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這些準備工作,露地育苗不愁長不好

現在的育苗方法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工廠化的育苗,另一種就是露天育苗。

做完這些準備工作,露地育苗不愁長不好

露地育苗顧名思義就是在露天環境下培育苗木。比起在大棚裡育苗,露地育苗所面對的問題就多得多。溫度、空氣溼度、光照等等都是無法人為控制的。不過,因為露地育苗成本較之工廠化育苗要低得多,目前,這種種植方法在市場上仍佔據著較大比重。

露地育苗最重要的就是圃地。在選擇露地育苗後,要充分做好圃地的準備工作。

圃地的準備工作包括土壤耕作和土壤處理兩方面。

土壤耕作是為了改善土壤露地種植結構,提高土壤的吸水保墒和抗旱能力,改善土壤溫熱狀況,促進有機質的分解,進而提高土壤的費力。

耕作的主要方式有平地,淺耕,耕地,耙地,鎮壓,中耕。

育苗之前,要先把圃地整平。淺耕一般是在起苗或收割後,深度一般為4-7釐米。如果是在生荒地,撂荒地或者新開墾的土地上則需要深耕10-15釐米。

做完這些準備工作,露地育苗不愁長不好

耕地一般在春秋兩季進行。一般,春耕比秋耕淺一些,一般培育1-2年生播種苗耕地深度為25cm;培養營養繁殖苗和移栽苗耕地深度在30-35cm;速生闊葉樹種應當比針葉樹種深一些。

此外,耕地的時間也有講究,一般應該在土壤飽和含水量的68%作為適宜。

耙地直接影響著露地育苗的質量。一般,耙地要在秋耕後開始。秋耕後耙地是為了防止跑墒。

圃地鎮壓主要是壓碎圃地裡的土塊,保持土地平整,同時也是為了壓緊地表浮土防止圃地表層氣態水損失。一般地區,鎮壓主要在播種後進行,而在乾旱多風地區多在冬季進行。

做完這些準備工作,露地育苗不愁長不好

中耕主要在苗木生長期進行,每年可進行5-8次。中耕一般是在灌水或者降雨之後配合除草進行。深度2-15釐米。因為中耕時苗木處於生長期,因此苗木每年的根系都在擴張,所以中耕時要注意保護苗木根系。

處理露地苗圃土壤通常會用到硫酸亞鐵。硫酸亞鐵除了殺菌之外,還能有效改善鹼性土壤。

硫酸亞鐵使用方法是在雨天用細乾土加入2-3%的硫酸亞鐵粉製成藥土,施藥土1500-2250公斤/公頃,晴天可施用濃度為2-3%的水溶液,用量9克/平方。

土壤中常常含有一些害蟲的幼蟲或者蟲卵,可以選用辛硫磷來殺滅金龜子幼蟲、螻蛄等地下害蟲。施用方法為用50%的辛硫磷顆粒劑,用量為30-37.5公斤/公頃。

做完這些準備工作,露地育苗不愁長不好

此外,許多苗農還常用福爾馬林改善露地土壤條件。福爾馬林不僅能夠滅菌殺毒,還能對堆肥產生增效作用。

一般,在播種前十天到二十天之間,將福爾馬林50毫升/平方加水6-12升灑在要播種的苗圃地上,然後在床面蓋上塑料薄膜,然後在播種的前七天揭開塑料薄膜,等到藥味徹底散去之後就可以播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