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的愛恨情仇,我自己的別樣醫學路!-致皖醫!

15年的愛恨情仇,我自己的別樣醫學路!-致皖醫!

大一的自由散漫

15年的愛恨情仇,我自己的別樣醫學路!-致皖醫!

從進了皖南醫學院這扇大門,領了住宿用品,就意味著我現在是一名大學生了,有股莫名的自豪,也有股莫名的失落,自豪的是自己是大學生了,走出了故鄉的小山村。失落的是皖醫的彈丸之地,不仔細找到摸不到門。不管怎樣,我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大學生活。

大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學校食堂旁到處都是書法協會,羽毛球協會,籃球協會等瘋,當然了,不能沒有最重要的老鄉會,不過我後來發現老鄉會就是高年級的老鄉收低年級的老鄉錢,然後偶爾帶低年級老鄉耍耍,沒有音樂,美術才能的我只有加入老鄉會,聽高年級的老鄉會長傳道授業,我們只有似懂非懂的看著他們唾沫橫飛。

領了新書,我還保留著高中時候包書皮的習慣,一個人到教室把新書用報紙包的嚴嚴實實的,直到今日仍有此習慣,不過現在的書都是硬殼,已經不像之前的書那麼容易損壞了,記得那時候發了十幾本書,當然我也不知道哪本書重要。到了正式上課的時候,我才發現大學上課真不一樣,諾大的階梯教室,三個班的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大約一百五十人擠在一起,場面不是高中時候能夠比的。到後來我發現還沒有上課前,教室前三排就放上了書本佔座,基本清一色的女生,所以皖醫的女生成績普遍比男生好,皖醫的學風在這群女生的帶領下還是很正的,所以後來出現很多女博士也就很好解釋了。

這種上課模式,基本老師不知道下面是誰,你可能認識老師,老師不一定認識你,好在大家還算比較自覺的去上課,估計是高中遺留下來的良好紀律起了一定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彼此熟悉,年紀十二個班,就三個輔導員,估計他們也顧及不過來,大家還是比較自由的,慢慢的,教室裡學生越來越少,尤其是後面幾排,大家可想而知,少的大部分都是男生。因為大家發現了更有趣的事情就是睡覺上網打球,那時候網絡沒有現在這麼發達,五十多個人的班級,有手機的也就一兩個。曾經高中確實的體育課,這回得以補償。

不過,快樂是需要痛苦來問候的,很快期末考試就要來了,由於平時不認真,不上課,不積累,很多看不懂,尤其是基礎化學,具體記得不是很清楚,大家都是一臉茫然,偶有幾個學霸還是比較厲害的。我們張公館六人發揚臨時抱佛腳之精神,到通宵教室去通宵看書學習,式子是很足的,水杯,餅乾,麵包是必須準備的,其實真正到了十二點,大家又約著去學校門口吃鍋貼了,真正記住掌握了多少,只有自己心裡知道。後來發現內容太多了,在短時間內根本沒有辦法記住,在高年級學長的指點下,學校的複印室成為了考試前人員最密集的地方。大家都懂的,都在縮小範圍,準備小抄,不過能起多大作用呢?真正考試的時候還是硬著頭皮上了,也不知道怎麼樣,然後就帶著忐忑的心回家過年了!那真的是一種煎熬,心裡根本沒有底。一想著有可能補考,過年的快樂瞬間消失殆盡。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