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瀕臨失傳的老手藝

  • 那些瀕臨失傳的老手藝

  • 人類

  • 一路走來

  • 忙忙碌碌

  • 也在我們生活的這片大地上

  • 那些瀕臨失傳的老手藝

  • 灑下汗水

  • 那些瀕臨失傳的老手藝

  • 灑下星星點點的智慧之光

  • 我們淘汰舊的

  • 創造新的

  • 生活越來越好

  • 越來越文明、時尚

  • 所以

  • 或許很快

  • 這些

  • 就要消失......

  • 下面這些,認識嗎?記得嗎?

  • 如果沒有印象,問問我們的父母,爺爺奶奶,

  • 或許,他們會給你講述一個那個年代的故事......

  • 鋦[jū]上千年的歷史

  • 可能很多朋友連這個字的讀音都未必能念準確。然而,它卻是一個民間老手藝——鋦碗:把瓷器、陶器、器皿等破裂的地方鋦合在一起。這門手藝已有上千年曆史,很多80、90後的朋友可能很少聽說,更別提親眼看見。

  • 說實在的,在當下這個快消費時代,一個碗破了,肯定就是直接丟進垃圾桶,再去買個新的,但是在過去的百姓人家,打破了的碗是捨不得扔掉的,而是找個補鍋鋦碗的(補鍋匠往往兼鋦碗),修起來接著用。

  • 就是指用一種彎曲的釘,把有裂縫的器物接補起來。就像這樣:

  • 那些瀕臨失傳的老手藝

  • 因為瓷器的硬度很大,必須要用金剛鑽才鑽得了孔,才會有“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這句現在人人常掛在嘴邊的老話兒。

  • 彈棉花絃斷無人續

  • 彈棉花,現在用來形容很難聽的音樂。或許是因為以前彈面花的聲音確實單調,嘈雜。

  • 但上了年紀的人都會對“彈棉花”有著清晰的記憶。隨著一聲聲弦響、一片片花飛,最後一堆棉花被壓成一條整整齊齊的被褥,睡起來也是格外厚重踏實。

  • 箍桶

  • 淡出記憶的手藝

  • 那些瀕臨失傳的老手藝

  • 很神奇的一項技藝,我始終不明白,那些老匠人們是怎麼樣把一塊塊毫不相連的木頭,箍在一起,成個桶狀,美觀、大方,隱隱散發著木頭的清香,而且還很實用,不會漏水......

  • 磨刀人

  • 凝固的記憶

  • 那些瀕臨失傳的老手藝

  • “磨剪子,鏘菜刀…… 磨剪子,鏘菜刀…… ”這個調子想必很多人還很熟悉,但偶有人在哼唱的時候,也帶了玩笑的味道。磨刀,把原先鈍鈍的刀,磨得鋒利,看似簡單,實際上卻很不容易。現如今,在街上我們已經很難見到磨刀的匠人了。

  • 製作桿秤

  • 那些瀕臨失傳的老手藝

  • 快要失傳的手藝

  • 手工秤,而今已漸漸退出歷史舞臺的小商品,在老輩人的記憶裡,那是市場交易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但現在,它幾乎就要絕跡了,可是,我們家還有哦!

  • 吹糖人

  • 那些瀕臨失傳的老手藝

  • 童年記憶

  • 晶瑩剔透的糖人兒,你是不是愛不釋手?我知道你喜歡它,不僅僅是因為它好吃,更因為,它們小巧玲瓏,千奇百怪,每一個都是我們心底隱隱的一個夢......

  •  爆米花

  • 那些瀕臨失傳的老手藝

  • 兒時零食

  • 印象最深的是那一聲“砰”,隨後就是那又香又酥的米花了!現在在邯鄲的一些街頭還有這些爆米花老匠人的身影,你見到了嗎?

  • 納鞋底

  • 那些瀕臨失傳的老手藝

  • 媽媽的味道

  • 小時候還經常穿媽媽納的鞋底,一層一層的布,通過漿糊粘起來,再用陣線秘密的縫上,很厚實,很舒服。但是,有多少人跟我一樣,小時候對這個不大喜歡,因為是穿久了的緣故,現在,各色各樣的鞋子在貨架上琳琅滿目,卻也找不到媽媽做的那樣舒服又有味道的鞋子了。

  • 編竹篾

  • 那些瀕臨失傳的老手藝

  • 爺爺的好手藝

  • 跟箍桶一樣,對於這些竹子了、木條做的東西,我實在是好奇,一條條細細的樹枝,怎麼就在他們的手下,變成了一個一個的框子,籮筐,紙條不會折嗎?放東西不會壓壞嗎?可惜,爺爺已經去世,我再也找不到答案了。

  • 補鍋

  • 那些瀕臨失傳的老手藝

  • 敲敲打打又一年

  • 以前,每家每戶的鍋用久了難免會損壞,丟棄也會浪費,因此就有了修鍋底的師傅來修補。到現在,家家戶戶有了帶電才煮飯設備,補鍋師傅難覓蹤影。

  • 修傘匠

  • 那些瀕臨失傳的老手藝

  • 巧手修補

  • “修理傘……”很多人的記憶裡應該不會少了這聲音。修傘師傅幹活手腳麻利,哪怕散成一堆鋼絲骨架的傘到他手裡,不必花費多長時間馬上整理成形,再經過簡單的幾針縫補,一把壞了的傘便還原如初。一晃城市發展日新月異,這些走街串巷吆喝生意的修傘師傅日漸消失於這街道縱橫,市面繁華的大城市中。

  • 捏麵人

  • 那些瀕臨失傳的老手藝

  • 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 麵塑藝術早在漢代就有記載。捏面藝人根據所需隨手取材,在手中幾經捏、搓、揉、掀,用小竹刀靈巧地點、切、刻、劃,塑成身、手、頭面,披上髮飾和衣裳,頃刻之間,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便脫手而成。現在你還見過嗎?

  • 編掃帚

  • 那些瀕臨失傳的老手藝

  • 經久耐用

  • 院子裡,爺爺坐在一小板凳上扎著掃帚,陽光柔和地撒在他的身上,那粗皺而有力的雙手不時左右翻動,沒一會掃帚在他手裡成形了。現在,做掃帚的材料還在,可已經很難找到會做掃帚的人了。

  • 縫虎頭鞋

  • 那些瀕臨失傳的老手藝

  • 兒時的記憶

  • 早些年頭,小孩一歲左右時,長輩們就會給孩子穿虎頭鞋。因為人們認為虎是百獸之王,穿上虎頭鞋可以辟邪惡保平安。

  • 虎頭鞋做工複雜,虎眼、虎眉、虎鼻,都要靠針線盒布縫製而成,需要用刺繡、撥花、打籽等多種針法。

  • 虎嘴、眉毛、鼻、眼等處常採用粗線條勾勒,用來表現虎的威猛。

  • 編鍋蒲

  • 那些瀕臨失傳的老手藝

  • 老人的必備手藝

  • 現在種田的少了,收割後的稻杆也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值錢了,以前的稻杆對於爺爺奶奶來說那可是無價之寶,可以用來做很多很多神奇的東西,現在的種田人大多都是燒掉,浪費資源不說,還造成了環境汙染。

  • 剃頭匠

  • 那些瀕臨失傳的老手藝

  • 兒時的髮型師

  • 滿滿的都是童年的回憶啊!時代在發展,這些老手藝的生存空間被擠壓的來來越少,老手藝漸漸隨歲月遠去,也許只有文字、圖片和我們的記憶知道它們曾存在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