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儆:又到毕业季,通过培育公民社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建议

孟儆:又到毕业季,通过培育公民社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建议

公民社会或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是指围绕共同的利益、目的和价值上的非强制性的行为集体。它不属于政府的一部分,也不属于盈利的私营经济的一部分。通常而言,它包括了那些为了社会的特定需要,为了公众的利益而行动的组织。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又为重中之重。据报道,教育部表示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20万人,就业创业工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根据人社部的毕业生数据,如果加上中职毕业生和17年尚未就业的学生数量,今年待就业的加在一起约有惊人的1500万。在当下国内化解过剩产能造成一部分职工下岗、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用工不足等大背景下,2018年就业形势复杂、任务非常艰巨。 为迎接这些挑战,专家和学者都提出了许多对策,中央和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本文想通过一个新的视角,即对通过培育公民社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提出一些建议。

孟儆:又到毕业季,通过培育公民社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建议

一、 从培育公民社会中创造出广阔的就业空间

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是我们的根本目标。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教授提出:“经济危机也是契机,不光是经济发展的契机,也是政治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因为危机考验着我们的执政,同样也会逼迫我们做一些突破性的变革”。“这些改革会使我们的社会真正地更加和谐,更加公正,政府和群众的关系更加和睦”。这就是说,公民社会的发展可以加速民主政治的建设,加快社会主义强国目标的实现。同时,公民社会是由公民自愿组织的民间组织及其成员组成的,那么公民社会领域的扩大,无疑会成为失业人群中有文化、有理想、有现代理念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广阔空间。

我国的公民社会还处于初始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中国公民社会蓝皮书》指出,2008年是我国公民社会之年。这一年,在四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的重大事件中,我国的民间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得以健康发展并凸显出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使我们看到了民间组织的生命力。但是,我国的公民社会较之发达国家还相差甚远。日本平均400人,美国平均不到200人,英国平均100人就拥有一个民间组织。我国平均4000人才有一个民间组织,如果我国能达到每3000人拥有一个民间组织,则全国可有40多万个民间组织。按民政部统计,每个民间组织可平均安排9名从业人员,那么全国民间组织就可安排从业人员380多万人。如果民间组织数量已达到400—800万个,那么从业人员就以千万计。这就是说,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空间还有很大的潜力。

孟儆:又到毕业季,通过培育公民社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建议

二、通过培育公民社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几个主要模式

(一)社会公共服务模式

公共服务是指由公共部门(包括政府部门和一些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提供的满足全社会或是一类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的服务,具有公众性、公用性和公益性。公共服务除了政府要起主导作用之外,还需要大量的社会力量去积极参与。

公共服务的范围包括,医疗卫生、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福利保障、公益慈善、社会救助、社区建设等。只要大学生能放下架子,在公共服务领域里就业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二)“上山下乡”模式

1、对口支援 除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教育、卫生、医疗、科技、环保、文化、体育、信息、金融等部门扩招人员组织下乡对口支援外(这也是安排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好途径),可由民间组织在这些领域组织下乡对口支援。民间组织的下乡对口支援要比官方组织的下乡对口支援更有工作上的效率和经济上的效益。

2、农村扶贫 可由国家扶贫部门和公益慈善基金组织发起扶贫项目,由民间扶贫组织承包扶贫项目的运作实施。以改变过去依靠行政层层拨款运作扶贫项目而不能达到实施效率和效果的弊端。

3、新农村建设 通过国家新农村建设(包括生态村建设)资金和物资的支持,由企业和民间组织与乡村合作来进行新农村建设。可以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再全面铺开。这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开发建设,它涉及到农业生产、科技、建筑、教育、文化、卫生、环保、金融、信息等多方面的人才,大学生在这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同时还可以拉动内需,循环发展。

(三) 社会公益创业模式

社会企业是自愿者进行公益创业的一种新创举。她秉承“社会所有,按劳分配”的制度和“扶贫济困、绿色企业”的理念,进行社会公益创业。即集体的创收除集体成员按所付出的劳动获得相应的收入、留足集体的公积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公益金(用于集体的福利事业)外的剩余,都要用在集体认可的社会公益事业上。社会企业的管理者及其成员均不得分取企业的红利。

社会企业是具有企业和公益组织双重性质的组织形式。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由于进行的是公益创业,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这对于有奉献社会、追求社会公平理想和抱负的大学生进行社会公益创业及孵化有着广阔空间。

(四) 大造林模式。

即国家负责大造林项目的发起和拿出专项资金给予高额的补贴,由企业和民间组织负责项目的实施的“新国合造林”。过去的国合造林是国家利用集体的土地进行造林后为国家所有。新“国合造林”是国家给予高额补贴,由企业和民间组织负责项目实施并具有所有权和经营权,国家可以由企业和民间组织的经营中获得相应分成的一种全新的造林模式。它既可大面积地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又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又安排了大量的组织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和劳动力。

孟儆:又到毕业季,通过培育公民社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建议

孟儆

三、培育公民社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对策

(一) 要简化民间组织登记备案的程序。取消“双重管理”为特征的“许可登记”制度,变“许可登记”为“自愿登记”,即由民政部门登记审核的制度。使得那些找不到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作为主管部门的民间组织都能得以登记审核,使她们的组织合法化。

(二)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放手让企业按市场规律从事经济活动,放手让民间组织按社会发展规律从事公共社会活动。政府对各种投资和公共社会项目,实行统一的招投标制度。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可以提高项目运作的效率和效益,同时还可以增加就业的机会。

(三) 政府运作项目向企业和民间组织倾斜。使民间组织获得政府资源的支持,同时也激励群团组织更加勤奋。

(四) 对志愿服务要立法,以保证志愿者和民间组织的合法权益。

(五) 发动离退休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理论研究人员与民间组织特别是社会公益创业组织合作,作为他们的企业顾问或辅导员,发挥余热,弥补大学生创业经验的不足,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

​作者:葫芦岛绿德生态经济技术文化咨询中心 孟儆


点击右上角,您的关注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