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獨霸一方的毒梟,擁兵數萬自己當總統,發誓絕不向中國販毒

說起販毒,讓人首先想到的是金三角,今天我們說的,就是金三角的毒梟—坤沙。

坤沙,中文名張奇夫,1933年2月17日出生於緬甸撣邦萊莫山弄掌大寨,祖籍雲南大理,他的父親張秉堯是漢族人,母親是撣族人。三歲喪父,母親改嫁撣族小頭領坤愛。五歲喪母,坤沙被繼父坤愛交由祖父張純武撫養。

祖父張純武經營一個較大的馬幫,人員複雜,坤沙得以學習到中、緬、撣、英等多種語言。張純武經營那麼大一個馬幫,如果不運送毒品,是絕對無法經營下去的,因為除了鴉片,他無其他東西可運。因此,我們判定,坤沙走上販毒這條道路,是為繼承祖業。

此人是獨霸一方的毒梟,擁兵數萬自己當總統,發誓絕不向中國販毒

當時的金三角,最大的毒販叫羅星漢,這個人是算是金三角的第一代霸主。在羅星漢統治金三角時期,坤沙只不過利用祖父的馬幫,進行小規模的武裝販運活動而已。

羅星漢的勢力,在那些年裡漸漸做大,這讓緬泰政府同時感到不安,經過幾輪招安、造反、圍剿之後,羅星漢疲於應付。這時,金三角在一片混亂中,正迎來它新的霸主。一個叫做坤沙的游擊隊長正在暗處慢慢的積蓄實力,等待著一個叫做時機的東西。亂世雖亂,但終究有它的主人。

此人是獨霸一方的毒梟,擁兵數萬自己當總統,發誓絕不向中國販毒

大多數毒販販毒,說白了還是為了錢,而且只為了錢。坤沙當然也要賺錢錢,但是他賺錢之外,卻還有些政治上的抱負。坤沙養軍隊是為了保護販毒,還是販毒為了養軍隊?這兩件事在這個人心中的前後順序很難一一掰持清楚,基本上已經是個先雞還是先蛋的問題。但就從結果上來說,他真的成立了撣邦共和國,自任總統。那麼毒品在他那裡,就變成了“戰略”物資,成了手段而不是目的。打仗也好乾革命也罷,都是需要錢的。

此人是獨霸一方的毒梟,擁兵數萬自己當總統,發誓絕不向中國販毒

在大約10年的黃金時代裡,坤沙身邊有3000名精兵,總部霍蒙駐兵6000人,撣邦從南至北還有約兩萬人的武裝也由他指揮。他本人住在離霍蒙大營約10公里處一所稱為"白宮"的豪宅裡。當時的金三角毒品貿易達到最高峰,坤沙一人就控制了整個金三角地區毒品貿易的80%。

有著漢族血統的坤沙,在從事毒品交易時有一個原則,那就是他的交易對象是美國日本這些在他看來充滿邪惡的國家,但絕不允許他所生產的毒品流入中國。他曾經說過:“當年西方人用鴉片欺辱中國人,今天我要還回去。”所以說,坤沙還是有點魄力的,至少能把毒運出去,賺美金。不像現在金三角這幫人……只能把東西往中國帶。

此人是獨霸一方的毒梟,擁兵數萬自己當總統,發誓絕不向中國販毒

後來,由於自己部隊內部出現分裂,1996年1月,緬甸政府向坤沙拋出橄欖枝,只要投降,就可以特赦他,既往不咎。坤沙迫無無奈,只好向緬甸政府軍投降,隨後前往仰光,開始了被軟禁的晚年生涯,2007年10月26日,在仰光寓所病亡,死後被火化。一代梟雄,就此謝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