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操纵者——电影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有人说,他深刻地改变了好莱坞主流商业电影;

有人说,他是新时代的电影工业领航者;

还有人说,他是当今最接近神的导演……

“我是克里斯托弗·诺兰,一个典型的英国人,像我的前辈希区柯克那样,不仅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个拥有奇想能力的人。”——克里斯托弗·诺兰

时间的操纵者——电影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奇想能力”,这是诺兰对于自己的评价,也是他在用绳命去追求的一件事。

“诺兰”这个名字最近一次铺天盖地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应该是来自去年暑期上映的《敦刻尔克》。海、陆、空三条时间线相互穿插,战争在一周、一天、一小时的时空中平行上演着,笼罩在敦刻尔克上空的硝烟,让观众和片中的士兵一样感到无比压抑和恐惧。

《敦刻尔克》IMDB评分8.4,全球总票房5.25亿美元,看上去是十分不错的成绩,却未能俘获满心期待“悬疑、烧脑”的诺兰粉的心。要知道,诺兰之前的9部作品中,有7部杀入到IMDB的top250榜单中,平均水准高得吓人。

时间的操纵者——电影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这位已经走上神坛的导演,没有因此故步自封,新片《敦刻尔克》就带有很大的试验性,他强调了一个新的标签——浸入式体验,为此,他一定程度上摒弃了之前脑洞大开的碎片化、多线性叙事,而是更注重营造影片的真实感。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可若没有大胆的探索,何来伟大的突破?

在《敦刻尔克》之前,人们对诺兰的印象更多的停留在《盗梦空间》、《星际穿越》或“蝙蝠侠三部曲”中。

《星际穿越》实现了诺兰儿时的宇航员情结,也集中体现了诺兰“实拍狂魔”的属性。跋山涉水取景只为真实;一切关于太空的构想都经过物理学家的推理论证,甚至成为课堂上学生们了解相对论知识的科教片;为了拍一片玉米地就现种一片玉米地。

时间的操纵者——电影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盗梦空间》则将烧脑玩到极致,运用一个多层嵌套故事,结合诺兰擅长的交叉剪辑,将游走在现实和梦境之间的各个人物,以多条叙事线串联起来,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影片节奏和张力。

“蝙蝠侠三部曲”在本质为童话的超级英雄故事基础上,植入了对现实社会问题得思考。每个人物都不单单是为了“破坏”或“拯救”而存在,他们变得有血有肉,深刻地刻画出了人性。人们从未见过小丑那样疯癫却充满哲思的反派,也从未见过蝙蝠侠那样像普通人一样充满纠结的超级英雄。

时间的操纵者——电影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而它们的共同点是:

1.票房高,这五部商业大片的全球票房之和接近40亿,使诺兰轻松跻身全球票房前十的导演榜单,成为好莱坞片酬最高的导演之一;

2. 将戏剧化叙事和视觉奇观结合的十分成功;

3. 固执地“反3D、反特效”,因为他认为3D会让人物在画幅上的视觉效果打折扣;特效则会或多或少地丧失影片的真实性,故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诺兰都会选择实拍:实地取景,撞兰博基尼,炸楼……他用行动告诉我们拍电影是多么烧钱的工作。

时间的操纵者——电影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虽然拍了许多科幻悬疑大片,诺兰本人却对现代科技毫无兴趣。他几乎从不用手机或电子邮件,在片场也禁止其他工作人员使用手机,因此被剧组人员亲切地唤作“片场暴君”。

生活中与现代科技的脱轨,似乎也悄无声息地渗透到他的作品里。他的影片配乐多为古典乐,时常散发出一股复古的保守主义气息和英国人自带的贵族气质。这种气质使得诺兰的电影与美国本土导演的风格有一定的差异。

而这种差异并未影响好莱坞对他才华的认可,他的第二部作品《记忆碎片》就以低成本收获了2500万美元的高本土票房,在当时来看算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奇迹,诺兰也凭此片拿下了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导演和剧本奖,并获得奥斯卡的剧本奖提名。

时间的操纵者——电影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记忆碎片》是诺兰的弟弟乔纳森·诺兰首次担任编剧的作品,此后,诺兰的每一部影片,几乎都是“打虎亲兄弟”,二人一编一导共同来完成。。

影片由黑白和彩色两种色调构成,45个碎片段落在倒叙和正序中被有机结合,观众也在特殊的形式中感同身受地参与到主人公的失忆旅程中。这部电影使得诺兰名声大噪,也确立了自己碎片化、非线性叙事的影片风格。

时间的操纵者——电影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他在伦敦大学所学的英国文学专业有很大关系,也是在大学期间,他与“16毫米”社团中的好友,断断续续花费1年拍摄了处女作《追随》,也正是这部影片让当时只有27岁的诺兰在电影届崭露头角。

1997-2018,20多年过去了,诺兰成为了享誉世界的顶级大导演,将商业与艺术完美结合,创造了一部部留名影史的佳作,这一切,与他的家庭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诺兰的父亲是英国广告商,母亲是美国空乘,从小的异地交替生活让他对两国的文化都有深入的了解;他的弟弟乔纳森是小说作家,诺兰的《记忆碎片》正是改编自弟弟的同名小说;叔叔是NASA工作人员,从小耳濡目染的诺兰才会对宇宙、太空产生浓厚兴趣;而他的妻子,更是他的合伙制片人。

有人说,诺兰的风格就是,总让观众期待下一刻,却不让观众留在这一刻。就像《致命魔术》里说的那样,“你不懂我们为什么要变魔术?观众知道真相。现实既残酷又悲惨。没有奇迹,没有魔法。但是如果你能骗倒他们,即使只有一秒钟,就能让他们惊叹,然后你就能… 然后你就能看到非常美妙的事。你真的不知道吗?那就是观众脸上的表情。”

诺兰最想看到的,大概就是拨开层层迷雾后,观众脸上惊讶赞叹的表情吧。

时间的操纵者——电影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