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SpaceX」送上天的金融力量

個人想把自己的火箭送上天,聽起來是天方夜譚,因為這需要數以億計的資金消耗,如果沒有國家力量的支持,根本無法完成。但是火箭狂人馬斯克做到了,而且他還開始為美國航空航天局提供運送貨物的服務。這背後的力量來自於現代金融——風投。


將“SpaceX”送上天的金融力量

1.製造火箭需要大量資金,火箭狂人說自己不差錢科技狂人埃隆·馬斯克,他從小就夢想著要探索宇宙,2002年的時候,他已經很有錢了,創立了一個造火箭的私人企業,叫“SpaceX”。他野心勃勃地說,我要實現未來人類星際移民的計劃。最開始的時候,他覺得自己是億萬富翁,應該單槍匹馬地幹。但是萬萬沒想到,火箭發射不是鬧著玩兒的,每發射一次就是耗資上億美金。從2006年到2008年,SpaceX 多次發射失敗,所以即使是億萬富翁的馬斯克他也差點破產。
將“SpaceX”送上天的金融力量

2.創業九死一生,火箭事業命懸一線創業不是好玩兒的,它是九死一生的遊戲,不要說普通人,就算是億萬富翁,一個不小心也可能傾家蕩產。馬斯克痛定思痛,決定開始接受外部融資,當時的100多家風投機構,像世界知名的基金、科技巨頭都參與到了這次風投中,光2015年年初的E輪融資,像富達基金、Google這種機構就投了SpaceX 一共十億美金。

3.風投的支持讓馬斯克膽子更大、步子更快有了風投的背書和風險共擔,馬斯克的膽子就更大,步子更快,所以他項目的推進也越來越快。到2010年的時候,SpaceX 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就順利地把一個“龍飛船”模型送入了預定的軌道,這一下子就開創了歷史,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私人企業將夠成功發射火箭,但是SpaceX成功了。成功以後,SpaceX就接受了大量火箭發射業務,甚至美國的國家航空航天局也開始讓他們替國際空間站來運送貨物和航天員。

4.金融的第三定理:風險的共擔荷蘭海上帝國的開闢,依靠的就是荷蘭市民,他們踴躍購買東印度公司的遠洋貿易股票,支持船隊的探險活動,與出海探險的船隊一起分擔風險,共享利益。而馬斯克開闢的太空航程,不也是由分散了風險的金融工具在背後支持嗎?股票也好,風投也好,這些金融工具,都使得我們人類對風險的承受能力突破了地域和時間上的限制,個體、企業都被賦予了更大的能量,我們人類經濟活動的範圍也就被大大地拓展了。


將“SpaceX”送上天的金融力量

這就是金融的第三定理:風險的共擔。

出自《香帥的北大金融學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