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抽刀,比强者更可怕

陕西榆林米脂发生了一起恶性砍杀学生的案子,相信大家也都有初步的了解。

目前了解到,一个凶手,砍伤了19个学生,其中9个学生已经去世了。

而初步讯问凶手的动机,居然是:曾经在这个学校读书,被校园欺凌了,现在就是来报复学校报复社会的。

相信大家跟我一样,也是顶着个黑人问号的脸。

这就像刻舟求剑的故事一样:你当年被这里的学生欺负了,结果你找现在的学生报仇?

在小说里这种报仇当然也有,不过通常执着于这类报仇的都是反派角色——比如李莫愁,她要找负心人陆展元报仇,陆展元和何沅君已经死了,她就把矛盾转移到陆展元的弟弟身上,把陆立鼎一家基本灭门了。

因为记恨何沅君,她可以把沅江上六十三家货栈船行全给毁了。

假如她真的是个仇恨世界到如此不顾一切的人,我也敬她是个人物,可真相是她不过是个欺软怕硬的人,只敢欺负比自己弱的人。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抽刃向更弱者。

-鲁迅

可见,本案的凶手和李莫愁一样,只会欺负弱者——但这更可怕。

我们看慕容复手底下有个叫风波恶的人,他武功自然是不低的,但他可以跟一个挑大粪的对峙良久而不伤人,而若遇到不平事,就算武功不济斗不过人家,也要上前一斗,这样的人,虽然脾气古怪些,也算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类人:虽然快意恩仇,绝不滥杀无辜。

这样的人就像黑社会,虽然惹不起,但只要洁身自好,基本上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但是像本案凶手这样的人,显然就麻烦了:

1.你不知道谁什么时候会突然想报复社会。

2.他身边绝对没有真正关心他,让他牵挂的人(或者他没有感觉到有这样的人)。

3.谁也不知道这个人会用什么方式报复社会。

本案的凶手还只是个社会意义上的普通人,连报复社会的方式都是拿一把刀出来砍学生。

但是如果是一个有辆大车的司机,懂得一点炸药常识的知识分子,或者开餐馆的小老板,开旅店的小老板的话,这个事恐怕就麻烦了。

也就是说:怯弱者抽刀这个概念里,怯弱是个相对概念。

比如李莫愁对上一灯大师、郭靖黄蓉,当然是个弱者,但对上大部分老百姓,那就跟碾压没什么区别,而且如果她一时兴起无差别攻击遇到高手就跑的话,以古墓派的轻功和她的毒辣,可能这些武林高手真的一辈子都抓不到她。

而且这类人大多数在日常中是个大家眼中无关紧要的小角色,或者说是个屌丝、Loser。

但可能像我上面举的例子一样,保不齐他就有过参军的经历,或者有个北大清华的医药化学相关的文凭。

以本案论,当然是凶手自己的心理问题,这个不需要多说。

情绪宣泄上的事,我相信很多人会做,我们来聊点实用主义上的事。

抛开本案来看:这类案件显然不会就此结束,因为“它”的根还没断。

只要还有校园欺凌,只要还有情感纠纷,只要还有人觉得自己被世界遗弃了,就一定会有下一个凶手,会有下一个李莫愁。

可能就在昨天,就在这个案子发生的时候,就有一个孩子正被校园欺凌,而在心中埋下了这颗种子,假如机缘凑巧,再给他一个萌芽的机会······

显然我们不能说这类案子的发生是当年的校园欺凌没有得到及时制止的后果,也不可能说那些校园欺凌的人要因此负责——没有一滴水会觉得自己有必要为洪水的爆发负责的,但洪水的爆发终究不是一日之寒。

所以我们可以明确的是:假如当年这些事得到了比较好的处理,就不会有今天。

《道德经》就很重视这些根本上的“小事”: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但我知道,对大多数人来说,我的这种想法可能是有问题的:

凭啥他自己管不住自己,调节不了自己的心态,我们还有责任了?

我自己过得累成狗,还要防着身边的人别是个变态?

责任当然是没有的,说得难听点,当老师当医生当科学家的这些人,就算秉持着印度官方的心态去做事导致一堆问题,也算不上要负责任——至少不需要负法律意义上的责任。

但对所有的凶手而言,他们已经连法律都不考虑了。

何况我们能提防的,也不过是一些比较愚蠢的凶手,来个高空丢硫酸或者开膛手杰克,连提防也提防不了——医治不死病,法治理性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发现我们对这些事几乎是无解的——除了尽力去处理好身边遇到的一切事。

毕竟就算我们杀死希特勒一百次,也不可能拯救二战中逝去的那些生灵,我们唾骂这个凶手一百年——都阻止不了下一次这类案子的爆发。

所以,如果到了最后关头,我只能希望那些有意向想要报复社会的人记住这句话:

如果非要在强者和弱者中选一个的话,我希望你能是一个强者,而不是欺凌弱者,以屠戮弱者为伟绩自我满足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