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美食|那些四川的老味道

非遗美食|那些四川的老味道

【吃在中国 味在四川】

四川的好味道

可谓全国闻名

然而

四川的美食千千万

想要位列“非遗”有个硬指标

必须由

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

传承三代以上

传承时间超过100年

并且谱系清楚明确

如此一来

品尝的就不仅仅是美食本身

而是品尝了仙人智慧结晶下的

文化、礼仪和风俗

非遗美食|那些四川的老味道

非遗美食|那些四川的老味道

梓潼片粉

梓潼片粉被誉为四川省梓潼乡土的汉族风味小吃三绝之一,食之有麻、辣、冲之味。秉性尚热,嚼之,柔韧凉爽,给人以寒凉之感。一道小食,寒热均俱,阴阳相宜。不仅吃起来味香爽口,解饥除渴,且具有清热解毒,益气通脉的功效。

非遗美食|那些四川的老味道

非遗美食|那些四川的老味道

非遗美食|那些四川的老味道

火边子

牛肉

火边子牛肉是古老“盐都”自贡市的传统名菜,以质优味美、片薄如纸、酥香绵长而闻名遐迩。火边子牛肉源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选料严格,刀工精细,工艺考究,风味独特。火边子牛肉鲜味悠长,到自贡的客人只要尝上一口,没有不叫绝的,至今仍是自贡的独家美食。2011年,自贡火边子牛肉与阆中盐叶子牛肉一起入选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美食|那些四川的老味道

非遗美食|那些四川的老味道

非遗美食|那些四川的老味道

军屯锅盔

军屯锅魁: 锅魁,又名“酥油千层饼”,是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的汉族传统小吃。其历史悠久,做工考究,独具风格,以香、酥、脆、细嫩化渣而名扬川西。

彭州市军乐镇原名军屯场。《军乐镇地名录》记载:“相传三国时蜀将姜维,明末张献忠等部相继在此屯兵垦田、休养生息”。据武侯祠三国文化专家推证,当年姜维在此将烤制蜀军干粮的方法传给百姓,由此而成为了军屯锅魁的起源。每年正月十六是军屯锅魁的开灶日,这里的锅魁店至今都要焚香行礼祭拜姜维。

非遗美食|那些四川的老味道

非遗美食|那些四川的老味道

非遗美食|那些四川的老味道

郫县豆瓣

郫县豆瓣是一种汉族传统调味品,属于四川省郫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是川菜的主要调料之一,2008年6月7日,郫县豆瓣传统制作技艺获批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郫县豆瓣由四川郫县人陈守信始创于清朝康熙年间,产于郫县的唐昌、郫筒、犀浦等十九个乡镇。每一个了解川菜的人,都知道郫县豆瓣在川菜中无可取代的重要性,因此郫县豆瓣素有“川菜之魂”的称号,不仅如此,作为川菜必不可少的辅料,郫县豆瓣对一方的文化和一方的餐饮习俗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非遗美食|那些四川的老味道

非遗美食|那些四川的老味道

非遗美食|那些四川的老味道

先市酱油

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位于川南黔北结合部的赤水河畔。古时,川盐从自贡到泸州进入长江,在合江溯赤水河上行,经先市至茅台,再通过陆运至贵州腹地。由于得盐道原料充足之便利,先市盛产酱油,酿制技艺始于汉,兴于唐,盛于清,所酿酱油因“酱香浓郁、味美醇厚”而饮誉川南黔北。在2014年,先市酱油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光绪三年(1877年),合江设黔边仁岸,地处川、黔、渝交界区的先市盐马古道商贾日多,商品流通日益扩大,“先市酱油”成为川南黔北渝西地区居民争相抢购的上等调味品。先市酱油以黄豆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精心酿造。色泽棕红,味醇柔和,清香回甜,咸度适中,锅煎不糊,久放无沉淀,不生花、不变质,是酱油中的佳品。

非遗美食|那些四川的老味道

非遗美食|那些四川的老味道

非遗美食|那些四川的老味道

宜宾燃面

燃面是四川省宜宾地区最具特色的汉族传统名小吃之一,原名叙府燃面(叙府是宜宾市别称,亦称“僰bó道” 、“戎州”、“叙州城”),旧称油条面,因其油重无水,点火即燃,故名燃面。2011年6月,宜宾燃面入选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美食|那些四川的老味道

看了那么多四川的非遗美食

哪些是你最钟爱的呢

欢迎在留言板和我们互动

非遗美食|那些四川的老味道

非遗美食|那些四川的老味道

end

非遗美食|那些四川的老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