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雷之殤!最大半年巨虧78%,債市化身「修羅場」,你怕了嗎?

在今年來信用債個券信用環境整體“風聲鶴唳”的背景下,不少債券策略私募基金產品頻頻踩雷中招。來自業內人士的消息,以往多家以風格穩健見長的明星私募機構,目前也出現持有的個券兌付違約而“踩雷”。

現階段主流私募機構仍然在繼續向利率債、AAA高等級信用債方向靠攏並“抱團取暖”,信用債市場少數個券的違約風險警報仍然在“離散式”拉響。分析人士預計,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許多風控不佳的債券策略私募機構仍將面臨個券的違約風險以及大量中低等級信用債個券的流動性風險。

踩雷之殤!最大半年鉅虧78%,債市化身“修羅場”,你怕了嗎?

陸家嘴一個不知名的賓館房間裡,煙霧繚繞,菸灰缸裡塞滿了菸頭,幾個男人圍坐著,愁眉不展。

他們中領頭的老王,是某私募基金業務部門的老大。作為老債券人,見過不少圈錢跑路拿好處的故事,一直覺得自己還算是有底線,有節操的從業人員。

但是謹小慎微的他,依然栽在一個城投平臺身上。

這筆A集團融資,B城投擔保的2年期項目,2016年投放的時候,A集團還是當地百億級明星民企,B城投也是當地最重要的發債平臺,到了今年該收款了,A集團欠了一屁股債,借貸糾紛100多起,失信記錄和欠稅記錄一查一摞,B城投連年依靠政府補貼和外部融資維持流動性,主業虧損,已是自身難保。政府說是要處置資產、回購公租房、尋求外部融資來支援,但一拖再拖,直接把項目拖延期了。

同行有出主意支招的,趕緊找媒體發文章爆料,某網紅城投和某上市國企就是這麼催收成功的,自媒體比律師好用!

有過來人分享經驗,先去月壇南街刷臉借錢把事兒平了,慢慢找這幾家算賬,再把錢追回來

同行有說風涼話的,自己批過的單子,放過的貸款,賣過的產品,懷裡抱著的是不是個雷,心裡還能沒點數?

如果你還沒踩雷

要麼你入行不久,要麼你業務不行...

債券私募全軍覆沒

來自私募排排網的一份最新月度統計數據顯示,6月份納入該機構月度排名的1527只固定收益策略私募基金產品月度平均收益率為-0.11%。其中,有多達210只產品收益在-1%以下。截至7月16日時,該機構監測的1861只債券策略私募基金產品,今年以來的算術平均收益率為-0.33%。

這意味著,債券私募基金不管是在剛剛過去的6月份,還是2018年以來的六個多月,均出現了全行業虧損。而在2017年年初至2017年7月16日,以及2017年全年,債券私募基金產品的算術平均收益率,則分別為1.53%和3.09%。

踩雷之殤!最大半年鉅虧78%,債市化身“修羅場”,你怕了嗎?

老司機也不能倖免?!踩雷案例層出不窮

日前有媒體報道,暖流資產、藍石資管、合晟資產、茂典資產、千為投資等多家明星債券私募基金,均出現了所持個券違約的情況。涉及違約的債券發行主體,包括華信、丹東港、大連機床、富貴鳥等。在此之中,不少私募基金所公開的資產管理總規模,均在100億元以上。

此外,有曾經參與過華信、永泰能源債券產品發行推介的上海某債券私募基金負責人透露,據他本人瞭解,過去兩三年中,在一級市場上參與華信及永泰能源新債配售的私募機構“數量不少”。如果至今相關債券沒有拋出,未公開的踩雷私募機構數量可能更多。

來自產品業績的統計數據,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前債券策略私募基金的踩雷情況。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6月當月,淨值虧損達到兩位數(即在10%以上)的債券策略產品有3只;淨值虧損幅度最大的一隻私募產品,短短一個月爆虧-12.99%。而自2018年至今,則有多達68只產品淨值虧損超過10%,26只產品淨值虧損超過20%。其中淨值虧損最大的一隻產品,鉅虧了78.51%。

踩雷之殤!最大半年鉅虧78%,債市化身“修羅場”,你怕了嗎?

資深固收投資人士指出,即便考慮到信用債估值方法對資管產品淨值的影響因素,單隻債券私募基金淨值在6個多月的時間就出現超過10%的虧損,大概率是“踩雷”違約個券。

隱形違約最愁人,違約預警烏雲難散

在7月5日永泰能源15億元短融兌付違約再度震動市場的背景下,信用債市場在渡過年中時點的考驗之後,7月以來的個券違約預警,依然烏雲難散。

來自“企業預警通”的債券預警資訊顯示,截至今日(7月17日),僅上週以來(7月9日至今),信用債市場就再度出現至少7起重大負面信用風險事件,平均約達到每個交易日一起。

踩雷之殤!最大半年鉅虧78%,債市化身“修羅場”,你怕了嗎?

相對於上半年信用債市場個券違約風險案例的大量增多,7月份至今,信用債市場的個券違約風險水平,依舊處於近幾年以來的高位。

有債券私募機構負責人表示,從7月5日廣受市場關注且明顯超出市場預期的永泰能源15億元短融兌付違約來看,現階段信用債市場已經有不少發行主體在到期兌付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就已經存在了很大的風險,有些個券只是正好今年或者短期內沒有公開債務的到期,但這些個券所處的狀態,顯然可以稱為“隱性違約”。

到期壓力依舊較大

在當前信用債市場整體違約風險環境持續不見好轉的背景下,下半年大量信用債個券的到期兌付分佈情況,成為市場的關注焦點。

來自財匯大數據終端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17日,債券市場五大信用債品種(企業債、公司債、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及資產支持證券),在下半年6個月內的各月度到期總規模,依舊處於近兩年的相對高位。各月份到期規模,均在4000億元以上。

踩雷之殤!最大半年鉅虧78%,債市化身“修羅場”,你怕了嗎?

踩雷之殤!最大半年鉅虧78%,債市化身“修羅場”,你怕了嗎?

從私募機構最新投資觀點交流情況來看,目前私募業內整體情緒仍然較為低迷。

上海某私募機構負責人就表示,現階段信用債市場整體繼續處於風雨飄搖的市況之中,各類型的機構也是忙的焦頭爛額,處理違約、爆倉、不良等一系列的風險。許多低等級個券甚至出現流動性枯竭,一天都沒有有幾筆成交。在整體政策沒有鬆動、個券違約案例持續增多的情況下,該人士希望在未來能逐步形成中國的垃圾債市場。

但是對於踩雷的老汪們來說,踩了雷的痛,只有自己才能領悟。

直接經手的一線業務人員降薪停績效,但該撞的鐘該交的報告該開的會,一個也不能少。也有已經雷覺不愛的老司機,出事前焦慮,爆雷了崩潰,拖久了麻木。按流程走的老老實實清收,有好資產的琢磨琢磨債轉股,過幾年苦日子,啃幾年硬骨頭,等舊賬一筆勾銷,殺回來又是一條好漢。

在穩定期尚未到來之際,與其事後忙於“亡羊補牢”,不如事前選擇企業預警通。企業預警通APP提供上百個風險預警因子,幫助提前感知潛在風險、搜尋違約前的蛛絲馬跡。同時,其特色的立體化監控功能也可以充分揭示發行人及其關聯方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