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汽车工业背景下,真的还有匠人吗?

从雷克萨斯某轮宣传开始,匠人精神重新被挂在嘴边。在工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真的还有“匠人”?

今天的汽车工业背景下,真的还有匠人吗?

“匠人精神”在工业化自动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确实非常难能可贵。它跟我们平时接触的“快消”形成了鲜明对比。慢工出细活、精雕细琢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几乎已经是一种奢望。缺什么,当然就想要什么,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众多品牌都开始蹭“匠人”这个热点,尤其是日系车型,借着日本国内一些知名匠人,几乎树立起了日系产品都是充满工匠精神作品的这么一个形象。

今天的汽车工业背景下,真的还有匠人吗?

不过好景不长,似乎也印证了一句老话“出来混都是要还的”。在德系车陷入各种排放门、垄断门之后,日系厂家也陷入了造假漩涡。从小事件来说,有三菱汽车油耗造假、铃木汽车数据造假;牵涉巨大的有神户制钢以次充好和高田气囊的设计缺陷;最近,又有日产和斯巴鲁相继爆出,新车下线时未经过质量检验或者使用没有资质的检验员这样的负面新闻。

今天的汽车工业背景下,真的还有匠人吗?

其中,高田气囊和神户制钢事件是影响特别恶劣的,有设计缺陷的气囊会在弹出时有迸出金属碎片的可能。目前经过证实的气囊致死事件中有17名受害者,还有超过180人因气囊弹出的碎片受伤。本来是在危急时刻救人一命的安全配置,反倒成为车祸中造成二次伤害的凶手。更恶劣的是,高田气囊被指在十年前就对此知情但隐瞒不报……

今天的汽车工业背景下,真的还有匠人吗?

神户制钢可以说是高田事件的翻版了,公司对于质量造假心知肚明,而购买了使用不良部件的产品的消费者心中更是忐忑不安。不过好在除日产的GTR外,神钢输出的部件大多是汽车的“四门两盖”,对安全性的影响不大。当时大家都在问,日本制造怎么了?其实这也并非是偶发现象,在2013年,三菱重工生产的超巴拿马级货轮MOL Comfort就在印度洋上断为两截,创下了世界上第一条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的海难事故,而神户制钢正是三菱重工的供货商之一……

今天的汽车工业背景下,真的还有匠人吗?

MOL Comfort断裂事件对于日本造船行业来说影响是巨大且深远的,在之后几年里,即使是日本货运企业都不愿意信任三菱重工,而把造船的订单送到韩国,而欧美国家企业则将订单送到了中国船舶制造公司的手中。汽车的各种不信任事件也是如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消费者对于日系汽车的信任度都会降低。

今天的汽车工业背景下,真的还有匠人吗?

三菱帕杰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帕杰罗刹车门可以说是我这代人最早听到的一个,关于汽车设计和安全重大缺陷的事件了。可能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一定听说过这个事儿,在2000年的时候,有车主相继爆出当年的帕杰罗V33车型刹车失灵的问题,这是由于设计缺陷导致的问题,虽然最终缺陷产品被召回,但对产品的声誉造成了巨大影响。普拉多诞生后,帕杰罗就此被市场打入冷宫,至今仍未恢复元气。

今天的汽车工业背景下,真的还有匠人吗?

举了这么多例子,我只想告诉大家,在工业自动化生产的今天,真的不要对制造业的“匠人精神”有多大期待。匠人通常还是出现在手工业和食品行业中,“匠人精神”的主体还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还是以日本为例,专注手握寿司的米其林三星厨师小野二郎、想到天妇罗就能联想到名字的早乙女哲哉。只是对于汽车制造业来说,要在家用车上加上匠人两个字就实在是“强车所难”了。

今天的汽车工业背景下,真的还有匠人吗?

这可以说到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成本控制。“地摊文学”里经常写到:大众内部有个专门控制成本的部门,整天研究怎么减配和降成本。其实这句话本身没错,但大家常常会误以为只有大众才这么干。其实商人逐利这一点是共通的,哪家汽车生产企业也不是慈善机构,为世界制造更好的汽车无非是一句宣传口号,给自己增加利润才是创社之本。

所以消费者期待汽车厂家所谓的“厚道”其实是非常幼稚的,厂商都是在满足市场和法规的前提下提供成本尽可能低的产品。同价位车型上的配置差异,也只是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的此消彼长罢了。

今天的汽车工业背景下,真的还有匠人吗?

第二个要说的就是参与制造的个体了。汽车制造目前自动化率以及非常高了,在一些新建的工厂已经除了总装车间和发动机车间外看不到几个工人了,自动机器人可不会跟你谈什么工匠精神,只会按照既定程序迅速完成工作,涂装、焊接效率极高,进一步降低了汽车制造成本。这几年来为什么汽车越来越便宜了?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显然功不可没。

今天的汽车工业背景下,真的还有匠人吗?

大家身边应该也会有在汽车工厂流水线工作的朋友,正式工、劳务工、临时工……水平参差不齐。匠人?匠人都在飞机发动机制造厂琢磨涡扇叶片的事儿呢。匠人的劳动力成本也不符合目前汽车制造业的需求。在宾利工厂缝方向盘的、在保时捷工厂拼装水平对置发动机的、在劳斯莱斯工厂为幻影一笔到底一气呵成画上腰线的大师,应该可以够格称得上是匠人。但是你们也知道,这些匠人的作品也并非大众可以轻易接受的消费品。

最后再跟大家说说选车的事儿,从各种各样车企不靠谱的事件上不难看出,不论是德系日系或者是其他什么系,在它们追逐利益的道路上,不靠谱事件谁都不比谁少。所以我们在选车的时候,也不要总把自己框死在某一个“系”中。同一个品牌下还良莠不齐产品差异很大的存在,更别说国家与国家之间了。在选购车辆时还是要更理性看待产品间的差异,一直戴着有色眼镜挑车,只怕是会自己蒙蔽了自己的双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