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行是怎么来的?它具体指哪些行业?

中国有句俗话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明只要选准了职业方向,勤奋努力,方法对头,都是能够干出一番事业来的。那么,三百六十行究竟是怎么来的,它具体又指哪些行业呢?这要从中国古代社会分工说起。

三百六十行是怎么来的?它具体指哪些行业?

三百六十行图

自有人类社会起,社会分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愈分愈细,出现了不同的产业部门,相应产生了不同的行业。据专家考证,至少在唐代就出现了三十六种行业,到了北宋末年,达到了一百二十行,如《宣和遗事》前集:“(徽宗与高俅等)无日不歌欢作乐,遂于宫中内列为市肆,令其宫女卖茶卖酒及一百二十行经纪买卖皆全。”《水浒传》第三回:“这市井闹热,人烟辏集,车马軿驰,一百二十行经商买卖行货都有。

三百六十行是怎么来的?它具体指哪些行业?

三百六十行图

宋代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行业,与其城市经济的高度繁荣有直接关系。宋代周辉《清波杂录》记载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三十六种行业业:肉肆行、宫粉行、成衣行、玉石行、球宝行、丝绸行、麻行、首饰行、纸行、海海味行、鲜鱼行、文房用具行、茶行、竹木行、酒米行、铁器行、顾绣行、针线行、汤店行、药肆行、扎作行、仵作行、巫行驿传行、陶土行、棺木行、皮革行、故旧行、酱料行、柴行、网罟行、花纱行、杂要行、彩兴行、鼓乐行和花果行。尽管分类很详细,但并未包括宋代的全部行当,仅仅是大致分类而已。到了清代,才出现三百六十行之说。据据徐珂《清稗类钞・农商类》载:“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约计之,日三十六行;倍之,则七十二行;十之则三百六十行。”此处“三百六十行”只是一个约数,真正的行业数远远超过这个范围,民间流传的“三百六十行”多年来说顺了嘴,听顺了耳,习惯成自然,笼统称其为“三百六十行”了。

三百六十行是怎么来的?它具体指哪些行业?

工匠精神图

关于三百六十行之说,人们还有不同的理解。一般认为,古人以六为吉利数,其倍数相应也为吉利数,六的六倍,为三十六,三十六之十倍就为三百六十行了。还有人认为,圆的度数为三百六十度,代表全部圆满之义,所以取三百六十行就能代表天下所有职业。此外,古人认为一年三百六十天,一天参观一种职业,也得整整看一年,如果任选其中一项加以学习,用上心思,也就会“行行出状元”了。时至今日,科技高速发展,新领域、新行业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别说三百六十行,如果细分,三千六百行都都有了,但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至今仍然广为流传,它既教育人们,无论你从事哪行,就要干一行爱一行,就要有工匠精神,如果我们的国家行行出状元的话,祖国何愁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