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悟了嗎?「行善」才是一切心性修煉的根本

煉心修性理論是道佛二教的理論總則,而由理論轉化為行為的煉心修性術,則是道佛二教徒的修心養性的基礎。

在道教那裡,"道"是其修煉的基本原則,是一切心性修煉的根本。"道"可以由修煉而獲得,只要修行者專心致志,苦心修煉,便可達到"使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二者不相離"的"得道"境界。在這裡,道教的所謂"得道",實際上是達到了"清靜無為"的思想境界,以濟世為己任,讓紜紜眾生從相爭相殘的"苦境"中解脫出來,達到一種人類心性至高至聖、至美至純的人生境界——博愛。

你悟了嗎?“行善”才是一切心性修煉的根本


道教十分注重以理論引導實踐的修行。道教的煉心養性術的理論著作主要有《老子》、《莊子》、《太平經》、《靈寶經》、《上清經》、《三皇經》、《玉皇經》、《清靜經》、《周易參同契》、《真誥》、《黃庭經》、《陰符經》、《太上感應篇》等經文。它們在理論上指導著人們去煉心養性,以達到"清靜無為"的人性境界,完成自我的淨化、超越。

道教的煉心養性術的理論與行為精髓在"勸善"與"行善"上。道教的"勸善書"自成一個理論體系,千百年來, 它對中華民族底層社會的人們的影響很大。

道教煉心養性"勸善書"首先要求人們"行善立功",以"道德修養"而達到煉心養性的至尚境界。"廣行善事"是煉心養性的一個重要的方法。善行累累,功果豐碩,才能夠"人皆敬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 天道估之, 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你悟了嗎?“行善”才是一切心性修煉的根本


當然,世界是不存在神仙的。這裡只是將神仙作為一 種標準尺度,只要修行好了,一定會象神仙那樣,心性灑脫,受人敬重。其次, 道教對於人生必碰的一些重大問題,例如命運、貧富、禍福等等,通過"神"對人們的道德行為的感應來解決。這實際上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要求人們尊循社會道德,多積德善之事,以實現"好心必有好報"的人生目的。

道教煉心養性的一個區別於其它宗教特點是它不主張禁慾。作為一種高級動物的人類,自然有許多動物本能的慾望,食慾、性慾、財欲,這些都是無可非議的。但是,許多宗教在煉心養性時強調禁錮人類的一切慾望,這是對人性的扭曲和壓抑,會造就一些"無性無慾"的異化了的人出來。追求所謂的"天國幸福",只是一種虛無漂渺的理想而已。

你悟了嗎?“行善”才是一切心性修煉的根本


道教不同,道教的煉心養性論要人類尋找的是現世幸福,只贊成節慾,以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人體身心的修持,而不主張壓抑人性、扭曲人性的禁慾,對人生所報的是一種執著地追求現世幸福的現實主義態度。因此,其煉心養性理論敘述的方式方法不是"苦行主義",而是一種超脫的"功利主義"和"快樂論"。要達到"功利"與"快樂"這兩大目的,道教還是從"善"字來勸誠人們的。"一切善事, 信心奉行。……加福添壽,添子添孫,災消病減,禍患不侵,八物感寧,吉星高臨。" "功成而善根深矣,其福報豈可量哉!"

道教的煉心養性十分強調"一念”"即從本原世界中的"一念"切入,進行至尚的心性修行。 "一念"是人之初的本性,當人來到這個世界之時,其本性是善的,假如人能夠緊緊地把握住自身的原性"善",那麼,他的心性修持就會達到一定的至尚境界。

你悟了嗎?“行善”才是一切心性修煉的根本


道教認為,有了善心才能去行善事,行了善事才能獲得善報,才能最後達到善果境地。其發展軌跡是"善心——善事——善報——正果"。以"善"來指導自己的道德行為, 是煉心修性的一個途徑。"夫心起於善, 善雖示為,而吉神隨之;或心趨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善惡心生,吉凶心召,苟正其心,則無適而非善矣。"它強調人性的善惡之報是由"念"(思想)引發的,因此,人們在進行煉心修性的修持時,一定要時刻記住"善",讓善念去抑制惡念。這樣惡行就難以產生了,就達到了煉心修性的"多行善事"的目的。

道教的煉心修性的行善結果是以其達到"太平",即"太平者,乃無一傷物,為太平氣之為言也。凡事無一傷病者,悉得其處,故為平也。若有一物傷,輒為不平也。"將善行擴展到萬物的身上,這是道教煉心修性的一大特點。"春物悉生,無一傷者,為青帝太平也。夏物悉長,無一傷者,為赤帝太平也。六月物悉見養,無一傷者,為黃帝太平也。秋物悉成實收,無一傷者,為白帝太平也。冬物悉藏,無一傷者,為黑帝太平也。"

你悟了嗎?“行善”才是一切心性修煉的根本​​​​​


基於上述思想,道教的煉心修性術追求的是人的心性的自由,讓心性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達到人化自然的境界。

道教的心性自由的理論導師與行為教練是一代宗師莊子。莊子著名的煉心修性理論及其行為便是"逍遙遊",其心性的真正自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這便是沒有任何條件的限制的絕對心性的自由——逍遙遊。道教煉心修性的一代宗師莊子,十分強調煉心修性的正確方法,這種方法是"遊心乎德之和"與"乘物而遊心"。

你悟了嗎?“行善”才是一切心性修煉的根本


為讓人達到這一理論上的高度,莊子總結自身的煉心養性經驗,創造了"心齋"與"坐忘"的煉心養性修行法。“心齋”就是使人的心性保持絕對的安寧以超然於物外,達到虛空的靈臺境界,讓人回到本原的心性世界中去,追回人性中最為美好的東西"本性之善",讓它昇華,擴展,讓它瀰漫於自身的空間,然後去影響他人,規勸他人。

"坐忘"是"心齋"的一個補充,是達到心齋境界的一種輔助手段。 "坐忘"的實踐方式就是讓心性寧靜,寧靜到忘卻自身的存在,同時摒絕任何思慮,讓心性去追索心性本原的"善"之靈光。於是,在追求那心性的本原的過程中,就達到"無己","無功"、 "無名"的超然境界,剩下的是一顆由善氣裹著的心,用它去做至尚的逍遙之遊,實現"同於大通"的目的,讓心性任化於自然,"天地與我並生, 而萬物與我為一","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 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你悟了嗎?“行善”才是一切心性修煉的根本




從對社會的現實意義來看,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道教的"善"之心性學術及其修行方法,都是可取的,它們是人類的共同財富,假如我們人人多行善事,那麼, 我們這個世界也就少了許多爭吵打鬥,我們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寧靜、更舒適了。

起源於印度的佛教,自西漢末期傳入中國後,與中華本土的意識形態結合, 形成了中國化佛教,在其思想中深深地打上了中國的文化思想烙印。

佛教與道教一樣,十分講究煉心修性,但它與道教有著很大的區別,這主要表現在禁慾和來世幸福這兩點上。

佛教主張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是各人修行的深淺不一,他所達到的人生境界也就不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在於身中",只有當"無量煩惱悉除滅已, 佛便明顯,除一闡提"。佛教中的"佛",是一種境界,它平等、美好、樂善,實際上是人類道德的理想尺度。

你悟了嗎?“行善”才是一切心性修煉的根本


佛教認為,"人性本淨", 由此"萬法在自性"。在世界的面前,眾生之本原心性是平等的。"譬如雨水,不從無有,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卻入大海,合為一體,眾生般若之智,亦復如是。"要煉好心修好性,就必須讓心性"生佛"。如佛門高僧淨卻大師說: "真如妙體,不離生死之中;聖道玄微,還在色身之內。色身清淨,寄住煩惱之間;生死性起,權住涅槃之處。故知眾生與佛性,本來共同。以水匯冰,體何有異,冰由質礙,喻眾生之繫縛;水性通靈,等佛性之圓淨。"在這裡,淨卻大師要人們象冰釋成水一樣,掙脫"質"的障礙,以求得"通靈"、"圓淨",讓心性進入人生的至尚境界,其方法是"自性若司, 眾生是佛;自性若迷, 佛是眾生;自性平等,眾生是佛。”

佛門高僧惠能大師發展了前世的煉心修性理論,提出了,"心修"學說,即"我心即佛"。他說: "我心自有佛,..……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來玄? ……佛心見者,只汝自心。"這與莊子的"心齋"據心養性術是同工異曲的。為達到惠能的"我心即佛"的煉心修性境界,他進一步提出: "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去,住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這一理論的提出,打破了以往佛教刻意苦修的筐筐,使得佛教的煉心修性理論由佛堂而走入廣大的社會空間。不管是何門何派,佛教也講究"善","善”是煉心修性的根本。如惠能大師說: "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唸佛往生難到。" 惠能大師不但在理論上闡述了煉心修性的重要性以及修行的方向,還提出了煉心修性之術: "內調心性,外敬他人",這是他對人類文明的一大貢獻。

你悟了嗎?“行善”才是一切心性修煉的根本

佛救的一大流派禪宗,在煉心修性上提出"無念"的方式方法。"汝之本性,猶如虛空,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無一物可知,是外真知,無有青黃長短,但見本源清淨,覺體園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如來知見。……若見一切法,從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從六門走出,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味,自在解脫,名無念行……無念者, 是聖人法。"

禪宗的"無念"煉心修性法,是要求人們摒棄"後天"的一切"惡念",還原"先天"的"善念",陶冶心性,使心性純淨潔明,以達到人生理想的"佛境"。禪宗門大師希運說: "學道人若欲成佛,一切佛法總不用學,唯學無求無著。無求即心不生,無著即心不滅,不生不滅即是佛。……如今但學無心, 頓息諸緣,莫生妄想分別,無人無我,無貪嗔,無憎愛,無勝負,但若除卻許多種妄想,性自本來清淨,即是修菩提法佛等。若不會此意,縱你廣學, 勤苦修行,木食草衣,不識自心,皆名邪行。"希運大師的煉心修性理論,十分強調對心的修煉,讓心靈深處隱含著的人的本性——"善"充分得到調動,以求在善修中獲得佛門"正果"。

你悟了嗎?“行善”才是一切心性修煉的根本


禪宗的煉心修性的具體方法有如下——

(1)相離無念

即讓心性: "靈空", "萬象有而非有,一心空而非空"。怎祥才能做到這一點呢?惠能大師根據自身的修行經驗,總結出相離無念的修行方法"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 。

(2)禪定

惠能大師開創的南派禪宗, 打破了佛門傳統的禪修模式——坐禪,以更靈活、更適用,更容易為廣大民眾接受的"離內禪修"法來弘揚其煉心修性理論。他說: "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禪內定故曰禪定。" 惠能的這種禪定觀是禪宗發展史上的一個轉折點,揚棄了以往呆板的禪定為坐臥的煉心修性方法,為佛教的這一修行理論打入民間創造出了基礎條件。

你悟了嗎?“行善”才是一切心性修煉的根本


南派禪宗大師神會說: "若教人凝心入定,念不起為必心外照。攝心內證者,此是障菩提。"今言坐者,念不起為坐;今言禪者,見本性為禪。所以不教人坐身住心入定。"這是對心性本原的強調。禪宗史上有"一宿覺"之稱的玄覺大師在著名的《永嘉證道歌》中唱道: "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這是南派禪宗煉心修性理論最通俗的闡述。

從總體上來看,佛教的煉心修性的方法有兩個系統。一是頓悟,一是漸修。不管是頓悟還是漸修,都十分注重對"原性"的發掘與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