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讀本》中文第二版八種外文譯本發布

《中國文化讀本》中文第二版暨八種外文譯本在京舉辦新書發佈會

《中国文化读本》中文第二版八种外文译本发布

葉朗先生、韓震書記、吳志攀副校長、王強副局長和蔡劍峰社長共同為新書揭幕

由北京大學與北京外國語大學合辦,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與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承辦的“《中國文化讀本》中文第二版暨八種外文譯本新書發佈會”,2016年9月24日在北京大學燕南園舉行。

《中國文化讀本》中文第一版,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在2008年上半年出版。這本書是為了迎接北京奧運會而編寫的。本書出版後,當年就名登全國暢銷書榜,被《光明日報》評為年度十大圖書,是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讀物之一。近年來該書陸續被國內多所大學作為中國文化教材而使用,英文本也是國內很多大學的英文閱讀教材,多種譯本是國外孔子學院的教材。

本書的編寫得到中央有關領導的關懷和支持,李長春、劉延東同志曾親自過問本書的編寫,李嵐清同志為本書寫了一篇熱情洋溢的序。本書中文版出版後,溫家寶同志給作者寫信,對本書的出版給予高度評價。

《中國文化讀本》中文第一版出版後,為了讀者的需要,又出了一箇中文簡寫本,並且由香港中華書局出了繁體字本。自2015年下半年開始,作者又對中文第一版作了較大修改,中文第二版於本月正式出版。同時,經過近9年的努力,包括英文、德文、俄文、日文、韓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法文等八種譯本也相繼出版。多種譯本受到國內外讀者和翻譯界的好評。譯者中有國內翻譯界的著名教授,也有國外對中國文化深有研究的學者。

本書抓住中國文化中一些最有特色的內容和亮點,儘量用典型的事例和材料進行比較具體、深入的介紹,在介紹知識的同時,力求講出中國文化的精神,講出中國文化的內在意味,講出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使讀者在獲得中國文化具體知識的同時,可以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內在精神,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偉大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感受到中國人的活生生的性格、氣質和情趣。

本書特別注意闡明中國文化中體現人類普世價值和現代意蘊的內容。這些內容,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資源。例如,對天(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宗教精神);對生命的關愛(人類之愛);對“人與萬物一體”之美的欣賞(生態意識);順應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智慧(天人合一);對和平生活的祈求(熱愛和平);對外來文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開放意識、包容意識);等等。

《中国文化读本》中文第二版八种外文译本发布

本書還特別注意要展示中國人的心靈世界和文化性格,尤其要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態度和生命情調,展示普通老百姓的人生願望和追求。我們在“藝術與美感”、“民俗與風情”這兩個單元都特別注意要突出這方面的內容,如中國人歷經磨難、百折不撓的性格;中國人無論在太平的歲月還是苦難的歲月的那種樂觀、從容的氣度;中國人對平靜、安樂、和諧生活的滿足的心態;中國人對於平安富足、安居樂業的願望;中國人的飛翔、靈動、飄逸的藝術心靈;中國人的優雅的生活品味和美感世界;中國人對審美人生的追求;等等。中國普通老百姓的心靈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態度、審美情趣,這是中國文化更深層的東西。它們對於民族的生存和歷史的發展極為重要,但過去對此往往關注不夠。

《中國文化讀本》不僅為國內外讀者提供一種對中國文化生動的、通俗的介紹,而且能為國內外讀者提供一種對中國文化的有深度的認識。只有這種有深度的認識才能照亮中國文化的本來面貌。這本書力求在現代讀者面前展示中國自古以來尊重自然、熱愛生命、祈求和平、盼望富足、優雅大度、開放包容、生生不息、美善相樂的人文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