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重文輕武?其實更加忌憚文官,宋太祖做一件事,文官提心弔膽

宋朝重文輕武?其實更加忌憚文官,宋太祖做一件事,文官提心吊膽

在中國歷史上,想當皇帝的人不少,但是想坐上王位,必須要有一個鐵屁股,能忍住王座的炙烤。鐵屁股分兩瓣,一瓣是一支能征善戰的武將兄弟團,另一瓣是言聽計從的文官集團。武將自不必多說,基本上所有皇帝都是打出來的,而控制文官集團,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獲得文人支持,讓鍵盤俠們心悅誠服,能做到這一點,就有點難度了。在中國歷史上,宋朝先陳橋兵變,後又重文輕武,不僅限制了武將,又拉攏了文官,但其實這是表面現象,宋朝文官的處境並不比武將好多少。

宋朝重文輕武?其實更加忌憚文官,宋太祖做一件事,文官提心吊膽

中國古代改朝換代,說白了就是體現了“四命”。具體說就是“天命”有了變化,有人要“革命”,於是改朝換代,不願意合作的就“逃命”,願意歸附新朝廷的就“認命”。公元 960 年,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完成了“天命”和“革命”。這個皇帝的位子,不管是他自己的野心使然,還是手下的越殂代皰,反正事已至此,他即便不願意也不行了。

宋朝重文輕武?其實更加忌憚文官,宋太祖做一件事,文官提心吊膽

當時,大宋面臨兩個困境。首先,北方的遼國勢大,縱橫東西,大宋必須維持軍力保護自己;其次,五代更替,文化凋敝,國家制度毫無創新,如果繼承唐制放任武將坐大,難保“黃袍加身”的戲碼再次上演。於是宋太祖選擇了一條最穩妥的道路,先認慫,不招惹大遼,消弭軍事隱患,然後杯酒釋兵權,拿掉了兄弟團石守信等人的兵權。

宋朝重文輕武?其實更加忌憚文官,宋太祖做一件事,文官提心吊膽

消除了武將的威脅,宋太祖把治國的重心放在了經營文官系統上。不過為了避免顧此失彼,不讓文官集團坐大,在依靠文官的同時,宋太祖還喜歡私訪官員,這種“突然襲擊”式的拜訪當然不是敘舊,而是一種監視行為。

微服私訪對於皇帝來說,既有失身份,又不安全,於是很多人勸諫宋太祖停止私訪。但宋太祖用“天命在我,那一定會安然無恙”拒絕了別人的建議。宋太祖兵不血刃地當上皇帝,榮登大寶之後,親信越來越少,即便親信如趙普,也不肯全信。而且宋太祖微服私訪的重點對象就是趙普。

宋朝重文輕武?其實更加忌憚文官,宋太祖做一件事,文官提心吊膽

在《續資治通鑑長編》中,記載了下雪天宋太祖拜訪宰相趙普的事。宋太祖特別喜歡突訪趙普,以至於趙普每次退朝後都不敢換衣服,在家恭敬地等宋太祖。有一天突降大雪,趙普認為皇帝應該不會來了,就換了睡衣,還沒躺下就聽到宋太祖已經在敲門了。難道有什麼事不能在朝堂上說嗎?宋太祖下大雪還要去突訪趙普,為了什麼?其實還是想要確定宰相趙普沒有跟別人合謀搞壞事啊。

從這個方面看,皇帝其實也挺慘,當年一塊打天下的兄弟們不能相信,現在一塊商量國家大事的文官也不能相信,一直以來,帝王自稱孤王、寡人,確實是內心孤獨的寫照。

宋朝重文輕武?其實更加忌憚文官,宋太祖做一件事,文官提心吊膽

雖然宋朝的國策是優待文官,但提防之心卻從立國之日起就紮下了根。宋太祖粗人有細心,在國家的監察制度還沒有建立起來的時候,通過自己的隨機私訪,營造了一種簡陋,但效果不錯的監督制度,讓每個文官都提心吊膽,不敢拉幫結夥,肆意妄為。保證了朝廷的穩定過渡和秩序恢復。

你對宋太祖的私訪怎麼看,歡迎點贊、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