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宝石“有烧”和“无烧”区别在哪里?选购必看指南!

蓝宝石作为四大名贵宝石之一,这些年的价格一直水涨船高。在高品质蓝宝石中,如皇家蓝(Royalblue)、矢车菊(Cornflowerblue)等字眼出现频率不低。这些高品质的蓝宝石,在其他品质指标相同的情况下,是否烧过对价值有一定影响。

蓝宝石“有烧”和“无烧”区别在哪里?选购必看指南!

图:天然彩色蓝宝石

什么是"有烧"和"无烧"?

“有烧”就是代表宝石经过加热,无烧就表示宝石天然未经过加热。加热就是将宝石放在可以控制加热的设备中,选择不同的加热温度和其它不同条件进行加热处理,使宝石的颜色、透明度及净度等特征得到长期稳定的改善,进而提高宝石的美学价值和商业价值。例如,斯里兰卡蓝宝石经加热后,颜色由浅蓝色变成深蓝色。

蓝宝石“有烧”和“无烧”区别在哪里?选购必看指南!

蓝宝石“有烧”和“无烧”区别在哪里?选购必看指南!

图:蓝宝石加热前后对比

为什么要“加热”

蓝宝石是在地下几十千米的高温高压的地幔中由氧和铝缓慢结合而成,一般多为刚玉,只有一部分透明度好,颜色符合宝石级的,才称宝石,产量十分稀少。蓝宝石的高温加热过程实质就是重复或延续自然形成中的高温高压过程,使得没有经过合适的高温形成过程的蓝宝石颜色、净度及透明度等得到改善,价值得到提高。

蓝宝石“有烧”和“无烧”区别在哪里?选购必看指南!

图:斯里兰卡蓝宝石加热后变成橙色

蓝宝石“有烧”和“无烧”区别在哪里?选购必看指南!

图:斯里兰卡天然蓝宝石(最上)加热后变黄橙色蓝宝石

蓝宝石“加热”过程

传统的方式将硼砂包裹蓝宝石,然后将坩埚盖封紧,炉膛中用焦炭加热,大约5-6个小时,慢慢退火,用长钳将烧红坩埚小心取出,放入铝皮桶中,盖好盖,击破坩埚,取出蓝宝石,这种加热也称为“传统烧”或者“老烧”。在国内和国际上是被认可的优化方式。

有些蓝宝石在热处理过程当中,添加铍化合物等物质,可以加深或改变蓝宝石的颜色,甚至通过元素朝晶体内部扩散,在蓝宝石的外层可诱发颜色和星光。小丁提示大家,在国家和国际标准中,凡是添加了其他物质进行的加热过程都属于人为处理,这样的宝石价值极低。

蓝宝石“有烧”和“无烧”区别在哪里?选购必看指南!

图:加热后的蓝宝石诱发了星光效应

蓝宝石“加热”的商业意义

天然产出的红蓝宝,够得上商业质量的数量实在少,而且矿源几乎枯竭,若不经过加热重复再现自然过程,则市场上的蓝宝石将大幅的萎缩。

另外,蓝宝石的加热是很稳定的,在日常佩戴环境中它的顔色不会发生任何改变。全球珠宝市场上大多数蓝宝石都是加热优化的,“传统加热”同样也是国际宝石实验室接受和认可的优化方式。

蓝宝石“有烧”和“无烧”区别在哪里?选购必看指南!

实验室条件下如何判断有烧无烧?

1.宝石颜色色调发生改变,比如说把本来淡黄色或粉红色,烧成深黄、深棕、黄色、金黄色;有些含乳状、丝状的灰色原石(geuda)烧成蓝色;深蓝浅蓝也可以烧成纯正的蓝色。

2.高温热处理后宝石的内含物可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像针状包裹体变成断续状,气液包裹体爆裂,低熔点包裹体圆化,丝状金红石针消失等等

3.对含钛元素较多的宝石,可烧出星状红、蓝宝。

4.对于添加铍化合物等物质的蓝宝石可以通过成分测试进行检测。

蓝宝石“有烧”和“无烧”区别在哪里?选购必看指南!

图:加热后蓝宝石内部暗色金属包裹体周围出现裂纹、灰色晕圈

蓝宝石“有烧”和“无烧”区别在哪里?选购必看指南!

图:加热后蓝宝石包裹体炸裂溶解

蓝宝石“有烧”和“无烧”区别在哪里?选购必看指南!

图:加热后蓝宝石破裂的气液包裹体

蓝宝石“有烧”和“无烧”区别在哪里?选购必看指南!

图:加热后蓝宝石色带模糊、不自然崩口

蓝宝石“有烧”和“无烧”区别在哪里?选购必看指南!

图:加热过后的蓝宝石针状包裹体断裂

蓝宝石“有烧”和“无烧”区别在哪里?选购必看指南!

图:天然蓝宝石的长针状包裹体

消费者如何判断有烧无烧?

看懂证书上的“加热”(热处理)标识

小丁想告诉大家,肉眼是无法辨别蓝宝石有烧无烧的,作为普通消费者只能通过权威国际证书的标识来看。现在国内能出具有烧无烧证明的质检站只有NGTC一家,还是在2017年下半年才开始施行的。下面是国内比较权威的一个质检站对一颗有烧蓝宝石的检测,并没有标注有烧,因为是“传统烧”,所以默认为天然蓝宝石。在国内的一些商场品牌店,您看到的蓝宝石基本全是这种“传统烧”。

只有比如瑞士的GUBELIN和GRS、美国的AGL、GIA,斯里兰卡的EGL等证书有对“有烧无烧”的辨别标识。

关于证书上对热处理的分级,以GRS证书为例:

蓝宝石“有烧”和“无烧”区别在哪里?选购必看指南!

图:GRS证书对蓝宝石是否加热进行的标注

如果宝石有加热处理或者颜色非天然,那在Comment一项里就会有H、E等字母:

E(Enhanced)代表优化处理,包括加热后净度和/或颜色之优化,愈合裂隙及洞痕处可含微量外来残留物,视为永久性处理。

H 代表 热处理 无残留物,视为永久性处理,只经过简单热处理,而没有被注色。俗称“传统烧”或“老烧”

如果H后面有字母,则说明宝石经过人为处理,没有价值,在国内证书会标注:蓝宝石(处理)。俗称“新烧”

H(a) 热处理 微量残留物(愈合裂隙有硼砂等残留物) 小范围注色,性质比较稳定。

H(b) 热处理 少量残留物(愈合裂隙有硼砂等残留物) 内部大量注色,性质不太稳定。

H(c)代表 热处理中量残留物(裂缝或洞痕愈合处有硼砂或玻璃状物质等残留物) 内全部注色,性质极不稳定。

H(d)

代表 热处理明显残留物(裂缝或洞痕愈合处有硼砂或玻璃状物质等残留物)。

H(Be)代表 以轻微元素进行之热处理,铍扩散处理。

完结。

您有任何关于宝石方面的问题,都可以进入宝石百科首页,右上角发私信给宝石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