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警务协作机制实施类案侦查巴州破十五年前系列抢劫杀人命案积案

□法制网记者 潘从武 □ 法制网通讯员 朱祥明

今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公安机关依托全国警务协作平台,组合运用刑事技术、人像识别和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技战法,相继侦破系列命案积案。

6月12日和25日,在巴州公安机关的全力追逃下,先后将犯罪嫌疑人曹某和同伙杨刘某抓获,这标志着巴州若羌县“2003·6”抢劫杀人案成功告破。根据此案,警方还一并破获两起外省15年前命案积案。

经查,曹某和杨刘某是河南老乡,在若羌县务工,一年到头也没挣上钱。2003年8月初,两人预谋实施抢劫。由于预谋抢劫目标人员较密集,曹某和杨刘某便选择了人员相对较少的美发屋。

“我带走一个去外面,里面的一个由你摆平。”曹某将杨姓女子带走,杨刘某则和美发屋负责人薛某留在屋内。

“我把杨某掐死了,薛某也必须死。”一个小时后,曹某返回美发屋,和杨刘某一起将薛某杀害。杨刘某将薛某的尸体藏在床底下,逃到河南老家。

2003年8月6日,在若羌县吾塔木乡务工的关某途经西河坝时,发现河床上有一具女尸。

经若羌警方初步勘验,确定该女子系他杀。为寻找尸源,民警挨家挨户走访,发现某美发屋内的床底下有一具女尸,脖子上有被勒的痕迹。若羌警方将提取到的相关物证送往公安部检验。但当时侦破条件和科技手段有限,该案一直未获得有价值的线索。

2018年6月10日,江西遂川警方发现DNA数据库中曹某的DNA信息,与若羌县2003年8月6日抢劫杀人案现场物证中提取的DNA信息相同。

“经过研判,曹某于2003年在若羌县有一条暂住记录,具备作案条件,同时,我们梳理出杨刘某与该案有关,而杨刘某因涉嫌浙江省某市2003年9月20日谢某被杀案,曾被刑事拘留审查5个月。”巴州公安局刑侦支队政委周宏伟说,当时由于证据不足,杨刘某被无罪释放。经过研究决定,杨刘某被警方纳入重点审查对象。

巴州公安局立即启动网上追逃机制,对曹某和杨刘某进行架网布控。同时,外派追逃组赶赴浙江、河南、甘肃等地取证抓捕。

6月12日,在甘肃省兰州市,追逃组将曹某抓获,并押解回新疆。经审讯,曹某交代了与杨刘某合谋实施抢劫杀人的不法事实。6月25日,追逃组在浙江将杨刘某抓捕归案。

经研判,专案组怀疑杨刘某是累犯,可能还背负其他隐积案。此外,从巴州公安机关抽调了8名审讯专家,有针对性地制定审讯计划。

经过30多个小时审讯,杨刘某的心理防线被彻底击溃。他如实供认了与曹某作案的全部经过,并主动交代了2003年9月20日在浙江省某市抢劫杀害谢某的不法事实。

为进一步扩大战果,专案组启动了类案侦查机制,依托西北五省区警务协作平台,加强各地警务协作。6月30日,巴州警方向青海省茫崖行政委员会公安局共享了案情及嫌疑人作案的手法和特点,发现青海省海西州花土沟2003年8月29日袁某被杀案与该案类似。

“茫崖警方将未送检的现场物证委托我们检验。检验后,我们将检验结果录入全国DNA数据库。”巴州公安局刑侦支队DNA实验室民警胡佳说,经反复比对,成功比中犯罪嫌疑人王某的DNA信息。7月9日晚,茫崖警方将王某从甘肃省高台县押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