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诗:文同,盐亭响当当的一张名片

【作者简介】山野,又名巴蜀山野,本名孙效东,四川盐亭人。工作之余喜欢读书、写作,作品散见于《剑南文学》《绵阳晚报》《绵阳日报》等纸媒和网站与微信平台,系四川散文学会会员,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随笔散文集《偷闲集》。

组诗:文同,盐亭响当当的一张名片

《序诗》

走进盐亭

您的名字随处可见

文同小学 文同宾馆

文同桥 文同路

就连修理汽车的

也赶来凑个热闹

不是附庸风雅

而是如雷贯耳

千百年来,盐亭人没有不知道

您,墨竹大师文同的

您就是咋盐亭响当当的

一张光辉耀眼的名片

渡船嘴山上的“胸有成竹”消失了

屡毁屡建的文湖州祠也没有了踪迹

时光流逝,消失的只是流水的岁月

而您的美名

却依然响亮

文同,您就是四川盐亭

响当当的一张名片

《童言却非戏语》

虽说是富贵有种文明有根

虽然是西汉治蜀的文翁之后

但到他祖辈出生时

也与普通农家无异

种地、砍柴、终日

在田间巷陌中

讨生活

一个稀松平常的日子

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

山高皇帝远,挑柴赶集误撞了

熙熙攘攘人群中八抬大轿里

那高高在上的官老爷

一顿呵斥,一番臭骂,拳脚相加

身心的伤痛永远铭刻在心灵深处

羞辱 惭愧 无辜 茫然

有怒不敢言,眼睛里冒着火

小小少年就在心中暗下决心

永世绝不做这样的“父母官”

三十穷男子,其势胆气成

也许是基因里还跳动中祖先的血脉

也许是挑灯夜读感动了麻木的上苍

也许是读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也许是苍天有眼,穷苦人的孩子

终于也有了自己的出头之日

十几年的勤学苦练没有白费

32岁时终于高中进士,金榜题名

终于圆了他的读书梦

童言无忌,不忘初心

童言并非一时的戏语

当年的洪钟铁骨之声如犹在耳

誓言演变成了旷日持久的行动

京师 邛州 邠州

汉州 普州 陵州

兴元府 洋州 湖州

一路上留下他奔波的身影

“廉吏”成了他的代号

儿时的一句小小誓言

最终铸成了青史留名的清贫太守

组诗:文同,盐亭响当当的一张名片

《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是年少于他的知己苏轼

对唐代诗人王维的

精彩评价

而对于文同,则称其有四绝

诗一、楚辞二、草书三、画四

以画入诗,清幽朴实

宋无诗,岂其然乎?

但后世只知其画,却不知有诗

世间没有黑色的竹子

他独创出来

从此文湖州竹派

天下闻名,流传至今

成竹在胸,或心有成竹

本是源于苏轼请教于他

传授的经验之谈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心中有竹方可画竹

一段传送至今的佳话

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

诠释了绘画的诀窍与精髓

记录了两人互为享受的友情

《墨君堂里的竹》

太元观壁上的题诗

激扬文字挥斥方遒

平生所怀抱,应共帝王论

振缨效王官,释耒去乡县

最终未能如愿,一生奔波

为官清正,兴利除弊

清贫太守的名号不是虚幻来的

闲暇之余笃于学

诗书画无所不能

竹是一生的最爱

食竹 赏竹

画竹 咏竹

以竹为诗,以竹为友

竹,高拔俊逸顶霜傲雪

墨君堂里的竹

成了他痴迷的精神乐园

永泰县城边的太元观

北桥 东桥 墨君堂

文印滩 太师坟

故乡的一草一木

最终都演化成了他

遗留在世间的最后印记

《颂诗》

您的英名千古流传

官位不高,政德声隆

世人常称之为“廉吏”

清贫太守则是另一个名号

首创不施勾勒的写意墨竹画

文湖州竹派影响深远

开山之祖,功盖千秋

胸有成竹,画龙点睛

墨竹大师,实至名归

一句誓言,一句承诺

一个家风,一座丰碑

作为故乡人岂能不为之歌颂

歌唱,传唱

文同,您就是四川盐亭

响当当一张光照千秋的名片

组诗:文同,盐亭响当当的一张名片

(图片来自于网络)

顾问:朱鹰、邹开歧

主编:姚小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