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需買房的弱勢處境

摘要:最吃虧的還是高位買房的剛需一族

剛需買房的弱勢處境

撰文|張銀銀

無論是對剛需還是投資者來說,最近的樓市“壞消息”可謂是接二連三。樓市從年初的重點打擊,到今年下半年全面升級為“全國開花”。

據公開報道統計,截至目前,今年全國已經有超過100個城市(縣級以上)發佈了各種相關房地產的措施150餘次!北京等城市就發佈了政策超過20次,15個核心熱點城市發佈政策均超過4次。

到了今天這一步,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而銀行這邊也不閒著,房貸利率連連上調。公開數據顯示,9月,全國首套平均房貸利率升至5.22%,年內第9次上漲。相當於基準利率的1.06倍,環比8月上升了2.01%。

利率上浮誰受益,誰吃虧?

剛需買房的弱勢處境

1、貸500萬還近1000萬,銀行也來這套!誰讓剛需是弱勢群體

先從銀行輪番上調房貸利率說起。按照5.22%的平均房貸利率來算的話,500萬貸款30年,本息可能合計9,906,246.57萬(看還的方式,也可能少一些)。而此前,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首套房貸利率在4.9%的基礎上,至少可以打9折,有些城市甚至能打到8折。

如今,一些城市的房貸利率已經普遍高於平均的5.22%了。對於首套的剛需一族而言,累計還款金額,動輒可能高出了數十萬。

如果說是為了穩定房地產市場,上浮二套以上房的利率,完全應該。但實際情況是,很多城市從首套房開始就上調利率——似乎,這又和保障剛需的政策意圖,背道而馳。

實際上,自從本輪週期開啟,這波財富遊戲就開始了,目前可能是尾聲。怎麼講?

房地產的槓桿遊戲,銀行為整個遊戲提供了支撐。但銀行並不是慈善家,他也要分享遊戲中的成果。

畢竟,現在的形勢大不如前了。今天總的基調是去槓桿,宏觀市場利率是上浮,美國又是加息、又是縮表。那麼我們的貨幣總基調就沒以前麼寬鬆。對了,還有餘額寶各種寶,銀行自己的資金成本實際也被迫提高。

利差不是那麼好賺了。因此,就算是出於最基本的“人道主義”,銀行也應該提高房貸利率。何況,房貸是最安全、最剛需的資產。

如今可能又進入了本輪週期的下半場,市場畢竟沒此前那麼瘋狂了,要賺到更多的錢、更多安全的錢,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買房者多出點,不管是剛需還是改善。反正利率上浮這點錢,分攤到未來20年、30年裡,實際感覺也不是要命。

此外,上調基準利率,除了新購房者,銀行及(類)金融機構、開發商、炒房者都受益。大家都更快、更多拿到現金,槓桿率都得到降低,金融風險進一步緩解。至於剛需一族,誰又會去過多的在意呢?畢竟他們只是這場遊戲中的弱勢群體。

剛需買房的弱勢處境

2百城150多次新政,為長效機制的建立爭取時間,但怕的是半途而廢

再來談談全國百城150多次樓市新政。據公開報道,今年全國已經有超過100個城市(縣級以上)發佈了各種相關房地產措施150餘次!

範圍不僅侷限於一、二線城市,更多三、四線城市甚至熱點城市周邊的區縣也加入進來,內容從限購、提高房貸利率到限價、限售等等,各種姿勢都用上了,這恐怕是史無前例的大範圍、全方位。

從房價指數來看,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這些被tk城市的新建住宅與二手房住宅價格上漲都比較快。可見主要意圖還是想控制房價的過快上漲!

而且,大都會有一些不同年限的限售政策,基本上鎖定了房地產市場——不讓你交易,看你怎麼套利!就是這麼任性。從效果看,這屬於短效機制,目前是抑制市場的投機需求。

這麼高密度的調,除了一些你懂的原因,槓桿遊戲覺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的政府真的意識到了,需要加快建立房地產的長效機制!

目前的一系列調k,確保房價的短期穩定。而共有產權住房、租售並舉等政策則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見效。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滿足住房剛需者的需求,抑制投機投資性的購房需求。似乎,這都是房地產長效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多年以前,我們就提出了建立房地產調k長效機制。包括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但進度一直不理想。

短期而言,各地推出的限貸措施、房貸利率、住房公積金的使用,以及國家住房銀行的探討算是其中之一;另外就是建立商品房、保障房、共有產權住房、建立住房租賃市場等;推動房地產稅立法,目前來看,這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上一輪提出了市場歸市場、保障歸保障的大思路框架,並做了些嘗試,還按住了房價。但你懂的,後來……

所以,我們不是不明白長效機制該怎麼建立。問題出在,房地產往往淪為救市、穩增長的工具,甚至保匯l等的考慮。

剛需買房的弱勢處境

3、最吃虧的還是高位買房的剛需一族

房地產泡m已經吹了這麼大,誰也不想看到他毫無徵兆地破滅。

根據海通證券的數據,2016年個人房貸高達5.68萬億元,佔全年新增貸款的44.91%,也就是說2016年,有近乎一半的新增貸款都被個人貸款買房了。

截止到2016年12月份,個人中長期貸款(主要是房貸)餘額高達23.44萬億。2016年居民買房的房貸佔比已經超過50%,意味著首付比例不到一半,已經低於美國金融危機前2006年平均50%的首付比例,中國居民的購房槓桿率已經超過了次貸危機之前的美國。

透過創歷史記錄的最低、一位數的M2增長率,加上最新國內出現的“強監管”、“去槓桿”的態勢,以及“嚴防系統性風險”的高層表態,擠泡m防爆破是我們的選項了。

具體執行起來可能是,選擇性兜底的同時允許債務違約局部出現。無論擠還是刺破,最終以不同形式買單的一定是廣大各位。

不過泡m也不是第一次了,泡m的破滅也不是第一次了,當然,一定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2001年納斯達克高科技泡m破滅,不是照樣開創了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互聯網時代? 2007 年的A股大泡m在2008破滅,神舟飛船照樣上太空,體育健兒們照樣奧運奪金……

只是,地產泡m的危險程度比這些都高。其實房地產泡m破滅,最受傷的可能也是高位買房的剛需一族。利率上浮,最吃虧的也是他們。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無論是面對“擠泡m”的痛,還是萬一將來真要面對“泡m破滅”的冷,我們都需做點準備。畢竟,第二天的太陽照常升起,不是麼?可在買不買這個問題上,你沒有選擇。

祝各位杆友週末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