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里,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上集海瑞終於出場,高翰文、王用汲也到了浙江,改稻為桑的推行又再次從朝堂轉到了地方,目前浙江官場主要的幾個人物的態度分別是這樣的:

鄭泌昌、何茂才(嚴黨):藉著災情壓低田價,逼百姓賣地。推行改稻為桑的同時,從中再撈一筆。

高翰文(嚴黨):翰林出身,理學上有名氣,政治上有抱負。想通過“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推行改稻為桑,在地方上建功立業。但是在和胡宗憲一番交談後,意識到自己之前想的過於簡單,希望在推行改稻為桑的同時不要讓百姓賤賣田地。

海瑞、王用汲(清流):裕王舉薦,幫百姓爭上一爭,阻止百姓低價賣地。

且看他們如何商議高翰文提的“以改兼賑,兩難自解”。▼▲

  1. 浙江堂議

▼高翰文上了議事廳。會議還未正式開始,先是繞著座次,打了一番官司。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鄭泌昌對高翰文極客氣,站起來迎了迎。

▼注意,高翰文的座位被安排在了何茂才的對側,位置僅次於鄭泌昌和何茂才。按理說杭州知府是不該做這麼高的位置的,但考慮到他是嚴世蕃派過來,且“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他提的,所以特意為他安排了一個非常高的位置。即使如此,按官場的規矩,高翰文也是要謙讓一下,大家再捧一下,他落座才算照顧了大家的面子。高翰文翰林出身,對地方這些規矩是不懂的,徑直坐下。何茂才的臉色就變得很難看。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何大人這段非常有趣,他拿著扇子,見高翰文這麼不懂事,想拿起扇子指著罵,又想著不合適,硬生生忍了下去。順帶一說,中國官場的座次問題是非常關鍵的,劇裡面第二集,沈一石在沈宅,即使身為主人,對著鄭泌昌也是要讓一讓主座的。這個“讓”和“不敢”都是很重要的。

▼高翰文落了座,海瑞和王用汲卻沒有座。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一眼便可看出哪個是海剛峰。站的筆直才是“海筆架”。王用汲要柔和的多,背微微躬起,頭也低著,便是下屬見上級的標準姿態。

▼高翰文見如此,開口了。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何茂才升了官,官威極大,呵斥起海瑞王用汲就像呵斥僕人。

▼王用汲見如此,已經準備退下去了,但看了看海瑞,卻還是站住了。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我曾經問過一個朋友,大明裡面他最想做哪個人。他說,王潤蓮,因為他是個普通人,做不了海瑞。想來大多人都像王潤蓮吧,隨波逐流卻心存良善,沒有“舉世皆濁我獨清”的氣魄,心中卻還是存著正氣。所以我們才需要海瑞這樣的人,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高翰文說話了。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何茂才要發作,被鄭泌昌用眼神止住,他給高翰文面子,給海瑞和王用汲設座看茶。鄭泌昌比何茂才到底要老沉。

▼看茶的是先前要了高翰文玉佩的書辦,且看他如何解決他拿了高翰文玉佩的事情。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書辦要悄悄地把玉佩還回去,就絕對不能引人注意。他把玉佩放在蓋碗下面藏起來,只有高翰文拿起蓋碗的時候能看到玉佩,高翰文只要那個時候拿回玉佩,看起來就像是用雙手拿蓋碗,自然其他人就不會注意到。書辦要奉茶三杯,高翰文職位最高,肯定要先給他挑。那如何保證高翰文能在三杯茶裡面準確的挑到藏了玉佩的那杯呢?注意三個蓋碗擺的形狀。三個蓋碗被擺成了三角形,兩杯在書辦那側,一杯朝向高翰文。那自然高翰文就會拿起衝著他的那杯茶。所以特別自然的,高翰文收回了他的玉佩,而這一切,極其自然。

▼座位和奉茶的官司都打完了,終於開始正式議事。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議案自然通篇都在講如何迅速麥田改種桑苗,但對賣田百姓的保障措施自然一字未提。海瑞一看,就站了起來。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高翰文讓海瑞先坐下,海瑞看他是善意勸止的神色,便也坐下了。海瑞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莽撞之人,他只是更講原則。

▼高翰文聽進了胡宗憲的話,此時自己直接上來爭了。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高翰文的話和胡宗憲當時勸他的話如出一轍,高翰文人並不壞,嚴世蕃選他來也是想讓他看著鄭泌昌何茂才,不要撈的太厲害。只是他也未曾想到高翰文會有和胡宗憲的那番交談,結果一上任就和鄭泌昌何茂才較上了勁。

▼鄭泌昌和何茂才也沒有想到高翰文竟然一來就反對他們的做法,偏偏“以改兼賑,兩難自解”這個方案是高翰文提出來的。他們只能硬著頭皮反駁。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浙江大大小小的官員還指望從這裡面撈一筆,五十石一畝的價格當然 是不會買的。

▼何茂才被頂住了,高翰文這是在斷人財路,他一下子就怒了。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何茂才刑名出身,扣帽子向來拿手。不過一般爭辯只能扣帽子了,基本也就是詞窮理輸了。

▼高翰文翰林院出來,口舌之爭也挺拿手。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海瑞王用汲也跟著一起 頂 。何茂才和鄭泌昌膽子再大,也不敢第一天就把吏部新派來的三個官員都幹了,那還不被弄死。

▼鄭泌昌作為現場官最大的人,自然要主持大局。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鄭泌昌用了胡汝貞“事緩則圓”法,把事情往後拖了拖再看。也給高翰文、海瑞、王用汲第二天去糧食、絲綢作坊埋下了伏筆。

2. 沈一石的糾結

▼會後,何茂才和鄭泌昌緊急去找沈一石,想商量出個辦法,沈一石卻不在。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掌事的只得去找沈一石,何茂才和鄭泌昌只在大堂等。

▼何茂才是真著急。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鄭泌昌也想不明白為何嚴世藩會派高翰文這麼個人過來,還和他們對著幹。他想不透,但聽何茂才口無遮攔,也懟起來了。何茂才雖然也跋扈,鄭泌昌是他上司,他也只能忍著。

▼鄭泌昌見何茂才憋著氣,又緩和了語氣勸他。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鄭泌昌比何茂才還是看得清局勢些。何茂才聽了,也只能憋著氣,大吼著叫人趕緊把沈一石叫出來。

沈一石此時在他的別院裡。這個別院有點意思,書裡有寫這個別院有多奢侈。這個別院裡面有間特別的房子,房子特別寬,和乾清宮一樣大。房子建的矮,就沒人從牆外看得出這間房子是違制的。和乾清宮相比,這個屋子還特別奢侈。有多奢侈呢?其他不論,這個巨大房子四面鑲牆的竟然是整塊紫檀。

這世道如何不壞。嘉靖、嚴世蕃、沈一石,自上到下,何人不奢。

▼沈一石正在彈琴,紫檀鑲牆音效不知如何。楊金水的對食,芸娘在跳舞,明顯兩人有一腿。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屋子裡掛滿了絲綢。書裡寫的其實比劇裡面要香豔。書裡芸娘穿著絲衣跳舞,絲衣旋轉,胴體若隱若現。劇裡面芸娘穿的還是很嚴實的。

▼彈著彈著,沈一石把琴掀了,開始質問芸娘。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沈一石對芸孃的感情是很矛盾的,他一面心裡念著她,一面又能狠著心把她送給別人。他又何嘗不是對自己如此呢,一面厭惡和宮裡官府虛與委蛇,一面又靠著他們的資源牽線賺錢。他作踐芸娘,也是作踐自己。

▼芸娘也有傲氣,先是白了臉,轉身就走。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芸娘只有20歲啊,一千五百天,她記得這麼清楚,這是有多麼煎熬啊。

▼沈一石把芸娘送給了太監,卻時時又介意著芸娘伺候太監的事,楊金水也就罷了,李玄的事深深地刺激了他。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沈一石挑斷了琴絃,繼續侮辱芸娘,芸娘見他這樣,更加心冷,一句一句頂著沈一石。

▼掌事來找沈一石彙報何茂才鄭泌昌的事情。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沈一石這時的樣子和他平時對何茂才鄭泌昌的樣子判若兩人。大概這個頭髮散亂、衣衫不整的落拓之人才是沈一石的真實面目吧。沈一石的這一面真是很像趙立新老師啊。

▼掌事的走了以後,沈一石繼續問芸娘李玄的事情。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書裡芸娘這段有說那天晚上和李玄發生的事情。其實那晚沒有發生什麼事,李玄喝了半宿的酒,哭了半宿,就在地上睡著了,芸娘抱著李玄,讓李玄的頭枕在芸娘懷裡睡到了天亮。不過劇裡不解釋更符合芸孃的人設,芸娘內心也是個傲氣的人,沈一石如此疑她,她怎麼會去解釋那麼多呢。

▼沈一石聽了“天人”就知道芸娘和李玄什麼也沒有發生,有點歉意,就走過去拉芸孃的手。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沈一石萬貫家財,也未曾被女人這樣懟過,他也生氣了。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根據這段劇情大約能拼湊出沈一石和芸孃的故事。芸娘估計是從小被養做揚州瘦馬,17歲的時候就被沈一石二十萬兩買了送給楊金水,拉近和織造局的關係,也能及時知道織造局的動向。沈一石和芸娘也有不正當關係,不確定是在送給楊金水之前就有還是之後才有。但是在送給楊金水之後,沈一石和芸娘還是時常在琴房裡面幽會。最神奇的是,根據後續劇情來看,他們幽會的事情,楊金水也是知道的。芸娘能在這兩個男人間斡旋,還能忍得住,也不是一般人。

▼沈一石離開別院都已經天亮了,去到大堂見鄭泌昌何茂才,他又恢復到那個恭謹沉穩的絲綢商人。先是找了個自己一夜未歸的理由。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看到江西也是覺得微妙。早幾年去過一家浙江的物流企業調研,當地老闆也吐槽過江西省高速收費的問題~古今對照甚是有趣。

▼沈一石解釋了公文沒用的事。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何茂才竟然有臉罵別人鳥貪官┓( ´∀` )┏一萬兩銀子差不多能買500畝地了,這樣花出去沈老闆竟然也不心疼。心疼為了幾兩銀子賣田的老百姓。

▼既然問題解決了,鄭、何二人也不糾纏這些,畢竟一萬兩也不是他們的。鄭、何二人就說起了高翰文頂著不讓低價買田的事。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鄭泌昌把事情大略說了下,帳也算了一遍,沈一石拿不出那麼多錢。沈一石暗裡把鄭、何二人晾了一晚,當面倒是客氣的很,換茶之類的催的勤快。

▼沈一石問高翰文為何這樣。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何茂才負著氣,諷刺高翰文就是要錢。沈一石乾脆利落,顯然也是做慣了這樣的事。

▼鄭泌昌趕緊把話題掰了回來。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鄭泌昌對高翰文還是有些瞭解。高翰文這樣的人,用錢、用權都沒有什麼辦法。

▼沈一石又問了高翰文的具體情況,看有無其他方法可想。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羅龍文這上傳下達的活做的也是不錯。

▼一提到音律,沈一石馬上就想到了芸娘。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趙立新老師這個眼睛一亮的表情棒棒噠。

▼沈一石想到了辦法,讓鄭泌昌將堂議延後。何茂才問沈一石有何想法。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根據他每次搞人都是扣帽子來看,何茂才在這方面是有點缺乏想象力的。鄭泌昌卻很快反應了過來,不過錢、權、色三類法子。錢、權沒用,自然是用的是色——美人計。但鄭泌昌仍然擔心美人計沒有用。

▼沈一石解釋了下。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高翰文是嚴世蕃舉薦過來的人,何茂才鄭泌昌也不敢明著弄他。沈一石知道他們的顧慮,便說要織造局的人出面去做。鄭泌昌非常果斷就同意了,有宮裡人背鍋,他自然就什麼都不怕了。見到鄭泌昌這麼甩鍋,沈一石內心厭惡,但表面上也不顯。三人最後商定,由鄭泌昌以瞭解織造局絲綢行情的名義,將高翰文請到沈一石的絲綢作坊,再由沈一石來搞定高翰文。

3. 高翰文看絲綢

▼堂議時鄭泌昌以讓高、海、王三人瞭解行情的緣由,把堂議拖後了兩天。第二天一早,海瑞和王用汲便去杭州知府府宅找高翰文了解糧市行情。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王用汲穿著綢衣,見海瑞穿著布衣,便好意勸道。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王用汲本是想也開開玩笑,然而我們海瑞還是略耿直。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王用汲自然是忙說不敢,又提出要送海瑞兩套。海瑞的回答還是real耿直。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見海瑞如此回答,王用汲以為自己冒昧了,訕訕地道歉。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海瑞感受到王用汲的尷尬,趕緊解釋。有人看了電視劇說討厭海瑞,覺得他固執且不通情理。這集看下來,就知道海瑞絕不是不通情理之人,相反,他極懂世事。海瑞從小跟著寡母長大,人世冷暖他焉能不知。只是他極有原則,心中那桿秤無人能撼動罷了,在世故之人眼中,便成了迂腐。

▼海瑞本就少話,這番解釋倒是真把王用汲當朋友看,王用汲知道,心裡一暖。兩人又聊了幾句,就揭過了。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此時高翰文正好穿著綢衣出來了,海瑞王用汲相視一笑,高翰文一臉懵逼。三人出門預備去看糧市,但是鄭泌昌派人來請高翰文去看絲綢。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高翰文本來不想去,但傳話的人抬出了織造局,高翰文敢得罪鄭泌昌,卻是不敢得罪織造局的,便不得不先去看絲綢。海瑞、王用汲便只有先去了糧市。

高翰文到了沈一石的絲綢作坊,且看沈一石如何用美人計套高翰文。

▼沈一石先是領著高翰文先是看了紡織作坊,先用瞭解絲綢情況來放鬆高翰文的警惕。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看完織機,就要看綢樣。這綢樣便是在沈一石那間和芸娘幽會的別院看的。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一進門,高翰文便聽到了《廣陵散》,自然是芸娘在彈,只是高翰文不知道是何人。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男女之間的那點事,大多都是從好奇心開始的。對懂琴的人來說,廣陵散是最讓人能起好奇心的東西。

▼沈一石解釋了兩句,輕輕帶過,繼續讓高翰文看綢樣。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織造局也是半個外交部了。沈一石心知高翰文現在心思全然不在綢樣上了。

▼高翰文全程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廣陵散上。眼睛直往琴聲來處瞟。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沈一石繼續介紹綢樣,高翰文卻叫了一句“可惜”,沈一石卻是明知故問。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曲有誤,周郎顧”,沈一石真是六六的。嵇康這曲《廣陵散》用在此處,豐富了高翰文的人設,也豐富了沈一石的人設。高翰文世家子弟,又是探花出身,喜歡《廣陵散》不足為奇。然而沈一石僅僅是個賣絲綢的商人,在音律的造詣上卻不弱於高翰文,這才想得出這出美人計來引高翰文入套。兩人皆愛《廣陵散》,所以高翰文未失了清高氣,權勢、財利皆不能讓他動心;只沈一石還要天天虛與委蛇,迎合權勢,追逐財利,內心又該是如何煎熬。這兩人內心有某處是相通的,後面高翰文變成了第二個沈一石,也是唏噓。

▼沈一石聽了這番話,雖然是要給高翰文下套,內心卻有了知音之感。不過他還是按原計劃套高翰文,請高翰文教芸娘琴藝。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獲取他人好感最快的方法,不是迎合,而是請教。一個人成就越大,好為人師的毛病就越嚴重。這處有個細節,現在是大白天,沈一石的別院裡卻是燈火通明,只為了方便高翰文看綢樣。白水布衣的沈一石,奢侈,卻用在了這些地方,簡直是嘉靖第二。

▼高翰文也早料到沈一石有這個請求,他自然是極願意的,便隨沈一石進了琴房。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這美人計高明在不著痕跡。先是借看綢樣,讓高翰文聽琴,無意彈錯,高翰文主動聊起廣陵散,沈一石再借機提出讓高翰文教琴,高翰文此時便不會拒絕。琴聲早顯露出芸娘九分的才華,高翰文起了知音之意和好奇心,此時再讓芸娘露面,原來是個頂尖的美人,這美貌的衝擊性也從十分擴大到一百分了,高翰文如何能不動心。知乎上常講的美貌是buff也是這個道理。假如沈一石一來就安排芸娘露面,高翰文一定會存了警惕和輕視之心,自然就難中計了。這裡面最高明的安排便是讓芸娘彈錯,一則彈錯才能讓高翰文注意,二則彈得太過完美便和高翰文相當了。男人會愛上有才華的女人,尤其愛才華無法勝過他的女人。

這個美人計和《人民的名義》裡的高育良X高小鳳如出一轍,高育良說他愛的是高小鳳愛看《明史》大約不假。吳老師也懂,但是太懂了,懂到能和他爭論便也不可愛了。

▼美人計當然是奏效了,放一張驚若天人臉的高翰文。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既然是請教,芸娘便開始彈琴,高翰文聽琴。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高翰文閉著眼非常陶醉,沈一石卻溜了。

▼一曲終了,高翰文到底是端方君子,見沈一石不在,有點慌。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沈一石又解釋了下,聽到沈一石這番解釋,高翰文也有知音之感,內心的警惕又消除了不少。

▼高翰文又問了問沈一石的身份,他也想不到這粗布麻衣低眉恭謹的人竟然是江南首富。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沈一石自然是在拿話偏高翰文。這兩句“可惜”、“難得”二字很好的詮釋了高翰文的心理。可惜的是芸娘,難得的也是芸娘。

▼高翰文這個“難得”算是失言了,也暴露了他的心思,趕緊轉移了話題,要接著看絲綢。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說完,兩人又到前廳去了。美人計第一part完成,高翰文對芸娘很是動心。

4. 海瑞救齊大柱

▼海瑞和王用汲正在去糧市的路上,淳安建德遭災,杭州卻依然繁盛。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當今之世亦是如此,財富分配永遠是社會的核心問題,只是當世也不知還有沒有海瑞。

▼海剛峰竟然有心情開起來了玩笑。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評價一個當官的好不好,就看你願不願意讓他當自己家鄉的官。知乎看似人人支持特朗普,但他真來中國,支持的人至少能少一半。

▼兩人終於到了糧市,糧市的碼頭上一片混亂。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上集鄭泌昌有交代下屬堂官禁止糧食交易,以此逼百姓賣田,這個線索便應在了此處。淳安的災民自己籌錢買糧,卻被省裡的官兵抓捕,用的還是傷人性命的火銃。

▼災民領頭的人竟然是第二集的齊大柱。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是呀,既然沒有犯法,憑什麼要跪。

▼齊大柱先是向帶頭的隊官好好解釋,但明顯沒有用。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這隊官才不理,不止不理,還故意用火銃傷了齊大柱。這個和書裡面也有點區別,書裡面其實是個小兵沒有準頭,不小心打中了齊大柱。劇裡面明顯就是故意的了,隊官更可惡了。書裡還寫了一些其他小兵的惻隱之心,聽到齊大柱說自己是災民買糧自救,那些官兵還愣了一會。

▼海瑞、王用汲正目睹了這一幕,第一個衝出去的竟然是王用汲。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隊官先是要問清楚王用汲是什麼人再回話。知道王用汲只是建德的知縣,自然不放在眼裡。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既然是淳安的人,海瑞當然要出來說話了。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書裡寫這隊官內心最先是把海瑞當成了王用汲的長隨23333,但見到海瑞這威勢遠大於王用汲,也拿不太準海瑞是什麼人。注意這隊官的用詞,用的是“貴駕”。這巡撫衙門,見人下菜碟的本事都是一等一啊~

▼海瑞當然也知道現在不能說自己的身份,先解決眼下的事情要緊。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這隊官說話明顯客氣多了,他拿不準海瑞的身份,又聽他說昨天還在巡撫衙門,也不敢得罪。

▼但畢竟抓人是臬司衙門的命令,他要說清楚。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既然海瑞說了會和他一塊去臬司衙門,退兵要怪罪也是海瑞的事,怪罪不到他身上;他要堅持不退兵,反有得罪海瑞的風險。隊官自然也就退兵了。

▼解決了官兵的事,海瑞就要去解決災民的問題。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淳安的情況比想象的嚴重,田價已經被壓到了8石一畝。八石就是不到六兩銀子,而沈一石光是買芸娘就花了二十萬兩銀子,貧富差距已至於此。

▼海瑞表明身份,安撫了災民,讓他們先把糧帶回去。

《大明王朝1566》裡,高翰文對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是怎麼解釋的?

這集到這也就結束了,且看下集海瑞&臬司衙門之爭和高翰文的美人計如何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