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友演唱會:癡迷,也是一種能力

6月30號和7月1號,張學友世界巡迴演唱會—瀋陽站在瀋陽奧體中心開唱。

張學友演唱會:痴迷,也是一種能力

這是他的第172和173場演唱會。

對於演唱會,對於明星,我向來是不熱衷的。

這次,因為近在瀋陽,因為當年的“四大天王”的確是伴隨我們成長起來的“偶像”,也因為我認為張學友是“四大天王”裡唱功最厲害的一個,更是因為他的很多歌,的確是經典,是一代人關於青春的記憶。

張學友演唱會:痴迷,也是一種能力

於是和好友相約,去看張學友演唱會。

張學友演唱會:痴迷,也是一種能力

說實話,一直到走進現場,坐在座位上,我都沒有太激動和興奮,看著旁邊的很多人眼裡興奮的光芒,我突然覺得,自己老了。

當全場燈光驟然暗下來,音樂突然響起,熒光棒快樂地跳躍閃爍時,全場沸騰了!

張學友演唱會:痴迷,也是一種能力

而我,除了感覺很好看,很震撼以外,真的沒有太多興奮。

開場的幾首歌,我都不熟悉,不會唱,雖然也跟著揮舞熒光棒和吶喊,但內心還是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瘋狂。

逐漸的,隨著演唱會的推進,臺上臺下的互動越來越好,張學友的勁歌熱舞,讓我們看到他更勝於當年的風采,不得不佩服他紮實的功底和超級敬業的精神。

張學友演唱會:痴迷,也是一種能力

突然就響起了熟悉的旋律《餓狼傳說》,突然就熱血沸騰了,突然就跟著大聲唱了,突然就興奮起來了。

當聽到《我等到花兒也謝了》裡面那幾句:“我難過的時候會不會有人安慰我,我想說話的時候會不會有人瞭解我,我忘不了你的時候你會不會來疼我”的時候,眼淚突然就湧出眼眶,好像每一句都唱到了心裡,句句刺得自己體無完膚,字字追得自己無路可逃。

張學友演唱會:痴迷,也是一種能力

於是,隨著一首首歌的呈現,內心開始翻江倒海,所有的記憶開始鮮活起來,內心某個角落,開始變得柔軟,某些記憶開始變得越來越清晰,清晰到心疼痛不止...

於是,開始呼喊,開始揮舞,開始完全融入,就像回到了青春少年時,肆無忌憚地喊出你想喊的每一句話!

當演唱會接近尾聲時,整個身心是得到了釋放的,和瘋狂的人群走在一起,內心依然瘋狂。

張學友演唱會:痴迷,也是一種能力

有時候,其實,瘋狂和痴迷也是一種能力,當你對任何事情都不熱衷,不再輕易感動,那麼,你真的老了。

演唱會整個過程中,我的後排有兩個女孩,他們從始至終一直站著,隨著音樂的節奏跳舞,揮舞熒光棒,跟著大聲唱,很羨慕他們的痴迷,這是一種年輕,一種熱情。

張學友演唱會:痴迷,也是一種能力

我的一個好友,痴迷某位歌星,每次不遠千里也要買最好的座位去看他,每次談起他,臉上都是幸福的表情;

兒子痴迷籃球,每天放學,必要在籃筐下奔跑投籃,春夏秋冬,風雪無阻;週末必要到公園練習投籃,面對一米九多的哥哥叔叔們,也毫無懼色。 打球后大汗淋漓,神清氣爽;

一男同事喜歡養花,幾乎每天都要去花市賞玩,遇到心怡的花一定買回來,日日精心呵護,每個辦公室休息室幾乎都有他甄選回來的花,身在花叢,一身輕鬆;

同學喜歡喝茶,家裡房子雖不大,也要獨闢出一個角落,作為茶室,買精美的茶具,研究各種茶的味道功能,日日沏茶品茶,在喧囂的鬧市中,尋一處寧靜,自在悠閒;

一個同事姐姐,酷愛書法,在做班主任操勞繁忙的同時,不忘日日揮毫潑墨,修身養性,引得她班級的任課教師也都跟著操練起來;

此刻的我,天剛矇矇亮,一切都在安睡,我已睡意全無,開始奮筆疾書。近日因為長時間扶著手機打字,手指關節出現疼痛,但依然樂此不疲。

......

人生苦短,生活不易,有一些愛好怡情,甚至小小的痴迷與任性,在能力所及範圍內盡力滿足自己,讓自己瞬間開懷無憂,有何不可?

其實,也想說,有時候不必刻意偽裝自己,想怎麼活就怎麼活好了,只要不違法法律,只要不妨礙他人,就好。

放肆地哭,盡情地笑,真實地面對自己,你有多久,沒有這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