之後,我不敢懈怠,立即考察重用賢臣,經過多方考察,發現只有黃皓最賢。人家對我比對他親爹還好:處處維護我的尊嚴,事事替我出謀劃策,天天對我侍奉備至,時常代我批閱奏章,有人暗中對我誹謗立即報告,誰敢抨擊朝政立即給予制裁。在曹魏大兵壓境的危急時刻,他不顧個人安危,及時進行扶乩並虔誠地向神明求救,這些都是我事後才知道的。像黃皓這樣對我忠貞不貳的臣子,怎能說他是一個小人呢?我一百個不信!好多大臣只想表現自己是賢臣,每天高喊抵抗抵抗,讓百姓去遭受兵災之苦,這樣的人能算賢臣?他們有誰能像黃皓那樣理解我的心思對我那樣忠誠呢。朝中諸多大臣多次奏說黃皓是小人,要我嚴懲,可我看他是忠心耿耿的賢臣。衡量賢臣和小人的標準差別怎麼就這麼大呢?如何判別賢臣和小人,丞相併沒有給出具體標準,讓人難以把握嘛!妻子的賢惠標準應是對丈夫曲意奉承百依百順,臣子的賢良標準就應該是對君王俯首帖耳惟命是從,黃皓就做到了這一點嘛。可我親近重用了黃皓這樣的賢臣,蜀國怎麼就滅亡了呢?難道真的是天不佑蜀?”

三者,黃皓現在究竟是死是活呢?自成都陷落之後,劉禪天天惦記著黃皓下落。無奈不敢輕易走出深宅,消息閉塞的很。一次奴婢們竊竊私語,他斷斷續續聽到幾句:“黃皓被鄧艾部將捉到,在即將被砍頭之際,他用金寶賄賂鄧艾屬下逃匿了……”“聽說是黃皓堅貞忠主的事蹟感動了鄧將軍,下令刀下留人……”

劉禪聞知黃皓大難不死,感到無比欣慰,時常自語:“黃愛卿究竟是如何死裡逃生的呢?好人還是終有好報啊,幸甚!幸甚!”

前幾天忽又聽奴婢們低聲私語:“聽說黃皓藏匿了幾個月,被鍾會將軍抓到了,罵他‘蠹國害民’,下令凌遲處死……”劉禪登時打了個寒顫:“啊!我的一等賢臣黃浩難道真被殺了?惜哉!惜哉……”

但他忽而感覺不可能,像黃皓這樣的賢臣,怎麼會死呢?他經常喃喃自語:不會!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